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全球化已死?/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9 Dec 2022, 07:05 AM

12月6日,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举行了首批机台设备到厂典礼。此次活动有众多的重量级人物参加。

在仪式举行之前,台积电给美国再送一份大礼,宣布将原本计划的120亿美元投资额提高至400亿美元,在凤凰城建造两座工厂,计划分别于2024年和2026年投产生产4纳米和3纳米芯片。

这是台积电在台湾地区以外的最大投资,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之一。

如果只将此事理解为半导体领域内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台积电在美国投巨资建设先进芯片厂,对美国来说,远不只是半导体领域吸引外资、先进工业向美国转移这样简单。

否则,美国政府不会专门出台相关法案,并向企业提供大额投资补贴,更不会如此高规格地欢迎台积电一家企业赴美建厂。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认为,美国对台积电高度重视,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是与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相关。先进半导体被视为信息时代的“心脏”,它与国家安全、军事、技术都有重大关系。

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37%下降到2021年的12%。美国不能接受先进半导体的主要制造能力远离美国,尤其是集中在亚洲,因此需动用国家能力加强本国半导体制造能力,缓解国家安全担忧。

 

自由贸易近消失

二是在全球化衰落后紧抓高技术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12月6日在出席台积电亚利桑纳州新厂首部机台进厂典礼时表示,“半导体行业见证了世界的大变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张忠谋认为,“全球化几乎接近死亡,自由贸易也快消失了。很多人仍然希望它们能回来,但我认为它们不会回来。”作为一个有战略视野的企业家,张忠谋早在2019年11月就曾指出,“世界已不再安宁,台积电将变成地缘策略家的兵家必争之地”。

张忠谋所说的全球化已死,安邦智库的创始人陈功早在数年前曾给出过定论。在研究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陈功认为,过去依靠全球分工协作,依托全球供应链和自由贸易,在全球配置生产要素、寻求最低制造成本洼地的经典全球化模式已经终结,世界很难再回到过去的模式。

全球化模式死亡不只与地缘政治博弈有关,其背后还有深刻的经济原因。这些转变对于全球化模式有重大影响。它意味着,低收入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面临重要变化。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断上涨,再加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全球化模式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加剧。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生产不再靠低劳动成本

陈功表示,全球化的衰落与自由贸易的消失,是因为其必要性在下降,现在的世界生产,已经越来越不再依靠劳动成本套利。那些所谓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赶上来。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劳动者工资便宜而到世界各国去布局生产,全球化生产正在失去必要性。

在冠病疫情、地缘政治因素的推动下,全球供应链、工业链已经在发生重要的重构,生产环节更多地向消费市场靠拢。从供应链角度看,出现了安邦研究人员总结的“短链化”、“分布式”、“在地化”生产的新趋势。

对于过去依靠劳动力成本构建的加工制造体系来说,如果自身的制造业不提升技术、增加附加值,今后的衰落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malaysia@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全球化已死安邦智库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