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1月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也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与9月份美国经济呈现出放缓的情况有所不同,本次美联储政策会议是在美国经济保持强劲态势,而通胀水平开始走弱的背景下作出的。
虽然美联储在复杂的通胀和经济形势之下,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但选择“躺平”并非意味着压力缓解,更主要还在于复杂的形势之下,美联储对于未来的“两难选择”的判断没有信心。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会后声明中承认,美联储面临的大问题集中在官员们对经济的预期,以及他们如何才能得出结论,他们正在朝着正确或错误的方向前进。
通胀持续放缓,可能使官员们得以继续维持利率不变,而物价压力的任何加速,都可能导致他们再次加息。
美国通胀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还有此前货币超发的因素。一方面是在此之前,美联储长期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货币泛滥”,另一方面,还在于疫情期间的货币和财政双宽松政策带来的后果。
因此,尽管美联储目前在利率政策上按兵不动,但仍然继续采取货币量化紧缩,回收美元。在美国政府仍希望保持高赤字以维持经济活力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通胀的效果也被大打折扣。
不过,在美联储执行量化紧缩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加大国债发行,也导致了市场利率的提升,实际上起到了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作用。这意味着美联储需要继续回收美元流动性,才能使得利率政策发挥作用。
紧缩周期料未结束
未来美联储仍需要考虑量化紧缩政策和利率政策两个工具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通胀目标。
就此来看,美联储的政策收缩周期并未结束。
即使目前利率已经到了顶部,仍会保持一段时间;而量化紧缩的继续表明其仍然在继续推动紧缩。如鲍威尔所言,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目前完全没有考虑降息”。
对于美联储而言,其背负着美国政府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压力,仍然抱有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愿望。
不过,如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经指出的,美国更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和通胀同步回落的趋势,除非美联储放弃2%的通胀目标。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接近周期顶部,美联储货币超调的风险就越大,使得其“躺平”而采取观望的谨慎态度,避免再次出现政策风险。其后果则是美国通胀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水平。
换句话说,在就业和通胀目标分离的情况下,美联储面临“两难”压力下,更加难以作出正确判断,而不得不采取“观望躺平”的方式,这也让美联储政策更加落后于市场的选择。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美联储“躺平”但压力未解安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