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各国的国债进入熊市。国债虽然作为接近零风险的投资工具之一,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国债市场,接连的遭遇抛售,因此导致被抛售的国债收益率逐渐攀升。
例如截止本月初,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创下9个月以来的新高,达到2.6%的收益率水平。
数据显示,全球国债市场在2018年就有些开局不利。首先是日本中央银行放缓了一部分的长期债券购买意向。
这引发了国际投资者们的遐想,猜测日本中央银行会不会在今年,也追随加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步伐,开始起实行缩减性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实施紧缩性的、逐步升息的货币政策已应对通胀压力。
综合本轮投资者抛售国债的一些原因,主要是投资者担忧全球通货膨胀升温,特别是来自美国特朗普减税政策将释放更多的资金,加上强劲的经济增长推高通胀率。
此外,投资者也担心国际油价的上涨即将带来通胀。
同时,本轮美国债券市场遭遇一轮激烈抛售,也印证投资者早前担心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将比预期更激进地终结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低利息经济刺激计划,资本市场流动性也将趋向收紧。
中国减持美债
此外,有债市“债券之王”之称的格罗斯在早前就公开宣称,持续了近30年的债券牛市即将结束,而这债券熊市基本上也与国际投资者们的理性预期一致,因此也引发了做空国债的抛售潮。
另外,也有一些市场传闻指出,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单一持有者,可能会减缓或暂停增持美国国债。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对于未来的利息走向决策仍然犹疑不决。
例如,土耳其中央银行料将维持其指标性利率12.75%不变,因为因该国的通胀率目前稳步回升至两位数范围内。
土耳其被视为最容易受到美元再度走强,以及受到国际油价上涨影响的国家之一。
另外,韩国中央银行预料也将按兵不动,该国央行曾在去年11月将指标性利率升至1.5%,为六年以来首次升息。相比之下,印尼中央银行也将会维持利率在4.25%不变。
中国趋向紧缩
作为举足轻重的货币政策主导国之一,中国中央银行是否会保持着其一贯的独立货币政策,将引起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回顾去年举行的中国十九大会议中,中国政府基本明确了中国经济已经由高增速,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对此,投资者可以预测中国未来的金融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金融杠杆率,清除中国僵尸企业(就是所谓的没有效率的国营企业),促进各行业的产业升级等实质性经济措施。
因此,中国在2018年的货币政策,应该会趋向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各国升息几率高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中长期内,世界各国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似乎有可能趋向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各国央行未来升息的几率较高。
若国际国债市场的熊市趋势已定,那么国际金融市场将如何应对今后高成本的融资模式,企业融资如何应对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