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人们衣食住行模式,你有没有想过,连发票都会迎来一场大变革?
这个改变并非只是商家要知道的事,升斗小民如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因为在电子发票(e-invoice)时代,若是能扣税的商品及服务,你必须要获得电子发票才行,否则无法享有扣税,而获得电子发票的前提,必须给出自己的税务识别号码(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TIN)。
更甚的是,待电子发票开跑后,我们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会在内陆税收局(LHDN)的掌握之下,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子发票和税务识别码呢?企业及个人又该如何准备迎接电子发票时代?
这场“发票大变革”,到底会对你我他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影响?
税收局将在今年8月起,推行第一阶段的电子发票计划,涉及年收入1亿令吉及以上的企业,而5月即将开跑的试点计划也获得企业及商家响应,同意参与者从原先50家增至90家,意味将有更多行业代表能先行使用并体验电子发票对整体运作带来的变化。
虽然有意参与试点计划的商家有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的企业、商家乃至个人对于电子发票仍一头雾水毫无头绪,为让各界对电子发票有更好的了解及概念,《投资致富》为此策划“电子发票A到Z”系列,带大家多角度认识电子发票,从最基本的概念、实际操作到个案分析,深入浅出剖析,盼能作为“实战”指南之一。
纵然距离第一阶段开跑日越来越近,但还有很多商家仍静观其变,甚至还有人等待政府“U转”,什么都还没开始准备。到底什么是电子发票?和传统版发票有何不同?开跑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根据电子发票指南,电子发票是供应商(卖家)与买家之间交易的电子化记录,电子发票取代纸质或其他电子文档,比如发票、贷项/减少收款通知(Credit Note)和借项/增加收款通知(Debit Note)等纸版和其他版本的文档。
而被取代的其他电子文档,包括便携式文档格式(PDF)、电脑文件格式(DOC)、JPG图像格式及其他等,在电子发票时代,税收局只认可由相关系统生成的XML及JSON文档,因此企业及商家才需要调整或升级现有系统,以便能发出这两种格式的电子发票。
不过,和传统发票有一点相同,电子发票还是需要卖家和买家的资料、商品详情、数量、不含税售价、税务及总数,即每日营业交易资料。
受访的税务专家直言,电子与传统发票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能与税收局“联线”,同时近乎实时认证与储存有关交易,还有就是需要买家的税务识别号码。
“另外,企业及商家需要每天为每笔交易‘开单’入账,不能再一年只做一次账,除非买家是个人(消费者)且无需这张单扣税,则能收集起来,待当月结束后的7天内提交合并性电子发票(Consolidated e-Invoice)至税收局系统。”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告诉《投资致富》,电子发票不仅会彻底改变整个商界的游戏规则,也会为往后税务审查与税务调查带来变化。
“电子发票其实是消费税(GST)当中的一部分,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发票系统的变化,但这更多是税务方面,且将会影响整个商业活动的变化,无论是大企业、小商家或个人都必须关注。”
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电子发票是企业和商家的事,和个人无关,所以只是企业和商家才需要花时间了解,但实则不然,因为往后个人(买家/消费者)若要扣税,必须给出税务识别号码和其他相关资料,才能索取电子发票供扣税用途。
1)什么是税务识别号码?
税务识别号码是税收局现有记录的所得税号码(Income Tax Number),例如个人居民及非居民的档案代号为SG和OG,公司则是C。
税收局去年3月更新资料,阐明2023年1月2日起,个人档案代号从SG或OG转为IG,号码保持不变,而在电子发票开跑后,个人纳税人需提供这组“IG”开头的税务识别号码。
2)电子发票是不是只供本地的交易?
不是,并非仅限本地交易,跨境交易也适用。
3)推行电子发票有门槛吗?是否所有领域都须落实?有没有豁免的行业?
所有纳税人(企业及商家)都需要落实电子发票,没有行业豁免,所有商业领域及行业都需要推行电子发票。
4)若未能开出电子发票,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1967年所得税法令第120条款,在没有合理理由下,无法如期落实电子发票属违规行为,若被提控上庭,一旦罪成,可被罚款200至2万令吉,监禁不超过6个月,或两者兼施。
5)是否有任何奖掖协助企业及商家等纳税人,落实电子发票?
政府已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与落实电子发票相关奖掖,即2024至2027估税年,微型及中小型企业(MSME)为推动电子发票,针对环境社会治理(ESG)方面的相关支出,包括电子发票的咨询和培训费用,提供高达5万令吉税务减免。
对开出电子发票的6个过程大致了解,加上一览5大常见问答录后,企业及商家到底要如何做准备?这里或可参考本刊整理的4个准备阶段。
1)确认落在哪个组别
税收局分阶段落实电子发票,企业及商家如何确知自己在哪一个组别?
这将会以企业及商家2022年的年收入为参考,有审计财报的纳税人(企业/商家)需参考2022财政年已审计财报,依这个审计财报的整体年收入而定。
反之,若没有审计财报的企业及商家,则以2022年估税年退税的年收入为参考。
若更换财政年,税收局为确定电子发票落实日,会将纳税人年收入按12个月平均计算。
另外,今年8月年收入逾亿令吉的纳税人组别,此前开出的发票无需转成电子发票。
值得一提是,2023年投运的新企业或商家无需赶着推行电子发票,落实日是明年7月1日。
若年收入超过1亿令吉,今年8月起就要落实电子发票,2500万至1亿令吉明年1月1日,而年收入2500万令吉以下7月1日开跑。
2)确认电子发票机制
税收局为方便企业及商家过渡至电子发票,开发了两个电子发票机制,分别是税收局的MyInvois Portal网站和应用程式接口(API),让纳税人依据自己能力及需求做出选择。
简单来说,MyInvois Portal网站成本较低,且所有纳税人都可使用,至于API机制需预先投入成本调整系统,但若处理巨大交易则是相当方便的选择,适合交易量大的企业及商家。
3)取得税务识别号码
纳税人(企业/商家)可通过两个管道,取回并确认各自的税务识别号码。
管道一:善用内陆税收局的MyTax Portal。
管道二:若无法透过管道一取回税务识别号码,则纳税人可在MyTax Portal的e-Daftar栏目中进行注册,需填写必要资料比如纳税人种类、电邮、电话号码等,点选搜索完成注册,获取各自的税务识别号码。
4)评估准备程度
税收局建议,可从以下3点评估准备度:
一、人力资源:建议企业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门团队,让熟悉电子发票且懂得如何开单的员工,负责相关开单工作,同时监督电子发票实施。
二、落实过程:对当前开出发票处理文件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全面审查。
三、科技及系统:确定必要资源、数据结构和现有资讯科技的能力,确保已有的系统符合电子发票需求。
电子发票需填写的数据栏目(Data Field)从63增至67项,单是听到需要填那么多栏目的资料,足以吓退很多人,认真看来其实没有想象中难。
税收局将这67项数据栏目分成两张附表,附表1是55项电子发票常规或必填栏目,但并非每个都需要填写,有些栏目可选填。
附表2的12项栏目是针对若货物及商品送至并非买家的地址,或是进出口贸易。
在4月6日更新的2.3版本中,附表1的常规或必填栏目已做出调整,比如供应商及买家电邮已成为选填项目,故必填栏目减少至35项。
下一期:电子发票实际操作或许会有很多疑惑,该如何应对?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429/finance/556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