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rticles to Share

林福山一早部署未来 3儿女接班须过关

Tan KW
Publish date: Fri, 15 Sep 2023, 09:46 PM
Tan KW
0 430,976
Good.

独家报道:黄晓贤

已故拿督斯里林木生创立的林木生集团(LBS,5789,主板产业股),从一个小小的砂石批发运输公司到现在宏伟的产业发展商,迄今已有49年了。

集团也早已传承至第二代,即林木生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林福山和一众兄弟姐妹。

接手家族生意的林福山是海归精英。他非但没有坐享其成,反而还引领集团屡屡渡过危机,包括金融风暴和冠病疫情,更将事业版图进一步扩大,而他也一早在部署未来。

林福山3个儿女都在公司任职,但他坦言,即使是自己孩子要接班,也必须考察能力。

让我们通过《南洋商报》迈向百年的特别系列报道--“企承·创世纪”,一窥林木生集团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以及企业传承的成功之道。

 

引领家族勇开拓

林福山华丽转身

谈及接班人计划,林木生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林福山表示,公司有许多青年才俊,目前仍在物色中。

他坚信唯才是举,对于后代更是寄予厚望,“如果我的孩子好,那么他们可以接班,如果不好的话,可能就需要找其他人。”

不同于华人传统观念的子承父业,林福山三位孩子都在公司不同的部门任职,也说过即使是自己的子女要接班,一样必须考察能力。

“若从1993年改组来算的话,林木生集团已经30年了。”

林福山回忆往昔,当时他仍在求学,父亲已故拿督斯里林木生在70年代创立公司,那时仍是以建筑承包为主,尚未涉足房产领域。

林福山也提起,80年代,大马大搞公共企业,扩大公共部门积累了大量公共债务,有一段时间大马经济不景气,建筑商尽管还是可以接获工程项目,但完成建筑后,却遭遇发展商拖欠尾款。

见到这一情景,甫从英国求学归来的林福山萌生成为发展商的念头,最终集团在1993年重组成为发展商。

胸怀团结引领家族

直到后来,他才敢于承认当初这个决定是对的。

林木生集团能从批发砂石的建筑商,到后来成就宏伟的发展商帝国,一路走来历经风雨。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人前仆后继的奋斗,问及林福山,林氏家族如何带着集团挺过风雨,他说出仅二字的箴言--团结。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自从1993年深获兄弟信任,成为集团决策者,不过凡是遇到重大的事情,比如金融风暴,都还是会一同开会商讨对策。

在1993年,该集团把握机会,与国家羽毛球队汤杯球员共同发展了一块面积为69亩的土地--沙登岭工业区。这也让集团的业务发展有了新契机。

林福山说:“我们在两年内就竣工,所有的单位也售罄。这个发展项目提升了林木生集团在房地产界的声誉!”

这项发展项目的成功让集团获取更多资金和信誉,从此林木生集团在房产业领域越战越勇。

 

曾应对2风暴信心足

回忆起发展集团的种种心酸,他感慨万千,虽说刚开始,发展商当时仅用少数资本收购土地,同时也需要向银行借贷,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狙击大马经济,许多银行收紧放贷,面对如此窘境,他感慨林木集团劫后余生。

“或许是信誉良好,银行没有特地收回贷款,不过我们还是面对压力,所以也只能压缩赚幅,度过当前难关再说。”

他分享到,当时,18万至20万令吉的房子属于中高端资产,为了消化银行贷款,集团改变方针,推出中低档产业,排屋仅以13万至15万令吉出售,公寓单位仅以6万至8万令吉出售。

“当然盈利会减少,但库存一下子售罄得以负担成本,保证现金流。”

同样的,2008年金融风暴也让集团面对危机,为了周转,唯有抛售土地维持资金运转。

回顾过去风风雨雨,林福山相信,集团未来就算再遇到金融风暴,也能依靠先前的经验化险为夷。

 

敢于壮士断腕

“90年代时,我们的名声没有现在这般响亮,因此我都会告诉别人说我们曾经建过什么。”

林福山表示,初期会告诉别人集团曾处理的项目,给他人信心。

“第二,也告诉别人资金从哪里来。”过往项目也是增强信贷信心的一大关键。

他表示,1997金融风暴席卷亚洲,银行贷款紧缩,虽然林木生集团当时尚有周转余地,但还是需要策略化营运。

降价售屋奏奇效,帮助林木生集团挺过1997金融风暴。但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集团却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壮士断腕。

决策者须知取舍

“那时资金链出现问题,集团的压力也很大,没有办法之下,唯有卖掉一些很好的地。就好像沉船时,必须把重物抛下去,船才会重新浮起。”

他认为,决策者必须有取舍的能力,有些发展商为了保住土地,不愿贱卖,最后银行清盘时,土地反而卖得更便宜。

再穷不能穷教育

往事依稀浑似梦,林福山追怀先父,坦言先父常自我调侃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教育水平。

“他常说再怎么穷都好,都要把孩子送去大学读书。当时,我知道他很辛苦,即使是要借钱也好,也要把我们送入大学。”

林福山成绩优秀,以一等荣誉学士毕业,毕业前教授曾提议让他申请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但他不假思索马上拒绝。

放弃读博返国帮父亲

“虽然有机会可以继续免费升学,但我还是选择回来帮助父亲,父亲也给予我最大的自由。”

他还笑言,倘若自己当时选择读博,说不定现在已是教授或咨询工程师,一生就此改变。

“说不定冥冥中自有注定,我现在仍认为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接班靠个人能力

“我给了孩子很好的教育,但我不会随便给予物质,他们仍需要到公司上班。”

林福山对人一视同仁,并不因亲属关系而徇私,自己的孩子跟公司其他员工一样,也是需要培训。

“谈到最后还是靠个人能力,不管是与团队的凝聚力还是竞争力,在家里在大学是学不来的,唯有在外面方能得到的历练。”

林金河:独挑大梁受磨炼

林福山长子林金河自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林木生集团,随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带领创建集团(MGB,7595,主板建筑股)走出PN 17,随后擢升为创建集团副总执行长。

肩挑重任的他感慨,以前在林木生集团,就像在父亲的羽翼下,可来到新的上市公司,没了父亲的保护,自然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挑战也随之增加,不过他还是感谢父亲给予的磨炼。

“挑战就是,要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与在集团内等待指示,是不一样的。”

对于如何带领集团迈向百年,林氏兄弟认为,创新是一大重点要素。集团总是在紧跟时代推陈出新,林金河说,“我们要跟上时代,因此引进预制混凝土来减少人力。现在,我所做的就是在建筑领域进行数字化。未来会出现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趋势,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会引进公司。”

林金杰:疫后第三代管理

林金杰认为,每一代都有属于每一代的管理方式,至于第三代的管理模式,在疫后才真正开始,“集团的人力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公司有70%的劳动力都是35岁以下的。

“恰好我们就是那一群人,我们知道怎样跟他们沟通,知道新一代需要怎样的空间与机会继续发挥所长。”

林福山不仅仅是林木生集团的掌舵人,更是横在3位企业三代中的一座大山。对于未来传承,姐弟三人都倍感压力,但同时也坚信,着手眼前事,即使征途漫长,自有天道酬勤。

林善淣:背景特殊更努力

林善淣就非常感慨和庆幸,自己是从基层,一步一脚印爬上来的。

“以我们特殊的背景,在集团工作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去证明自己。所以我到时对于继承没有什么想法,时机到了,决策人看到接班人准备好,就会迎接新的挑战。”

简介

姓名:林福山

年龄:65

学历:英国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系一等荣誉

职位:董事经理

姓名:林善淣

年龄:39

学历:墨尔本大学

职位:项目管理与永续发展部主管

姓名:林金河

年龄:38

学历:墨尔本大学

职位:创建集团副总执行长

姓名:林金杰

年龄:37

学历:墨尔本大学

职位:林木生集团副总执行长

 

专家点评

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博士:

欣赏林福山决策魄力

一般家族都有拥有权与管理权分界不清晰的问题,但林木生集团在传承方面处理得很好。

例如,集团转型时,主席有自己的意见,但决策权还是保留给管理层;即使到现在,企业第三代们仍然仍在不同的子公司,不同岗位担任要职。

分工明确能避免家族企业或者亲属关系企业中,因为权力分配不清而出现的各种纠纷。而林木生集团目前的规划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

即使是父辈功成身退,但影响力仍存,以至于有些继承企业的二代无法大展拳脚。在丹斯里林福山的年代,就已经有职权上的明确划分,实属难得。

另外,现金流对于公司而言是很重要的。两次金融风暴,林木生集团都面临现金流的困难,特别是建筑部门。

我非常欣赏林福山壮士断腕的魄力,企业若要永续经营,现金流管理非常重要。即使销售出色,倘若成本管理不善,没有现金周转,公司也无法存活。

最后,接手的第二、三代的责任一样重大。人们一直有一种观念,认为从无到有的创业是伟大的,继承的二代手上已经有了父辈的资本,殊不知正是手上的这些资本让他们没有办法像父辈一样,拥有随时重头再来的勇气。

 

 

https://www.enanyang.my/财经新闻/【独家视频】林福山一早部署未来-3儿女接班须过关

Related Stocks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