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7 Jun 2024, 10:20 AM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温文康:在寻找农作物方面,需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和筛选并仔细过滤。

食品原料采购、分销与生产商(Agricore CS Holdings Berhad)成立至今近15年,一直以来秉持良心企业方针,稳扎稳打走稳每一步,而壮大业务不能单纯靠银行贷款,因此计划上市筹资强化采购库存、仓储以及吸纳更多专才。

董事经理兼首席执行员是个被经商耽误的艺术家,深知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考完SPM后的第8天已在新加坡找工,从此敲开销售大门,兜兜转转曾做过建材、鞋业与消费者食品领域销售,最终还是艺术家性格坚定走出自己风格,以“常森”为名开启了这门事业。

谈及常森的业务方针,他笑言,经营公司就好象唐僧4师徒西天取经,有明确的方向且能一条心往前走,就能扫除各种灾难,而现在除了专注食品原料采购,更重要是在巴生设立全新区域仓储设施,提升效率节省运输成本,奠定未来业务增长主轴。

提高交货效率

温文康接受《投资致富》专访时指出,这次上市筹资除了为采购库存及设立区域仓储设施,另一个目的是能招聘更多与公司志同道合的同事,加入常森这个大家庭。

“提高库存有助加强现有顾客销售,同时获取新顾客,进而推动公司营业额增长,另外也打算在巴生设立新区域仓储设施,除了扩大整体仓储空间,也能推高中马及南马的交货效率,更重要是每年至少能节省70万令吉的运输成本。”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有94名员工(包括外籍劳工),仓库和生产线有最多人力,共有52名员工,而负责对外销售仅有8名销售与行销人员。

温文康披露,虽仅有不到10个人的销售团队,但这8名销售与行销人员却撑起了整个销售,去年贡献1亿3499万2000令吉的销售,等同每个人平均带回近1700万令吉销售。

“这次上市主要有3个目标,即为拓展公司业务、强化人力资源及扩大仓储空间,而人力资源这一块也相当重要,因为只有增加人手才能做更多事。”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聘人才更看重态度

常森计划以每股50仙发售价,公开发售5171万4000股新股,6月21日在马股创业板上市,放眼可筹获2585万7000令吉。扣除上市费用,1892万9000令吉供采购库存、265万令吉用作区域仓储设施,以及57万8000令吉用以招聘新员工。

他说,约60万令吉将用以招聘8名员工,当中销售专员就占了3个名额,其他职缺分别是企业发展经理、集团会计、研发专员、品质管控专员,以及物流专员。

“在招聘人才方面,比起能力,我们更看重应聘者的态度、心态、个人名誉等,毕竟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提升。公司现在有8名销售与行销人员,增加多3名人员势必也能拉抬整体销售表现。”

坚持食物品质从不马虎

温文康指出,投身在以植物为核心的食品领域中,满满都是使命感,谨慎看待病从口入,对吃进口的食物从不马虎对待,在“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的标语下,坚持最好最有诚意的食物品质,并教会人们如何正确地吃。

“我们拥有庞大的农作物食品采购网络,涵盖全球13个国家共80个供应商,会依据不同的等级和属性,例如粘度、风味、外观、发芽能力、营养成分等,从不同供应商手中采购相似的产品。”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做好采购 检测质量

农作物的食品采购是一门需花费很多精神和时间的工作,温文康指出,农作物有季节性,在赤道线上的国家,农作物丰收季一般都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但南半球和北半球丰收的时间各自不一,所以在寻找农作物方面,不能单凭眼睛,需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和筛选并仔细过滤。

“一般上进口的食品,供应商都会附上各种认证,但我们在收到时还是会每一批挑选一些供内部研发团队检测,确保真的符合质量标准,这是我们对待食品的态度。”

常森以3大品牌“POKOK AGRICORE”、“SunRise”及“CAP POKOK”分销以植物为基础的农作物食材,比如淀粉、各种豆类、谷物等相关产品,也生产及研发炸葱及食品添加剂,以“BAPAS”和“CAP POKOK”品牌销售。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6月17日见报///温文康:拓业务、招人才、扩仓库  常森上市放眼3目标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617/finance/5684564

Related Stocks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