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中美经济政策“分化”日益明显/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2 Jul 2021, 10:22 AM

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坚持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以应对疫情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从应对疫情的刺激中开始回撤。

今年,中国已开始放缓财政支持政策的节奏,同时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实现稳杠杆。

中美政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带来了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不断波动,中国经济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的宽松政策和经济恢复带来大宗商品、能源价格上涨,给中国带来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

与2008年后全球在美联储影响下的政策协调不同,目前中美之间的经济环境差异,意味着两国本身政策协调一致的可行性并不高。

实际上,中美目前的货币政策差异,正是两国间疫情程度不同、经济恢复程度不同所导致的。

对中国来说,由于疫情受控制较早,生产快速恢复,整体经济恢复的起步较早,今年首季经济已经有了快速反弹,给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提供了基础。

在美国方面,虽然在疫苗逐渐普及之下,经济开始恢复,整体需求有明显提升,带来通胀的压力,但经济恢复仍处于起步阶段,就业压力仍很大。这使得美联储短期内仍需要保持刺激的力度。

两国政策需调整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向长期趋势回归,在美国方面仍保持较强复苏势头的情况下,两国政策都可能有调整的需要。

近期,在人民币因美元指数变化而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安邦智库曾提出,中国需要让人民币和美元拉开距离,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需要更注重自身的独立性。

当然,在全球美联储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下,中国的政策调整空间并不大。

彭博近期的文章注意到了中美之间经济增长前景的差异,同时它认为,中国央行紧跟美联储政策的时候已经过去,中国央行的政策将更注重于国内的情况。

因此,美国未来收紧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将远小于中国自身经济结构问题面临的压力。正基于此,中国货币政策会逐渐与美国拉开距离。

 

中美利差或缩小

彭博研究认为,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应会出现相对的放松,即使中国央行根据国内需求逐步加息或降息以调整政策。

无论如何,这都表明未来几年与美国的利差可能会缩小,向疫情之前的水平回归。这时候,中国央行并不一定会跟随美联储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事实上,中国央行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利率稳定,同时伴有下行倾向。

在未来中美之间利差收窄、政策相对“分化”的情况下,中美两国经济都会受到影响。美国的麻烦是通胀日益高企,以及政策上如何从疫情刺激中“脱身”。

对中国而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人民币汇率,它将成为中国各方面矛盾的焦点。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意识到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促进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主要的政策基调仍是加大人民币双向波动,避免形成单向的预期。这意味着中国会将允许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变动,来缓解政策差异带来的投机交易,而且其更希望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以此保障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化解政策差异带来的风险。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

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中美经济政策“分化”日益明显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