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财富问诊 | 欲达长远退休目标 须克制短期花费欲望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8 Mar 2024, 04:41 PM

温先生说,我无法专注长期目标,并朝该目标努力,因为经常必须先完成。请解释有哪些工具,可以协助我维持长期目标。

假如有许多短期目标是否理想?我的短期目标是:购买新车、新的手机、去海外旅行,或在马来西亚游玩,并享受本地美食。

我的长期目标是:退休规划。我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令吉,今年35岁,准备在65岁退休,我每月的开销在8000至1万令吉之间,有时甚至没有剩余现金。

以下是我的资产:

银行现金:10万令吉

雇员公积金结存:20万令吉,需要动用第二户头购买我的第一间房屋,借用父母的车上班。

我有顾虑通货膨胀对现金的影响,未来可能会购买一些比较昂贵的东西,我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请提供我一些建议供参考。

答:谢谢温先生对个人财务规划提出的问题。欣慰的是,你在银行拥有10万令吉的现金,这笔资金可以作为你的应急资金。

一般来说,应急资金必须相等于每6月的开销,由于你的开销不固定,因此,我是以你每月收入的6倍,就是6万令吉来设想,按这个数据来看,你的应急资金是充足的。

年轻人专注长期目标,例如退休金的规划会有困难,这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多数人都会说那是多年之后的事。

应制定财务规划目标

另外,一般人比较倾向于随心享受当下生活,而不是为长期目标储蓄。财务规划第二步说明收集资料和数据的重要性,这包括制定财务规划目标。

让我解释财务规划的定义,这是设定目标的程序,然后根据个人的优先选项来规划,因此拟定策略,以便在个人拥有资源,或使用政府奖掖的情况下完成。

财务规划包括退休金规划、孩子教育基金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及税务规划等等。这些都是关于个人,而非企业用途的规划。

5步骤设个人目标

在设定个人目标,可以采用以下5个简单步骤:

1. 精确

2. 立大志

3. 设最后期限

4. 决定将牺牲哪一些

5. 写下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大多数人认为以上几点容易做到,实际上却做不到第四和第五个。以你的情况,延迟拥有让自己想要的东西是重要的。

你需要放弃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换句话说,你需要放弃短期的休闲享受,以便达到长期和最重要的目标。

我不能说拥有许多短期目标是好或不好,但你需要自己评估是否值得拥有。

庆幸的是,我们拥有简单的预算守则,就是50:30:20。在花钱方面,你可以参考这个守则。每月50%的收入用在需要的东西,例如购买食物、偿还租金等等。每月30%的收入花在想要的东西,例如汽车和房屋贷款分期。

此外,将每月收入的20%储蓄起来,为长期目标努力,只是许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的建议是:在开销前,将你的收入自动储蓄在另一个户头。举个例子,每月领到薪金时,还没有花之前转2000令吉进储蓄户头。

请参考以下储蓄计算法,到了65岁可以获得的数目。

每月储蓄:2000令吉

每年储蓄:2万4000令吉

储蓄了30年:72万令吉(可以作为退休基金)

勿100%依赖公积金供退休用途

以你的例子,请不要100%依赖雇员公积金供退休用途,因为你将会从第二户头提出一部分储蓄来购买房屋,根据了解,政府准备开设第三户头,这是一个伸缩性户头,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取。

不过,你需要计算总退休金的数额,我只是做简单设定,就是采用月收入的三分之二,以计算你的退休金。

你未来每月开销:RM6666(月收入的三分之二)

未来每年开销:RM80,000

退休后生活年数:15年(80-65)假设活到80岁

所需总资金:RM1,200,000(不计算通货膨胀率)

根据以上计算,你需要120万令吉供退休后生活,而你的储蓄总数有72万令吉,不足的数额是48万令吉。请谨记:这些并未纳入通货膨胀考量。

让我采用有关数据进行你的个案研究,许多人说,那只是理论,并非实践。以下是你培养延迟拥有想要东西,以及为接下来30年储蓄的习惯。

1)在接下来30年,暂停在想要的东西上花费,每月可以储存1333令吉。请专注在需要的开销,而非想要的。换句话说,通过减少想要开销,每月可以增加储蓄13.33%。

在展开这一行动,实际上是采用一石二鸟策略,透过延迟想要东西,并且已经培养储蓄习惯一段较长的时间。

每月储蓄:1333令吉

每年储蓄:1万5966令吉

30年储蓄:47万9880令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明显已接近可以概括退休金不足48万令吉的目标。为克服通货膨胀的问题,其实你可以提高储蓄率至3%。

简而言之,我们应该控制想要花费的欲望,转为培养延迟想拥有的习惯,以便可以达成长远目标。就如孔子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318/finance/5464012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