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多少?
2001年上海APEC峰会时,中国刚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当时的中国GDP刚刚突破1兆美元,在外交领域还坚持“韬光养晦”,是一个谦卑、积极的国际秩序融入者。
十三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试图利用经济实力设定新的国际秩序。
2014年北京APEC峰会恰好为寻求改变的中国提供一个展示力量的舞台。
从APEC期间宣布与实现的种种成果来看,北京对这次会议的标志性早有预设,并期望这是一次能够写进历史的重要会议: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派糖”,宣布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启动。
转中高速增长
这被港媒解读为中央表达对梁的支持;宣布中韩自贸区协定实质性谈判已经结束;美国总统奥巴马带来关于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有效期延长的好消息,两国降低多种科技产品关税;在会期开始前最后关头与日本方面达成了四点共识,实现中日领导人会面……。
这一切都在营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氛围,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这一新阶段,按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期间的详细阐述,叫做“新常态”。
“新常态”(New Normal)已成为本年度中国经济热词,习近平于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衡心态。
在国际语境中,“新常态”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负责人埃里安(Mohamed El-Erian)于2010年提出,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多用于形容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及此后的衰退时期。
今年的北京APEC会议是“新常态”一词从经济领域走向中国外交战略、经济发展与对外政策同时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习近平于11月9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清晰阐释“新常态”在经济领域中的“中国版本”: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化解唱衰前景 舆论尴尬
虽然中国刚刚开始进入经济新常态,还有未知的前路有待探索,但领导人已经表现出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前景的自信,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中国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关于“新常态”的讲话,形式上化解了近年来国内外唱衰中国经济的舆论尴尬。按照中国版本的经济新常态解释,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一步是优化经济结构。
至于未来中国经济结构怎样转型,APEC期间的另一项议题似乎试图给出答案:推动“一带一路”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建设———这一战略被非官方舆论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在中外媒体讨论中,“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推动国内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二是在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在APEC期间正式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以支持“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更大意义在于,中国正式开始将国内经济“新常态”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整个亚太地区。
向美展现实力
在经济领域之外,从战略角度考察此次APEC峰会的几项重要议题,许多的国际局势观察者愿意把此次APEC峰会看作是中国借由试图主导亚太自贸区(FTAAP)与美国主导的泛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TPP)之间的竞争,中国由此真正实现了向国土之外的东西两个方向的前进。
此次APEC峰会前夕,中国还专门邀请柬埔寨、塔吉克等非APEC成员国领导人来访,讨论与AIIB相关的话题。
相信这一次被自媒体“媒体札记”称为“万邦来朝”的盛会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早些时候,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访问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搭便车者(free rider)。
现在,中国正式向美国无暇顾及的地区及国家延伸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回应了“搭便车”论。
迈领导角色
这也将会是中国“外交新常态”的表现:中国将告别低调的韬光养晦,正式开始高调的“有所作为”。
在中国从美国人眼中的“搭便车者”转变为领导角色过程中,有些细致的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是外交要向更灵活的方向转面。
张倩烨 马来西亚安邦智库信息部门主管
http://www.nanyang.com/node/664568?tid=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