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升堂●拿督刘明

中国冲击2.0大军压境/拿督刘明

Tan KW
Publish date: Fri, 31 May 2024, 11:06 PM
Tan KW
0 445,845
包公升堂●拿督刘明

我的上一篇文章谈到马来西亚的内忧外患,获得满蛮多中小企业朋友们的共鸣。

内忧就是政客们动辄把抵制当武器,让国内的友族同胞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连买一个汉堡、喝一杯咖啡都担心被呛,严重影响市场买气。

外患即我国政府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开方便之门,让大量中国企业把内卷文化带入马来西亚,让我国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不久前,我和几位礼品协会的成员,拜访八打灵某家大学的负责人,探讨联办设计竞赛活动。这个产品设计竞赛已经进入了第15 年,后来因疫情而被迫停办了3年,协会希望重启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我其实是这设计竞赛的发起人之一。过后,在场的几位理事问我对重启这项活动的看法。

刚好他们有把15年前这活动的特刊带来,我随手翻了一下,竟然发现我们当时刊登的产品广告。

在场的理事异口同声地认为,我们当时的包包设计,放诸现在都还独树一格、非常时尚和前卫。

我说不是我们的设计能力特强,是因为过去的十年,马来西亚的产品研发其实是退步的!

我说现在的消费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斥了大量的中国廉价产品,当产品都随手可得而且还便宜到不可置信时,大都数的消费者根本不看设计或其功能。

这么多年以来,我都是以创新和品质作为我们的定位,那是我们的强项。可是过去的十年,互联网的盛行让所有产品铺天盖地、多不胜数,形成了恶性竞争。

 

性价比至上谈何创新

在性价比至上的前提下,创新和品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就是这一波洪流的“受害者”。我告诉在场的理事们,创新已经不是制胜之道,甚至是可有可无。

因为你今天辛辛苦苦脑力激荡出来的产品,明天就被无数人抄袭,还卖得比你便宜!

这是一个很可悲但是又很无奈的事实,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做生意只是为了赚钱,罔顾品质和创新的追求,我们最后留给下一代的都是垃圾!

其实协会成立的宗旨,是为了会员的福祉和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产品创新未必能为个人带来更好的收益和回报,但是任何能让行业带来思维上冲击的作法,都应该被鼓励的!

最后我建议他们,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教育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借故让社会大众了解,贪便宜的后果,就是为我们的地球和后代留下一推毁灭性的垃圾!

以上这个事件,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产能过剩带给我们的伤害是不容小觑的,甚至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自由贸易已无市场

上一期在文章里我提到“自由贸易已死,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实是指中美贸易战衍生出来的结果!

就在我的文章刊出的一个星期后,我不小心在网上刷到《华尔街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国冲击2.0”(China shock 2.0)。

2001年中国在美国强力主导下,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当时,中美关系是前所未有的和谐。中国因此成了世界工厂。那是“中国冲击1.0”。

《华尔街日报》指出,当时的第一次“中国冲击”,已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约200万个工作机会。

时隔20多年后,“中国冲击2.0”又一次对全球产生数兆美元的产业影响。不同的是,这一次全球开始反击,文章说,世界很难像过去那样,再吸收另一波中国冲击。

美国带头增加100%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欧盟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进行调查,威胁要提高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和再生能源设备的贸易壁垒。

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印尼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入反击行列。

例如印度对中国制造的螺栓和螺钉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正在调查中国电梯、英国正在调查挖土机和电动自行车,印尼政府也对中国的纺织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当前,中国出口的洪流,已经让某些行业的外国竞争对手招架不住。智利最大钢铁生产商,也因无法与便宜40%的中国进口钢铁竞争,因此关闭一些业务。

中小企最需保护

讽刺的事,最先提倡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却是第一个带头筑起关税壁垒,而本来封闭的极权国家如中国,却“大义凛然”鼓吹自由贸易。

大家想想,连最推崇自由的美国和欧盟都实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还有市场吗?

我国执政当局,经常批评中小企业不配合政府鼓吹的“工业4.0”,但是制造业在中小企业的占比,只是区区的5.9%,高达90%的中小企业,都和服务领域有关,试问“工业4.0”对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有何助益?

我还是那一句,大马的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被保护的一群,因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65%的就业机会。

3、5 年后,假如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抵挡不住这一波的蝗虫灾害,后果如何,我真的不敢想象!

退堂!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中国冲击20大军压境拿督刘明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