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中缅关系的变与不变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09 May 2016, 02:03 PM

2016-05-09 13:16

 

近年来,有一种中缅关系疏离乃至恶化的舆论氛围。

这种氛围基于三类事态:

一是缅甸民主化进程消除了缅甸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的障碍,中国在缅甸对外关系中的既有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伴随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缅甸民主化有转向美国的战略意味;

二是缅甸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间的战争,严重威胁中缅边境安全与稳定,特别是缅军炮弹多次落入中国境内,造成中国建国以来少有的边民伤亡,加剧了中缅关系的紧张;

三是中国在缅甸部分重大项目投资,受缅甸国内种种因素影响而延缓乃至停滞,加上西方媒体的渲染,产生了一种缅甸开始消除,乃至排斥中国投资的印象。

不可否认,相比过去平静的中缅关系,近年来中缅之间确实事态频发、关系动荡,但由此判断中缅关系变质乃至走向对立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中缅关系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中国与缅甸都是拥有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传统的国家,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本国内政。

过去,缅甸因国内政治问题遭到西方国家干涉和制裁,中国成为缅甸在东盟之外少有的友好交往对象,并在经贸投资领域联系颇多。

没有结盟关系

中国也比较看好缅甸的战略位置和经济开发价值。

但是,中国与缅甸既不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也没有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更没有形成结盟关系。

出于自身国家安全的考虑,缅甸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同中国的关系,一直通过东盟、印度等平衡与中国的关系。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

其次,缅甸民主化进程不是缅甸外交战略转向的结果。

当然,它首要表现于国内重大政治安排,也在外交上产生了附带影响。

从目前来看,民主化是缅甸军政府的战略选择,受到军政府内各方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

民主化客观上扫除了长期以来缅甸与西方国家发展正常关系的障碍,但在民族、宗教矛盾等处理上,缅族、佛教徒的主流诉求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诉求之间仍存在差距,而任何通过选举上台的政党都不可能忽视主流诉求。

以中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立场来看,中国尊重缅甸对自身政治制度的选择,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介入缅甸国内政治。

专注国内政治经济议题

缅甸平稳政治过渡,有赖于安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不存在破坏与中国关系的倾向。

缅甸民主化不是一场突然的革命,而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由于保留了大量既得利益关系,民主化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来完成政治过渡,绝非一场选举就完成,甚至还可能会反复发生。

与此同时,新政府还面临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巨大压力。

因此,缅甸需要较长时间专注国内政治经济议题,并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支持。

因此,虽然缅甸新政府领导人与西方有亲密关系,但缅甸没有建立类似美菲军事同盟关系、美越伙伴关系的需求。

民主化利中缅经贸

最后,缅甸民主化从根本上有利于中缅经贸关系制度化,保护中国在缅投资。

在缅甸军政府时期,由于受西方制裁,缅甸对外经贸关系选择相对单一,对中国投资倚重较大。

但中国与缅甸贸易、投资存在野蛮生长的倾向,缺乏制度化规范和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对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这种不利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而军政府时期缅甸封闭的对外关系,不可能建立受国际制度和协议保护的经贸、投资环境。

随着缅甸民主化带动缅甸社会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多元化,缅甸国内外各方都将致力于建立并受益于一个制度化的经贸、投资环境。

 

北京安邦咨询研究员张元

 

http://www.nanyang.com/node/760571?tid=743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