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三北
编辑 | 漠影
近期空间计算领域大事不断:苹果Vision Pro传出年内将进入国内发售,Meta宣布将推出首副“AI+AR”形态空间计算眼镜,国内的一批AR创企也纷纷推出新品……
作为中国空间计算头部玩家,Rokid今日放出春季“大招”,推出新款AR眼镜Rokid AR Lite,并全面升级自研YodaOS-Master空间操作系统及全新人机交互。
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告诉智东西,当下空间计算产业热度回升,Rokid过去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达150%,产业正进入一个关键的酝酿期。
去年8月,Rokid推出了首款空间计算设备Rokid AR Studio,成为VST阵营首款与OST阵营代表苹果Vision Pro对打的空间计算设备。时隔8个月后,今天Rokid率先通过对Rokid AR Studio进行硬件迭代和瞄准大规模应用的系统功能新增,以及首次引入在三维空间的触控交互,推出重量仅75g的“Lite”版本,有望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款空间计算设备。
▲Rokid AR Lite功能介绍
根据亿欧智库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AR产业发展研究》,2023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84.19%,其中Rokid在占比近一半的中国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Rokid在今年能否继续拔得头筹?今天其为消费者带来什么东西,变得尤为关键。
众所周知,空间计算有两大流派,一个是VST(视频透视),它通过摄像头“输入”外界视觉信息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但具有设备沉重的特点,代表是苹果Vision Pro;一个是OST(光学透视),它在让人们看到真实世界的同时叠加构建虚拟信息,具有更轻便的特点。
Rokid本次推出的Rokid AR Lite,正是将空间计算OST流派推向极致。
Rokid AR Lite十分轻巧,采用分体式设计,以眼镜Rokid Max 2作为显示终端,以Station 2主机集成了传感、计算、电池模块,组合提供空间计算体验。
▲Rokid AR Lite空间计算套件
其中,Rokid Max 2眼镜带来了全新风格的外观工业设计,提供极夜黑和曙光银两种颜色选择,使用了钛合金转轴,重量仅75g,人机工学进行了重点优化。
▲Rokid AR Lite提供极夜黑和曙光银两种颜色
Station 2配备5000mAh的大容量电池,支持18w边充边用,减少续航焦虑;支持与手机等其他终端无线内容共享,并支持更强大的内容管理器。
▲Rokid AR Lite支持更强续航
值得一提的是,Rokid AR Lite采用4nm先进制程的新一代高通芯片,同时Rokid联合高通为YodaOS-Master进行了深度优化,包括画面渲染和AI计算等,从而实现颠覆式视觉体验。
智东西率先试用了Rokid AR Lite,从而从用户侧获得了以下明显几点感受:
1、易用,交互方便。戴上Rokid AR Lite,拿起Station 2空间主机,我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到1分钟自己学会了通过空间触控和射线两种操作方式。而且所有功能操作,用一只手就可以全部完成。
▲智东西记者试用Rokid AR Lite
2、佩戴起来轻便舒适,好上头。Rokid AR Lite轻得像一副日常佩戴的近视眼镜差不多,还具有智能瞳距调节、0~600度近视调节、超轻空气鼻托、画面防抖等细节“彩蛋”,是我戴过的最贴近消费形态的空间计算设备。
▲Rokid AR Lite实物图(智东西拍摄)
3、内容生态丰富。佩戴后屏幕就像电影院的大银幕,手机屏、电脑屏都可以变成超大电影屏,支持多屏幕并列以及大小缩放调节。日常用的哔哩哔哩视频和类似苹果空间相册的应用都十分易用且操作流畅,还能玩小游戏,体验丰富。
▲Rokid AR Lite支持多屏展示
与苹果Vision Pro相比,Rokid AR Lite就像一辆轿车,而Vision Pro像一辆卡车。
自今年Vision Pro发售以来,其交互和内容展示方面带来了惊艳的效果,但产品佩戴上却被很多消费者打出“不及格分”,很多人买回去“吃灰”,甚至一度引起大批退货,最主要是因为设备本身太敦厚笨重。
苹果对空间计算的定义很清楚,就是一个可穿戴的三维空间“大屏”,并且能与空间中的虚拟信息交互。但Vision Pro的650g的重量比肩甚至超过iPad,谁愿意长久把一台iPad戴在头上?
Rokid AR Lite则坚决地把穿戴体验放在了首位。在内容画面和交互效果能大幅逼近的情况下,Rokid AR Lite将重量干到75g,价格干到Vision Pro的接近十分之一,很有可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款空间计算设备。
Rokid AR Lite聚焦居家、出行、户外三大场景的功能和体验。它既可以是一个出门可随身携带的隐形大屏幕,让用户在外出、露营时随时体验影视、游戏;面向当下许多人的轻办公需求,Rokid AR Lite可以实现文档编辑等功能,让用户可以抛开沉重的电脑。
▲可随身携带的隐形大屏幕
每在硬件上“减一克”,Rokid都需要在软件和系统上做大量补偿。长期以来,Rokid具备先进的传感、芯片和光学、显示方面的供应链资源控制能力,成为其其登顶中国AR眼镜市场的保障。而Rokid AR Lite的发布,进一步体现了其在产品占位和取舍上的设计智慧,展现了其在时间积淀中打造的新壁垒。
之所以稳居国内第一宝座,Rokid自研的国内首个空间操作系统功不可没。
就像华为通过打造鸿蒙系统来打造其护城河,在祝铭明看来,今天的YodaOS系统是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可以理解为它就是重新做一套操作系统,包括对芯片层支持、操作系统改造、任务和交互能力的展现能力的改变,都是巨大和全新的。
在Rokid AR Lite跨代产品升级背后,Rokid自研YodaOS-Master空间操作系统支持全新的人机交互方案,可以让用户“无缝”衔接空间操作。通过硬件、软件、系统UI融合优化,Rokid 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将变得更具有易用性。
▲Rokid AR Lite支持自然操控
祝铭明告诉智东西,操作系统和生态是Rokid最核心的护城河。
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入局AR设备领域,但Rokid处于不同的生态位。祝铭明表示,Rokid的差异化在本次发布后会更加明显,“大家会更明显地感觉到Rokid是一个系统平台和生态公司,而不是一家眼镜公司。”
Rokid在2014年创业时就确立了“AI+AR”的人机交互路线,2018年发布国内首款一体式单目AR眼镜Rokid Glass,2020年推出Rokid Glass二代、Rokid Craft两款To B产品,2021年发布消费级AR眼镜Rokid Air系列AR 眼镜,再到2023年与Vision Pro齐飞的Rokid AR Studio,2024年的Rokid AR Lite……背后的YodaOS系统经过了大量人机交互、软硬结合的经验积淀。
Rokid没有过于强调AI的作用,但从用户戴上眼镜的那一刻起,AI就在起作用。祝铭明告诉智东西,AI和AR最终是一件事。Rokid从感知、理解、协同、展现和内容生态五件事来思考空间计算,而其中理解和内容生态已经大量用到了AI技术。Rokid已接入市面上的头部大模型,与生态玩家合作共创。
相比于往年告诉用户产品能干什么,今年Rokid更强调产品对用户生活真正的改变是什么。
祝铭明已经首先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被改变。近期他每日使用Rokid AR Lite的时间已超3个小时,接近手机使用时间。不同于此前产品的娱乐定位,Rokid AR Lite将一些工作需求融合,成为iPad、电脑的新替代。
在内容策略上,Rokid通过70%的常规功能获取用户,并通过30%的新功能带来附加体验。比如很多人可能会用Rokid AR Lite看哔哩哔哩视频,这就以“轻大屏”方式更好地满足了日常需求;而通过类似空间3D相册、全景图库等新功能,用户能够获得在iPad、手机上无法获取的新体验。
▲Rokid AR Lite支持巨幕显示
空间计算,正在由概念变为落地阶段。
比如:高通与Rokid就画面渲染、AI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联合深度优化,Rokid AR Lite能感到续航、发热、游戏性能上的明显提升;阿里云盘联合Rokid进行了应用配置,Rokid AR Lite用户将能体验到便捷的200G免费云存储服务;在Rokid与印象笔记的合作中,Rokid AR Lite用户将能在印象笔记上实现设计2D和3D的不同内容呈现,获取多文档的处理功能等。
▲Rokid联合印象笔记推出印象笔记定制版
空间计算实现落地的飞跃需要靠生态共融,Rokid的生态“朋友圈”日益壮大。据Rokid副总裁、生态事业部负责人蔡国祥今日透露,Rokid目前已有超3000名注册开发者,其中包括超2000家企业开发者,几乎所有的开发者都同时为Rokid和Apple开发空间计算应用。
Rokid每年拿出千万元级资金对开发者进行各类培训支持,比如推出了行业最大规模生态大会及行业最高奖金开发大赛,其正通过生态合作推动空间计算2.0时代的到来。
当下,空间计算产业正进入由冷变热的酝酿期,一方面苹果、Meta等一众巨头加码于此,另一方面,国内技术及产业趋向成熟,初步显现出头部分化,Rokid成为从VST路线抢跑苹果、Meta的一个代表。
AR可能是人类信息终端的最后一个形态,完全的虚实融合。本次,Rokid一方面将新设备Rokid AR Lite做到更轻量化、便捷化,一方面从底层技术促进交互更智能化,这有助于推动中国AR产业加速成熟起来,并且走出一条可能更适应当下基础技术、更差异化的路,顺带卷起空间计算新的2.0时代。
https://zhidx.com/p/421445.html
Created by Tan KW | Nov 17, 2024
Created by Tan KW | Nov 16, 2024
Created by Tan KW | Nov 16, 2024
Created by Tan KW | Nov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