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中国央行回归“中性”货币政策/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2 Feb 2021, 08:11 AM

从最新公布的1月份货币情况来看,中国货币总量扩张的节奏正在放缓。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3万人民币,按年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人民币,按年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和14.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96万亿人民币,按年下降3.9%。当月净投放现金5310亿元。

从这些数据来看,这表明了央行的货币供应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安邦智库(ANBOUND)在去年底所预期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向“中性”回归。

中国央行日前还发布了2020年末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

央行还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这意味着一方面央行对于2020年的政策执行方式十分满意,对新的一年坚持中性货币政策的信心更强;另一方面,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的回归将持续进行,直到“市场利率”回归到“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新的一年,货币政策的回归中性已成为确定性的方针。

目前来看,唯一不确定的是回归的节奏,当然在这里中国央行仍强调了“稳字当头”,表明这一过程不会太急,会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从广义货币的变化来看,M2的增速从去年6月份开始,增速逐渐回落,而11月份之后,增速回落的速度开始变快,到今年1月末,增速已经低于10%。

这和经济恢复的速度恰好相反,反映了在经济内生动力加强的情况下,刺激政策已经开始逐渐退出。

货币数据不能反映经济

与之相对应的,1月末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在去年10月份达到13.7%的高位后,也开始逐月回落,到今年1月末,增速跌至13%。

就趋势而言,如之前一些市场分析所言,这意味着整体的信用扩张的周期已经转向,未来从大的趋势上将走向整体“稳杠杆”和结构性的“去杠杆”之中,货币政策仍会坚持结构性的操作,以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

如同中国央行近期不断强调的,由于去年疫情的原因,当前货币和社会融资的数据可能与实际的经济状况不一致。因此,不能简单地从货币规模的变化来推断今年首季经济恢复的情况。

由于去年的基数原因,今年首季经济增长的数字必然会有大幅度的跃升。但两者同样不能作为判断经济走势的依据,还需要从2019年的情况来判断。目前的M2增速与2019年1月8.4%的水平正在逐渐接近,意味着M2增速未来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短期内料不调整利率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这表明,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将不仅考虑长周期的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其短期的目标还会“盯住”市场逆回购利率,使其与政策利率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央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会考虑利率调整,或者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没有大幅度放宽或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还是会依靠公开市场工具进行“精准调节”。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
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中国央行回归“中性”货币政策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