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產業情報 | 丹住宅交易超疫前水平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09 Oct 2023, 02:48 PM

前言:

我們比較常看到西海岸,特別是雪隆地區,例如巴生河流域產業的報導,至於半島東海岸三州的產業,相關的報導比較少,本期我們來看東海岸吉蘭丹的產業市況。

住宅房產:空地排屋交易最多

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後下跌,到了2022年已有改善,交易取得正面成長。截至2022首半年,成交量和成交值分別增長38.1和37.2%,共有3611個單位易手,價值5億8822萬令吉。

分層產業  交易比例不到1%

上述交易情況已增至超過2019上半年,就是疫情前的水平,空地和排屋是交易最多的產業類型,至於共管公寓/公寓,則是比較不受市場屬意的房產,購屋者對這些分層產業的購買意願不高,交易比例不到1%。

另一方面,在2022年第二季,吉蘭丹全房屋價格指數(All House Price Index,AHPI),按季比下跌0.5%,至23萬9754令吉,首季為24萬零887令吉,不過,該指數比前期增升4.8%,顯示房屋價格普遍有上揚,只是增速較為緩慢。

在房產供應方面,現有的住宅庫存有8萬8209個單位,另外還有858個單位的服務公寓/小型辦公居家單位(SOHO),使到住宅共有8萬9067個單位。首府哥打峇魯佔州內住宅供應的40.7%,或是3萬6232個單位。

此外,還有1萬1048個單位在興建中,規劃中的房產單位共有3669個,多數是有地房屋,這些新的供應主要分佈在哥打峇魯、馬樟和丹那美拉縣。

報告指出,截至2022首半年,各類型房產(住宅加服務公寓/小型辦公居家單位)滯銷單位共有456個,價值1億8797萬令吉,意外的是,77%滯銷房產是排屋,價位在20萬至30萬令吉。

與此同時,未出售服務公寓,數量增加11%,價值增長4.9%,共有241個單位,價值6713萬令吉。新推出房產計劃的表現,就是一手市場的交易,在2022年稍微改善。

此外,在2022首半年,新推出市場房產共有161個單位,按年比下跌3.6%,至於銷售表現則上升21.7%,新推出市場的是小規模產業計劃,主要是當地發展商主導。

在這期間,發展商基於國內經濟仍面對挑戰,謹慎看待推出的房產計劃,有關領域料將延續疫情後的復甦動力,市場對有地房產,特別是供自住產業,需求保持殷切。

零售產業:按年比成長5.8%

在2022首半年,吉蘭丹零售產業空間,按年比成長5.8%,達到434萬平方尺,在東海岸三州,吉蘭丹是擁有第二多零售產業空間的州屬,第一是彭亨。

根據全國產業資訊中心的數據,在冠病疫情前,丹州零售產業出租率,普遍超過90%直到2020年。在2021年,受到行動管制令的影響,零售產業出租率跌至79.1%。

2022年4月我國進入地方流行病階段,零售產業出租率,在2022首半年稍微改善至80.6%。市場預計,商場出租率將進一步上升。

另外,2022年3月開張的敦絨麥汀商場,是馬來西亞第67間,也是麥汀最大的霸級市場。這個三層樓的零售業大廈,擁有23萬8905平方尺的零售空間,入駐的零售商家包括: 茶太((Chatime)、瑪利朗(Marrybrown)、屈臣氏(Watsons)及壽司王(Sushi King)。

量身訂造辦公樓:出租率超過90%

吉蘭丹量身訂造辦公樓的供應量,截至2022首半年,保持在421萬平方尺的水平,辦公空間減少0.1%,或者4822平方尺。在吉蘭丹的10座量身訂造辦公樓,有7座位於哥打峇魯,2018年至今,出租率保持在超過90%的水平。

在2022首半年,出租率介於93.7%,是相當高的水平,主要是政府領域擁有州內量身訂造辦公空間的57%,政府相關機構是這些辦公樓主要的租戶,在2022首半年,沒有新的空間加入市場。

整體來說,吉蘭丹辦公樓市場保持穩定,市場對量身訂造辦公樓空間的需求,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些辦公樓,主要由政府和政府相關機構擁有和租用,同時,獲得當地企業的支持。

店屋辦公樓:交易量減14%

吉蘭丹的店屋辦公樓,截至2022首半年,交易量和交易價值分別下跌13.8和32.2%,成交量共有81項,價值4841萬令吉,在供應方面,現有的店屋辦公樓庫存,按年比增加2.0%至1萬3614個單位。

在接下來幾年,將有983個單位完工,這些新增的店屋辦公樓,多數是二和三層樓,主要分佈在哥打峇魯和瓜拉吉賴。

吉蘭丹的店屋辦公樓滯銷情況,相當令人擔心,數目和產業價值分別增加125和89%,多數的滯銷單位: 價格在40萬至50萬令吉的二層辦公樓,以及60萬至70萬令吉的三層辦公樓。

酒店業:現有供應沒改變

在酒店領域,截至2022首半年的現有供應沒有改變,酒店客房共有4360間,新增供應有144間酒店客房,在吉蘭丹的酒店,多數是由本土休閒品牌商經營。

當地旅遊業是吉蘭丹旅遊業的主要推動力,多數的旅遊活動來自當地遊客,在疫情後,丹州的旅遊業已開始復甦。

吉蘭丹旅遊局的目標:在2022年可以吸引80萬至100萬的遊客,人們對該州旅遊業需求強穩,2022年7月,Laman Warisan Kampung Laut完工,這個佔地1.04公頃的休閒計劃,是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最新旅遊景點。

自開張以來,該景點已使Kampung Laut成為遊客的必選地點,每週迎來300至700名遊客。

工業產業:交易量顯著增加

在工業產業領域,吉蘭丹是東海岸三州,工業產業交易量與交易值過去幾年最低的一個,不過,在2022首半年,交易量顯著增加,共有18個單位易手,價值3336萬令吉,只是比2019年,疫情前的數據稍低。

丹州現有工業產業供應持平,只是增加0.8%或618個單位,排式工廠主導市場,共有261個單位,第二是獨立式工廠,共有157個單位。

該州工業產業主要集中在哥打峇魯,話望生和瓜拉古賴,截至2022首半年,另外有17個工業產業單位將加入供應市場。

在東海岸經濟區大藍圖2.0計劃下(2018至2025年),吉蘭丹的投資目標是達到95億令吉,從2018至2022年7月,丹州吸引了總值63億令吉的投資計劃,與東海岸其他州比較,是最高的一個。

吉蘭丹其中一些主要的投資機會包括:巴西馬清真園、督峇裡綜合漁業園及新增的督工業園。

鑑於吉蘭丹的工業產業領域,並不像其他州蓬勃,相關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促銷努力,提供一些獎掖和催化劑,以吸引工業人士前來投資。

目前進展中的基本設施計劃,分別有:東海岸鐵路,那是東海岸地區發展的催化劑,對工業產業領域的交通銜接是重要的。

資料參考:Rahim & Co產業顧問公司報告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1006/finance/5037524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