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慧眼

竞争力来自政府干预?•叶得利

Tan KW
Publish date: Sat, 14 Sep 2013, 06:58 PM

 2013-09-13 09:49

 

东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正激励日本政府干预经济式的“安倍经济学”效应。

日本政府干预中央银行的行动,也许与这次东京申奥成功会有些联系,因为东京这个亚洲传统出口强国的经济重振与其安倍经济学的干预政策相联系。

另外,日本经济新闻显示该国的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在修正后的年增长率为3.8%,远高于最初估算的2.6%。

这种利好因素似乎又强化了安倍经济学的魔法效应。

对于这个利好因素,提振了日本股市的高涨至五周以来的新高位。

对于相同是出口大国的德国,德国实行自由市场,其出口经济模式曾经是欧洲的贸易价值链中杻。

以前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经济价值链中,亚洲国家的出口资源主要是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生产直接出口到欧洲。

在中国未崛起之前,德国数以万计的贸易商家的交易为欧洲经济提供了支撑。

德国目前是欧洲区域经济最稳、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作为欧洲制造大国,极高的群聚贸易商家出口能力为德国经常账户产生了巨额盈余。

中国抢占德国市场

但是,近期报导显示德国制造业出口有走下坡之势,德国工艺终究比不上廉价物美的中国货。相对而言,中国厂家能在价格通胀和成本上升之际,依然能维持较高的生产率,这点是德国厂家无法做到的。

虽说德国在机械工艺质量和品牌塑造方面占优势,但要知道近年来,中国在机械工艺质量跟进、在亚洲的品牌塑造、低价销售方面显著抢占了德国很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厂家不受太多劳动工会条件制约也是优势,中国网络贸易的强势也是降低欧洲从德国进口的原因之一。

追根究底,外来投资的下降是直接影响德国商品海外需求下滑的重要因素。

目前新兴市场的增长也放缓了,中国是否会延续高消耗、高投入的出口拉动经济值得投资者关注。

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中国经济不会延续高消耗、高投入的老旧模式,而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政策。

中国政府的这种社会目标,应该不是中国老百姓的意愿,看来还是要依赖政府不断干预经济的做法。

近期报导显示中国的干预行动,包括削减小型企业的税务,增加投资铁路和保障房建设,以及简化贸易通关手续。

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是否会经常奏效值得探讨。中国政府一直希望改变国家经济策划,让中国经济的投资驱动模式转变为消费驱动模式。

全球商家试水中国

这样的政府政策转变足以让一窝蜂的全球商家试水中国市场,在中国各地开设主打产品的旗舰店,但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品牌都在中国以失败告终。

中国厂商极快的市场消化能力,模仿了这些外国产品的制造,然后以他们国内宽广的销售网络一网打尽,这是外国商家无法在短期内比拟的。

也许这种模仿作风不需要政府干预,中国商家们的出口竞争优势,也会转变为自家生产和销售优势。

•叶得利 金融学博士

http://www.nanyang.com.my/node/563660?tid=743

Discussions
1 person likes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