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欧洲绿色新政/杰弗里·萨克斯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22 Dec 2019, 07:35 PM

欧洲做到了。欧盟委员会所宣布的欧洲绿色新政,是世界主要地区的第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

因此,它称为全球基准,一个规划面向繁荣、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的经济的转型的“如何做”指南。

平心而论,欧盟所面临的任务无比艰巨。阅读新政文本便已让人畏而却步:各种看上去乱作一团的计划、协商、框架、法律、预算和外交,以及众多彼此互通的主题,从能源到交通到粮食到工业无所不包。

批评者会哂笑欧洲官僚。但这是韦伯式的最佳官僚:它理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了清晰阐述;指标皆基于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并且根据指标建立了进程和程序。

法国智利是典范

最主要的目的是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净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杜绝塑料盒其他石化产品、杀虫剂及其他废物盒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破坏性污染;以及永远不会用过度加工饮食杀死人类或用不可持续的农业杀死土地的“从农场到餐桌”粮食体系。

欧盟委员会明白,这必须是一个基于公民的方针。批评者可能会认为,公共协商过于天真。但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会这么看,他面临街头暴乱已逾一年。

智利总统皮涅拉也不会这么看,今年秋天,他的国家因为稍稍提高了地铁票价而在一夜之间爆发动乱。马克龙和皮涅拉都是环境保护的典范。他们都承诺要让国家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两人都在急切地寻找公共协商之路,但都是在事后。

美国新自由派也会嗤之以鼻,认为“市场”自会遏制气候变化。但看看今天的美国。如果新自由主义像对待美国基础设施那样对待地球的话,我们都将陷入巨大的麻烦。

到达美国机场,你将面临电梯、自动扶梯和人行轨道不工作、打不到车、没有轨道交通可乘、高速公路和车道和天桥坑坑洼洼的情况。

陷入瘫痪的原因显而易见:腐败。如今,每个美国选举周期都要花掉逾80亿美元(331.2亿令吉),这些钱来自亿万富翁、石油巨头、军工集团、私人医疗游说团以及一心避税和保护现状的既得利益。

合力朝公共目标迈进

当政治屈从于游说时,基于市场的方案全是假把式,美国正是如此。欧洲绿色新政说明了政府应有的模样,而不是屈从于公司利益的政府。

欧洲绿色新政事实上证明了欧洲社会民主的成功(在操作意义上,而不是狭隘的党派利益上)。

混合的经济、联合的市场、政府监管、公共部门和公民社会将形成一个混合战略:公共目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私人产业转型投资、公私合作研究和发展计划,以及知情的群众。

事实上,这便是最成熟的行业政策。(做最近为美国列出了这样一套社会民主绿色新政战略)。

有理由保持乐观。最重要的事,先进科技已经存在,可以投入商业运行或试运行,打造零碳、节约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发达经济。

我们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数字科技、先进材料以及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共享经济结合起来,实现能源系统去碳化,转向循环经济,大大降低初级资源的流动。

三大挑战阻碍

但有三大挑战必须克服。首先是现状既得利益。石油巨头必须吸收损失,但工人和煤炭区应该得到补偿,获得收入支持、再培训和其他公共服务。欧洲的计划正确地称之为“公正转型”。

第二大挑战是融资。欧洲,事实上是世界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将每年1至2%的增量产出投入绿色经济,包括新基础设施、公共采购、研究开发、产业重组和其他需要。

大量资金将来自私人部门,但也有大量资金必须通过政府预算。欧洲需要克服反对增加欧盟支出的思想。事实是最重要的。

最后一项大挑战是外交。欧洲产生了全球二氧化碳排量的9.1%左右哦,而中国是30%,美国是14%。

既是欧洲充分落实了绿色新政,如果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没有跟进也是枉然。因此,欧洲领导人正确地将外交视为绿色新政成功的关键。

以中国为例。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并消除了大规模贫困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但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一半)。

中国足以决定气候未来

中国本身就能决定世界的气候未来。一方面,中国领导人明白,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并且如果不能去碳化的话,还有可能遭到外交孤立。

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美国错误冷战的风险。政府强硬派和中国煤炭游说集团在美国的压力下抵制去碳化,特别是当特朗普本人也在拒绝去谈话的时候。

如果欧洲外交拒绝跟进美国险恶的遏华措施,而是与中国缔结明确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就能大大改变局面:与中国在可持续欧亚基础设施、发展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合作,中国与欧洲一起实施绿色新政。

这一合作关系将大大有利于欧洲、中国和中欧之间的数十个欧亚国家,事实上也包括全世界。

欧洲以其宏大、挑战和可行的计划创造了一项历史性突破。

绿色新政是这个混乱和动荡世界中的有力的希望灯塔。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1221/欧洲绿色新政杰弗里·萨克斯/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