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or A Laugh

马来西亚的2020写真集

janetooi001
Publish date: Sun, 12 Jan 2014, 12:20 AM

老马政府要达致先进国,纳吉在吹经济转型计划和1万5000美元人均收入的高收入经济,两代首相都讲了很久,两人共同目标是2020年。检讨一下,先进国和高收入的基础是精英人资配搭熟练劳动力,而精英人资和熟练劳动力是依赖高超教育制度和水准,屈指一算,现在离2020只剩6年时间,此时此刻难免要扪心自问:我们行吗?

根据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报告,举世共有65个国家参与这项评估,马来西亚是后面算起第3名;若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学生评估相比,我国只胜过印尼,却输给低收入的越南。

不是贬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是由先进国组成的经合组织国家(OECD)推动的世界性评估,于2000年创设,专注调查15岁学生在数理科目及阅读领域的学术表现,评估范围涵盖经合组织国家会员及非会员国的学生。马来西亚曾于2009及2012年参与这项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虽然数学方面有些进步,但在理科及阅读方面却明显退步,令人忧心。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在《2013年12月份马来西亚经济监测:高表现教育》报告,声明“国际数理调查2011年趋势”成绩单中,我国学生在数理两科的表现比起2003及2007年,是每况愈下。

从这两项世界级报告探知我国学生受学水准江河日下,身为家长岂能不忧心,身为立法议员岂能不拉警钟?如果我国学生在数理科输人,我们培育的人才素质不能与他国争长短,一旦失去国际竞争力,不久将来便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表现,经济表现比人差,如何达致先进兼高收入国指标?要知道,纳吉政府定下的1万5000美元人均收入,只是世界银行为“高收入国家”的最低指标!

2008年,美国史丹佛大学学者艾里克韩奴石及德国慕尼黑大学学者鲁泽乌斯曼发表联合报告,指明在类似PISA学生评估中若能在20年内取得50点的成绩跃进,在往后32年内会给有关国家的全国生产总值(GDP)带来5%提升。一旦国家成功培育精英来领导劳动力,在往后75年内,将比不事培育英才的国家取得高出36%的实际国家生产总值。

大专入学率低

因此,我国若要称为实际高收入国家,应该以日本和韩国做标杆。目前,我国与日韩经济表现的鸿沟甚远,缺乏的尽是资本及熟练劳动力为经的制造业、和高生产率为纬的服务业。经纬失焦,注定满盘皆输。

在环球科技创新的竞争环境中,一个富有天然资源的国家,已不是繁荣先进的保证。看看日韩两国,先天匮乏石油、天然气和矿物,皆是依赖资本、人才、科技和高效率,领导世界群伦。经济强盛后,日韩的永续投资是灌注于培育精英人才的摇篮,那就是高水准教育,有广泛的经验实据能佐证。

我国教育长年皆以政治和种族利益至上为依归,教育事业的落败早已病入膏肓。基本上,低能学生最终会生产低能教师,这是恶性循环,政府必须妥善处理。再者,有钱人能将孩子送进国际学校读中小学,然后继续保送国外深造,低收入人家就没这种福报,必须在国内低表现教育制度沉沦,很难在世界竞争领域超生,这也是另一种恶性循环。第三、国家教育制度排斥英文及其他国际语言,在国际竞争领域先天性未战先降,缺乏驾驭国际语言能力,在自己国内称王称贵,在国外却降级水鬼,如何高智能、高收入?

撇开我国学生数理水准的衰退不谈,有些学者也指出我国大专入学率也比其他先进国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两把利刃直接打坏我国朝向高收入先进国的越迁周期。我想问,纳吉高谈阔论经济转型,而经济基础是建立在智慧教育的精英平台,他可曾考虑过教育转型,为国家缔造一个高表现教育体系,确保高效率人资的永续供应,与世界争长短?

市面上有个讽刺性传话:我国教育问题的终点,不是失业的大专毕业生(unemployed graduates),而是太多的不成材大专毕业生(unemployable graduates)。若不及时亡羊补牢,看来这是马来西亚的2020写真集。

 

 

 

 

 

 

 

 

Discussions
3 people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