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大馬仍須改革經濟結構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29 Jun 2014, 08:20 PM

 

2014-06-29 19:25

國家銀行(BNM)副總裁蘇克迪夫星表示,大馬需首先解決經濟失調和資源分配失當的弊端,放能夠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競爭力。

 

他日前在出席《第18屆大馬銀行峰會》發表演講時指出,結構性改革是各國如今需要給予重視和趁早進行的項目,儘管這些調整將帶來短期陣痛,卻是確保長期經濟成長不可或缺的措施。

 

蘇克迪夫認為,過去幾年表現卓越的新興市場料開始慢下腳步,主要因家庭和政府債高企驅使各國開始為減債努力,這預計對內需構成一定的影響,慶幸先進市場情況好轉繼續支持出口,大馬經濟在首季取得6.2%成長率,正是因出口明顯改善的緣故。

 

“過去,大馬經濟成長動力主要由政府財政政策和信貸成長支撐,然而,當這個成長模式達到某個水平後,你會發覺難以再持續下去,因此我們這些年來不斷強化與海外經濟體的結合度,藉此讓大馬進入更可持續的長期增長模式。”

 

他也說:“金融風暴至今5年後,我們終於看見全球經濟以更穩健的腳步成長,雖然接下來的整體成長率料比過往來得低,因新興市場開始為減債努力,但相信將更加穩定;然而,早期金融風暴遺留下來的後遺症,卻將繼續對未來展望構成風險。”

 

全球經濟面臨5主要風險

蘇克迪夫認為,全球經濟目前的5個主要風險,包括先進市場投資活動進度落後預期、生產力未隨就業率走高、政策上的問題、結構性改革和收入失衡。”

 

他一一解釋說,在經濟向好之際,先進國家企業原本應該更熱衷於投資,可實際上許多掌握大量現金的重量級企業卻寧可把現用於股票回購或派回給股東,導致整體投資不如預期。

 

“近期報道指出,美國標普500大企業過去3個月共消耗2千410億美元在股票回購和回饋投資者,然而,股票回購其實對經濟並無實際助益。”

 

先進國生產力未改善具風險

另外,先進國生產力未隨就業率改善,亦是可能影響現有經濟增長持續性的風險之一;他舉例說:“美國就業率已從數年前最惡劣時的9.6%,大幅改善至目前約6.3%,可同期生產力卻只成長1%,國行不明白這其中究竟存在甚麼問題,但潛在解釋包括經商人次增加、臨時工增加或是勞動力市場規模縮小。”

 

正常化現有貨幣政策亦是風險之一,因當正常化過程出現預料之外的結果時,各國政府或許難以應變,這主要因許多國家目前可供使用的財政政策已經不多,難以再繼續靠財政政策來提振經濟活動,許多國家或許不具備足夠的抵抗力來應付潛在經濟風險。

 

他補充,結構性改革亦是重點,這不僅是那些早前遭風暴洗劫的先進經濟體,新興國家亦需要趁早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大馬;然而,實施結構性改革的最大難題在於,許多即得利益者或拒絕改變,短期陣痛亦令許多政府感到憂慮,尤其從政治角度而言。

 

“然而,我們都知道改革是必要的,若一個國家能認真改革,則必然能替長期經濟成長提供更強而有力的基礎,強化經濟成長素質及持續性。”(星洲日報/投資致富‧6月精彩‧文:李三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7746?tid=8#ixzz361v0KXzi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