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or A Laugh

2014,为“辛”年干杯!

janetooi001
Publish date: Sun, 29 Dec 2013, 12:19 AM

阳历和农历新年即将接踵而来,中低收入家庭有很多烦事要操心。比如,2014国家经济展望如何,百姓是否能继续安居乐业,荷包成长能否应对物价高涨趋势,大家都想未卜先知。

市面上有句老话,说人生有两件事你绝对逃不掉,一是死亡,二是缴税。目前,市面最为肯定的坏消息,不外是联邦政府为了减低财算赤字,2014年会再次削减燃料和食品津贴,届时,燃料和食品的衍生产品和服务价格会高涨。此外,明年电气费涨价、过路费提高,可能会一揽子向你塌下来,庶民如何应对?

摆渡人仅以路人甲的身份,针对几个日常生活的经络要点把把脉,到时国家经济是硬着陆或软着陆,大家心里有个准备。长话短说,我们就以“令吉缩水”这个平民角度,从国际资金流转及通货膨胀激发的种种并发症,为2014年探冷暖。

由于经常出国公干私访,个人对兑换各国货币颇有经验,尤其是以美金折合计算的货币最为敏感,每次到美国、韩国、日本需要换钱时,非常警惕。今年5月8日,马币兑换美金汇率攀达2.9625令吉对1美元,是15年前亚洲财经风暴以来的新高记录,大家赞好。

可惜,好景不长久,8月28日,令吉对美元的兑换率直泻至1美元对3.3346令吉,最今稍有升高,但迟至岁晚12月27日(今年最后一个星期五),兑换率是1美元对3.2925令吉。短短半年时间,令吉兑美金的起落犹如过山车,有时要飙冷汗。其实,际此欧盟国家经济散漫,马币兑欧元的汇率也不甚标清,一年来跌势大约10%。

远的不说,今年9月6日,马币兑新加坡元汇率跌至2.6027令吉,这也是15年新低,直至岁晚12月27日,马币兑新加坡元继续在2.5966/6010令吉之间徘徊。

美元、欧元、新加坡元兑令吉汇价挺升,对保送孩子到外国深造的家长,简直是首当其冲,必须动用更多马币来汇集同额美金、新加坡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其次,那些惯常年中到欧美各国旅行的家庭,将马币拿去外国消费,就会感觉到令吉缩水的困境。其实就算不出国,凡是购买外国原件制造的本地消费品,也要出高价了。

理论上,马币兑美金、欧元汇率趋软,会使我国出口货更加富有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也刻正面对经济复苏期,对我国出口货的胃口不似以前那么风光。这是商家的隐忧。

当然,讲得公平一点,严冬也稍传来小喜讯,因为令吉兑澳洲元、印度卢比及印尼盾,目前继续走势挺稳,这完全是这些国家刻正面对经济基本面的严峻挑战,包括经常账户赤字的恶化,给马币带来彼消此涨的好处。但这是短暂的周期现象,一旦对方经济稳固而我国继续颓靡,相反的状况,势将重现。

整体来说,市面传出的专家分析和预测,大都认为2014年马币汇值还是充满负面变数。这是什么原因?很多方面都归罪于美国在逐渐撤除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的时间表举棋不定。开始时,今年5月便传言9月会实行,后来变成狼来了的谎传,主要是美国对自己的经济复苏无甚把握,把它押后。

大家会问,美联储逐步撤除量化宽松政策(QE政策)对我们经济又有何关系?简单解释,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就是美联储在没有黄金抵押状况下大印钞票来疏松市场钱根紧束的空心策略,是事急马行田做法,主要是扶持美国市场资金流动,以低借贷率做高宣,同时协助政府收购公债。

过去五年,很多投机主义投资集团便套取QE政策下提供的低息资金,以热钱方式转注投资例如马来西亚一般的新兴经济市场,寻求更高回酬。美联储一旦宣布逐步撤除QE政策,意即美国借贷利息会提高,这大笔热钱便会马上回归美国,而过分依赖美国QE热钱的新兴国家便会出现突然断奶之痛,使当地经济动荡不靖。

由于发生几轮QE撤退的狼来了传言,根据财经数据,投资在我国固定收益资产领域的275亿令吉海外热钱、及投资于股票市场的106亿海外资金,总共381亿令吉,在今年6至8月份撤离马来西亚市场,效应是立竿见影,马币对美元汇率马上跌至3.33令吉水平。

现在,市场又再传言美联储打算在2014年1月实施QE政策逐步撤退,不管是不是再次狼来了,环球经济就是这样,通常美国打喷嚏,我们就会伤风感冒,QE热钱一旦撤离,我国肯定会深受影响。因为,直至今年10月份,我国共有46%固定收益资产及24%股票市场,是被海外资金掌控,若有风吹草动,这些热钱会相应撤离。际此中国经济放缓,我国短期间没有另类资金取代,加上纳吉政府面对财赤危机与经常账户赤字的滚滑性恶化,令吉继续缩水,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2014年前景不明朗,2015年又会怎样?哎,2015年纳吉会送你消费税,市政局也要提高门牌税,不如天塌当被盖,让我们迎向2014,为“辛”年干杯!

 

 

 

 

 

 

 

More articles on Just For A Laugh
Discussions
3 people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