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面对过百万令吉的财富损失,最好的方式就是拟定完整的理财规划!
据Whitman独立财务顾问公司董事经理叶明辉的经验,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财规划,或不够制度化的理财方案,虽然财富依然会增长,惟会导致你可能面对150万至300万令吉的财富亏损。
对许多人尤其是千禧世代(或称Y世代)而言,理财是一件极为头痛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投资、有存款、少花费,就是所谓的“理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理财绝不仅于此!
性格 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千禧世代泛指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他们出世的时间点与电脑面世时间相近,成长期间与互联网为伍,思想更是受全球化深深的影响,也因此,性格上较倾向于依赖电子产品及社交媒体,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放上网,有事大都情愿向“谷神”(谷歌)请教,也不愿向长辈询问。
千禧世代不想花太多时间搞懂怎么有效理财,更不想了解复利的力量,他们想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在X世代逐渐退出世界舞台之际,千禧世代已成为市场的聚焦点,往往为了踏上财务自由之路,走入误区而不自知。
性格爱“先甜”“炫富”
叶明辉点出了数个千禧世代的通病,其中一个就是“先甜”的性格。
仔细回想,现在的年轻人喜爱比较,好的比较能够提升竞争力,不好的比较,最终只会成为一种“炫富”,看看身边的年轻人,有时间就把身边所买、所吃、所用的东西拍照上网,美其名是分享,实际上就是想要让其他人羡慕。
叶明辉指出,就是年轻人这种性格,导致他们在花费的时候,并不会多想一层。
“举例他们喜欢现在就要买最好最大的房子,却没有考虑本身的财务情况。”
这让他们的财务难以在健康的情况下增长,也只会让他们陷入了不断赚钱还债的恶性循环中。
财务不健康陷恶性循环
叶明辉劝告,“就算让年轻人在现下享甜,那也只是小甜,有些享乐是可以延后的,因为我们无法透过享乐增加财富。”
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在现下家庭规模不大之时,以自己的能力衡量,购买可以居住的房产足矣,把多余的钱做投资,等5年或7年后,存到更多钱时,将拥有更大自由度用钱,到时就可以考虑更换更大的屋子。
虽说房产价值每年都在涨,可在没有能力应付之时,只怕屋子还未供完,就必须先拍卖还债了。
短视近利致命伤
叶明辉也坦言,部份年轻人只看到眼前小利,没有了解清楚背后可以带来的大利。
他举例,“年轻人只看到手中的5000令吉、1万令吉,享受当下,却忘了,把这笔钱拿去投资,假设每年回酬8%,累积起来是一笔不容小觑的数目。”
他补充,部份民众误会投资基金及股票亏钱,认为放在定存相对更安全,其实只要投资策略正确,选对股票及基金,持有3至5年也是可以赚钱的。
定存面对通膨侵蚀
“其实,存放定存要面对通膨的侵蚀,而且,增长幅度过慢,虽然看似钱有在增长,事实是价值变小。”
叶明辉认为,许多年轻人看得不够远,不够高,只看到当下的蝇头小利,在缺乏与长辈沟通的情况下,他们无法想像,正确理财会如何改变自己20年后生活的情况。
“半途而废”薪酬难增长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半途而废”的性格,无法在一个领域呆久。
叶明辉认为,年轻人刚毕业出来工作,可能只有3000令吉的月收入,惟如果坚持在相同领域发展,到了35至45岁左右的年纪,薪酬可能涨至某一个更高的阶段了。
遗憾的是,年轻人面对的盲点是无法想像薪酬在往后增长的情况,以至于他们没有选择呆在同一个领域,一觉得薪酬不合心意,就随之“跳往”另一个据说较好待遇的领域,这使得他们的经验不断“归零”,也导致薪酬迟迟无法增长。
“加上大部份Y世代不想受制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情况,情愿选择自由度较高的自由职业(freelance),每项工作时间都不长,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拥有一项专才,虽然形成了零工经济(GigEconomy)风潮,却也导致每份工做不长久的情况出现。”
负面心态 放弃前进
叶明辉表示,Y世代看法灰暗,事情往往还未开始,已经打退堂鼓,心中存有的负面心态,导致他们不想存款,更没有机会看到往后的情况。
“如购买房产一事,普遍都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买房,继而放弃置产的念头。”
不过,叶明辉也指出,部份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年轻人,会坚持存款,一旦他们的收入增加,会把多出的钱存起,相比收入增加也不会选择存款的年轻人,前者更能看到存款带来的长远效益。
坚持存款 让钱找钱
他建议年轻人,虽然收入不多,但必须坚持存款,让钱找钱。
“尽管是每月存款50令吉,1年仅有600令吉看似不多,惟存款是关键习惯,必须持之以恒,才有机会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
叶明辉:制度化理财效果佳
叶明辉认为,制度化的理财方式将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让你不至于误坠“理财误区”。
事实上,一个人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很容易陷入了自以为对的理财误区而不自知,复杂的先不谈,就仅仅是保险这么一个简单的金融工具,也有人难以分辨其真正用途,以为只要买得多,就会拥有越多的保障。
且来听听叶明辉的见解,看看作为千禧世代的你,是否不小心掉入将导致财富亏损的理财误区及如何有效理财。
误区 投资投机混淆
事实上,每个人都晓得如何花钱,惟如何让所花的钱最大化价值化,则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
年轻人想要每月都有多余钱,虽非难事,也绝非易事,试想想,在消费品多样化,消费更是在弹指间可完成的当下,诱惑当前,能把持住的实在没多少人。
叶明辉坦承,因为数个原因,导致年轻人大都觉得钱不够用:“年轻人的经济基本面不够强稳,这可以从过去10年,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增长幅度不大中获知。”
消费便利 存款不易
“另外,消费选择越来越多和消费越渐便利,如电子商务的崛起,透过网络即可购物,都是导致存款不容易的原因。”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叶明辉不否认,年轻人缺乏正确的投资观念,把投资与投机混为一谈。
他举例,年轻人参与比特币或金钱游戏,以为只要存有风险且能够获利,就是一项投资。
事实上,金钱游戏明显的是投机活动,不能与投资活动同比,两者在起步已有所不同,理所当然的所获也不会相同。
“正规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跟随市况出现波动,也许在当下你面对了5%或10%的亏损,但这是暂时性的情况,可以被接受,因为较后就会恢复正常。”
叶明辉补充,“可惜的是,年轻人没有清楚了解两者间的差别,误以为既然正规投资项目潜在面对亏损,那所选择的‘快速致富’、‘金钱游戏’也有亏损的风险,也一定是一项‘投资’。”
“快速致富”长时间必定亏“
这些所谓的‘投资’不但风险高,而且,都会面对亏损,是一项投机计划,初期参与者可能会有所获利,但时间一长,一定会亏损,绝对是破坏性的投资项目。”
在市面上不难看到,许多年轻人会透过社交网站发放本身参与了某某投资项目赚钱的消息,并同时上载名车、名表等等,让许多急着找快钱的年轻人上当受骗。
这些都是不法分子的宣传手法,只要有人上当,成为了冤大头,对方就真的能够藉以“快速致富”。
提点 先存款买保险后投资
叶明辉指出,千禧世代想要的并不复杂,他们需要全方位的理财方案,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方向,没有人成为他们的明灯,为他们指路,告诉他们如何理财。
他补充,“千禧世代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告诉他们月收入中,多少应该作为存款、多少应该投资、多少又应该用于买什么保险,几时买屋子才是最佳的时机。”
存款至少半年生活费
叶明辉也为不晓得理财的年轻人指点迷津,以月收入3000令吉者为例,在钱少的情况下,最重要做的事情依序为:存款、购买保险及投资。
他建议年轻人,首先必须要有至少可供半年生活费的存款,约3000至5000令吉。
“其次,选择一份可以带来保障的保险,如医药、残障、寿险等等,比起投资类型的保险,保障保险更为重要,因为能够管理我们面对的风险,建议初期月供300至500令吉即可。”
叶明辉补充,保险产品最容易让人花钱,为什么?试想想身边是否有朋友是保险专员,你碍于无法拒绝的情况下,签下多份但其实不需要或已重复的“人情保险”?
别重复买“人情保险”
他指出,购买保险前,必须清楚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保险,不要多花冤枉钱,帮了别人,自己却没有好处。
投资方面,叶明辉建议忙于工作者可以选择投资在基金或股票;投资基金门槛较低,风险微,也不需要做太多的研究,投资股票则需要多做研究,波动性也较大。
选择何种投资产品,胥视本身的风险胃纳,要谨记“高风险,高回酬”,想要分散投资风险,就作好投资组合的分配,让本身的投资组合都有属于高、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
叶明辉建议,年轻人也可向理财顾问寻求协助,让专业人士为他们打造一套完整及系统化的理财方案。
设目标付诸行动
他认为,想要理财有效,就必须有具体的行动,提高财富管理的要求,不要乱买不必要的资产,也必须提防骗局。
叶明辉指出,只要年轻人拥有足够的行动力,拟定财富自由路线图,定下长远的计划,就算当下没有足够的钱,也有投资及存款的动力,看到希望,未来势必能够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他认为,没有设下目标、作出改变及付诸行动,一切只是幻想,永远不会有成真的一天。
回酬 投资复利如“滚雪球”
叶明辉透露,大部份的年轻人也不晓得投资复利的力量,他们无法看到长期投资带来的影响,无法理解“滚雪球”效应,也因此,他们从未想过要尽早开始“滚”。
缺乏长辈引导
叶明辉认为,年轻人缺乏长辈从旁引导,加上一开始的理财观念已不正确,一旦遭有心人士利用弱点引诱,很容易坠入骗局中。
这种种的错误观念,皆阻碍了年轻人踏上“财富自由”的道路。
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滚雪球”的绝对崇拜者,想要晓得雪球到底该怎么滚,来看看以下的例子,或许能够让你有更清晰的概念。
3假设看结果
想想你手中有1万令吉,将之用在不同的地方,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假设 1:将之用来买最新款手机,当下享乐,还可获得一众好友的羡慕眼光,可3个月后,再有新机面世,你到时就成为了羡慕别人的一员。
假设 2:存入银行定存,年利息约为3.2%,20年后,该笔钱将有1万8950令吉。
假设 3:拿去投资正规投资项目,年回酬率达8%,该笔钱将有4万9000事实上,每个人都晓得如何花钱,惟如何让所花的钱最大化价值化,则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
结语
理财谈何容易,未必人人能够做到有效理财,在诱惑满满的当下,千禧世代的债务又是从何而来?下期,就来探讨“千禧负债”这个课题。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92459/千禧理财(上)投资≠理财.年轻不理财亏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