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rticles to Share

[转贴] 如何用4%法則達成財務自由退休?計算的原理以及優點缺點分析

Tan KW
Publish date: Sat, 04 Jan 2020, 05:44 PM
Tan KW
0 502,968
Good.
 

這篇文章分享什麼是「4%法則」,
4%法則(英文Four Percent Rule)是一個經驗法則,
它代表我們在投入一筆投資後,想從中取出源源不絕的現金流,卻不會讓本金歸零的比例數字,
透過這個現金流,我們可以評估自己退休所需的資產規模,來設定退休目標。

這篇文章整理包含4%法則的觀念、計算方式、優缺點:

1. 4%法則是什麼?

2. 為什麼是4%?這數字怎麼來的

3. 如何用4%法則財務自由或退休?計算出你需要的資本

4. 想運用4%法則,資金應該投資在哪?

5. 4%法則是否會失效,或是有缺陷或風險?

6. 4%法則的優點與缺點評析

 

4%法則是什麼?

4%法則意思是:每年從退休帳戶的投資組合中領出4%作為生活費

人生到一個階段後有很大的可能性我們會無法或不想再工作,因而失去工作收入,
這時花費很可能就會來自過去累積的退休金。

但退休金總會有花完的一天,因此如果有一個方法,能透過把退休金去做安全的投資讓它成長,
並每年固定領出一個相對安全合理的金額,
這時就有可能在退休帳戶的投資組合不容易減損的情況下,還能持續領出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讓退休後的生活不再需要擔心財務問題。

在經驗上,通常建議每年領出的錢不要超出4%,因此又被稱為4%法則。

誰需要使用4%法則?

如果你已經開始規劃未來退休,或是未來某些時間點開始不再有薪資收入,
想靠投資的資本來維持生活品質的話,4%法則就是一個規劃方式。

如果能提早達成,並且每年固定領出的金額超過自己生活開銷,
也可以算是達成財務自由,也就是持續性的被動收入大於日常生活支出。

為什麼是4%?這數字怎麼來的

4%法則最大的魔力在於:這筆錢很大機率可以永遠一直領下去

這數字由來已久,最早是在1970年代時,有人用把退休帳戶資金投資在債券的長期報酬去計算,
如果每年從帳戶領出一筆固定比例資金,是否有可能會把帳戶提領完?

當時得到一個結論是:如果每年固定只領出4%,那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計算,領30~50年帳戶的資金也不會被領完。

如何讓帳戶資金永遠領不完?

條件是:長期投資年化報酬率>帳戶提領比率

長期投資年化報酬率:
指的是一個報酬極為穩定並且確定報酬會長期向上的組合(例如:單純領公債利息,或資產配置組合),
畢竟如果投資組合的成果起伏不定、有時賺有時賠,那依然有可能領到某一天資產會縮水導致領到的錢變少,或是領完所有資金。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年化報酬率,
可閱讀:年化報酬率是什麼?

帳戶提領比率:
提領指的是從投資組合中領出的資金,實務上包含利息、股利,
如果利息與股利加起來不足4%,那就賣掉部分投資組合持股,湊到4%。
4%是目前經驗上,不至於太高的比率。
提領金額不建議忽高忽低,因為單一次大額的提領,會造成後面能複利滾動的資產減少。

要注意的是,
只要是報酬,長期大多都是起伏不定的,因此提領比率不能是只低報酬率一點點,最好是比報酬率低蠻多的,這樣才能確保退休的安全。

畢竟退休只有一次,你不想發生什麼意外吧。

如何用4%法則財務自由或退休?計算出你需要的資本

投資組合所需資本 = 退休後年開支 ÷ 4%

退休後年開支(元) = 估計月開支(元) × 12(月)

舉個例子:

退休(或不工作)以後,自己家庭每月支出是10萬元,一年就是120萬。
用4%法則簡單計算如下:

120萬 ÷ 4% = 3000萬

代表一共需要準備價值3000萬元的投資組合,每年才能從中取出120萬元。

用這條規則,你可以快速算出自己需要準備的最低所需資金(當然,越高越好)。

想運用4%法則,資金應該投資在哪?

過去人們在運用4%法則時,最主要是投資於公債上,
因為美國公債是目前世界上公認風險最低的固定收益投資商品。

公債在早年殖利率很高,甚至在1980年代左右有高於10%以上,
但到了2000年以後,殖利率則是大多都低於4%。

根據前面的原則,
只有當報酬率高於提領比率時,4%原則才有可能運作。

要更高報酬,需要承受多一點風險

由於這是為了退休的規劃,因此並非什麼都可以投資,
只有確認長期向上的投資標的才能選擇。

除了既有報酬較低的美國公債以外,加入美國股票ETF可能是個選擇,
例如S&P500的ETF,美股是全球最重要的股票市場,且產業多元分散,
就過去100年的經驗而言,雖然過程中偶有大跌,但長期依然保持向上成長。

選擇ETF分散投資,而不是透過買單一個股,可以避免選股時出差錯。

關於美股ETF可閱讀:最重要的4大類美股ETF投資介紹

注意:除非你有足夠知識,不然建議新手先不要考慮其他任何美國公債與美股以外的投資標的。
(例如:新興市場股或債、高收益債等等,不懂就都先別碰,要碰等搞懂再說)

資產配置組合:股票+債券 可以讓長期得到確定性較高的成果

當增加一部份資金在股票市場後,債券低報酬的問題可以被改善,讓4%法則可以運作,
當然,代價就是得到的結果並不向當初投資債券領利息一樣單純,而是資產本身價值也會開始有較大的起伏。

多少比例資金放股票、多少放債券?

這裡對於股票和債券並沒有特定最佳的比例,
因為對資產配置而言,波動程度才是你在意的,報酬則是次要的事,
因此本來就沒有一個比例是最完美的。

配置比例因人而異,例如年輕人或不怕波動的人建議股票可以多一點,退休族則是債券高一點。
只要留意基本原則是: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例如股票太高,代表過程波動可能很劇烈,而債券太高,則是報酬可能會不足。

學資產配置知識可看這篇:什麼是資產配置?該怎麼操作?

4%法則是否會失效,或是有缺陷或風險?

有幾點可能的風險要注意:

1.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可能導致未來的花費變高,
例如你50歲時每月生活開支是10萬元,到70歲時同樣生活品質開支需要花費15萬,
如果投資組合整體沒有上漲的話,生活品質很可能會下降。

傳統上資產只配債券,比較難抗通膨,
但如果投資組合有配置股票,多少就有抗通膨效果,一般來說資產也會隨通膨有一定的成長。

2. 未來報酬率偏低,或投資組合發生極端意外

只要投資就有風險,債券或股票也可能發生預期之外的稀少事件,
例如債券利率繼續降到接近零,或是股市遇到類似大蕭條、連續十年低迷等等,造成投資組合規模縮水。

雖然有足夠的歷史數據支持美國公債未來持續提供報酬,以及美國股市長期而言上漲,
但仍不可否認難免其中會有某一段時間發生虧損,或各種極小機率意外存在。

3. 固定領4%很可能無法配合人生中對資金的需求

舉例來說,很可能50歲時想規劃一次花費大額的長期海外旅行,或60歲時突然有一筆較大的醫療支出。
但4%法則的規則本身,其實並不允許我們一次有大筆的支出。

單靠4%法則僅能提供一個持續的生活保障,但對人生來說並不見得最完美的解法,
實際上仍需要考慮其他搭配,包含緊急預備金勞保勞退、商業保險等退休保障,甚至其他種類被動收入,才是完整的退休規劃。

另一個常被人詬病的,就是4%法則很可能會讓前期太節省、過的很拮据,而最後卻錢花不完。
這的確是個問題,隨著年紀的確可以考慮小幅增加提領率,例如提高到5%~6%,
但這比較屬於安全感和生活品質之間的取捨,也需視狀況而定。

小結:4%法則的優點與缺點評析

優點與好處:

1. 可以快速評估出退休需要準備的資金
2. 每年取出4%資金,可能永遠取不完,甚至最後還剩下很多錢
3. 此經驗法則在過去一直都有效

使用上要注意問題或缺點

1. 如今債券利率比過去低很多,因此不能單靠債券,使用上仍須具備投資組合相關知識
2. 如發生劇烈通膨可能會讓4%法則取出的資金不夠使用
3. 只固定領4%,很可能跟不上人生各階段的需要。又或者最終剩下太多沒花完很可惜

市場先生評論:重要的是觀念,而不是那4%的數字

市場先生看了幾個國外的網站,對4%法則都有許多意見,
但大多數人針對的都是覺得那4%的數字是有疑慮的,覺得太高、太低、報酬可能不足、不貼合實際花費狀況、花不完等等。

但我認為4%法則中,4%這個數字其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它背後的觀念,
也就是:
當你的投資組合有確定性高的長期報酬率時,以及低於報酬率的提領率時,
就可以創造一個永遠領不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這數字是3%、4%、5%實際上並不是關鍵,畢竟那只是經驗法則,
我覺得訂在4%是沒什麼疑慮,擔心的人頂多就下修訂在3%、並多準備一點資金即可。

但了解它規則後,你可以知道提領的來源,其實是來自於投資中額外創造的報酬率,
其中真正重要的是投資組合提供合理報酬的穩定性,以及評估一個相對保守的提領率。

下一篇文章,會舉一個根據4%法則的投資組合回測數據範例,
透過範例,你會比較明白所謂「過程中的波動與不確定性」是怎麼回事,
待續…

 

https://rich01.com/four-percent-rule/

Discussions
2 people like this. Showing 1 of 1 comments

Taehyung

每年取出4%資金,可能永遠取不完,甚至最後還剩下很多錢 LOL

2020-01-05 09:1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