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投资的人都知道来自投资银行的分析员报告,一般上都是不错的参考资料,皆因大多数分析员都是拥有合格准证,丰富的经验,或者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资格。
笔者本身如果对某个行业有兴趣,通常都会先看看有没有投行报告可以参考。当掌握了大概的行业信息后,才会去专研在行业个别公司的分析。
分析员会根据资料,凭据本身对行业与公司的了解,最后利用本身专长,计算出公司应有的价值。他们的报告必定少不了“目标价”。
笔者跟从事基金行业的朋友求证,询问所谓的目标价是不是一定要在分析报告中写岀来。
基金经理友人答道,对于卖方分析师来说,目标价是必须的。想一想,分析师不可能做了这么多功课,估了又估,到最后如果沒有告诉读者他所算出来的是多少,这说不过去,对吧?
但是对于“目标价”,身为投资者的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
举个例子,分析师认为A公司的股票值3.60令吉,现在的价钱为3令吉。
很明显,A公司在分析师眼里有20%的上涨空间。
这20%的上涨空间需要多久时间达到?一年内吗?这个可要看公司接下来的业绩会不会如分析师所分析般。
即使如分析师分析的一样,股票的交易可是由供需所决定的,价钱在买与卖家之间认定的价格中成交,会不会“到价”又是另一回事。
需考量其他因素
如果真的在一年内,A公司涨了20%到了3.60令吉,在3令吉买进的投资者,下一步会如何做?到目标价了就卖?或许股价上了10% 到3.30令吉就徘徊不前呢?还是横了心,不到价不卖?如果那时外围开始出现风雨,如全球贸易战,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选择套利离场可以吗?
只是一个目标价就可以扯出这么多事情来,投资者有没有想过,有多少因素是在可以被控制的范围内。
一昧追求目标价,会不会是一个盲点?
注重股票增长潜能
公司业绩越做越好,营业额越做越大,势头说明了公司的前景因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会有越来越棒的趋势。这时谈目标价会不会多余?
好比引用圣经中里头故事的“马太效应”,寓意大者恒大,以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一间公司的增长,其增长因素很重要。如果应用马太效应,是不是应该少管股价波动,多注意并深一层了解A公司的能耐,放弃目标价的羁绊,眼光放远大一些?
如果A 公司去到3.60令吉,赚了一笔,买掉的话,所换回来的钞票也不可能只放银行收定期,一定又会放回股市,重新寻找机会。
有那么多像A 公司的机会吗?万一买了新的公司,不尽人意,不只亏完之前在A公司所赚,还伤到了本,值得吗?
做生不如做熟。有些时候,不要太介意涨了那40%、50%的涨幅。
忘了那涨幅,专心看公司,最后可能会庆幸自己不只避开了再投资的风险,也避开了市场的鼓噪,找到了一间开了十番的公司呢?
笔者去年读到一本书,书名叫《百倍股》(100 Baggers by Christopher Mayer)。 这是一本向 Thomas Phelps 在1972 年所写的另外一本《百倍股》(100 to 1 in the stock market)致敬的书。
书中有一份很好的市场记录,记载了从1962 年到2014 年间,来自美国股市的365 家各行各业的公司,在过去用了多少年给股东带来100倍的回酬。
笔者特此收录几间相对家喻户晓的例子供大家参考。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不只找到,並且也要捉牢未来可以给您以100倍回报的公司!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222/股票目标价的羁绊黄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