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期待到失望,再從失望重新期待,這就是引頸長盼MMC機構(MMCCORP,2194,主板貿服組)旗下電力臂膀——馬拉科夫(Malakoff)首次公開售股(IPO)計劃的投資者心情。
自2007年被土著大亨丹斯里賽莫達掌控的MMC機構以93億令吉私有化後,馬拉科夫重新上市的傳聞都不懂傳了多久,可是每次距離成功總是只差那麼一步,令人惋惜不已。
馬拉科夫早在2010年時就計劃重新上市,但最終未能成事。後來,該公司原定在2013年9月6日前重新上市,可是又在大市、經濟條件、其下丹絨賓發電廠即將展開重大保養工作及併購澳洲風力發電廠等因素下再度延遲。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馬拉科夫的上市氣焰經過兩次折戟而返後,那股真氣似乎已經泄了不少,這次MMC機構股東已在股東特大中投下贊成票,IPO散戶指標發售價為每股1令吉80仙等信息都出來了,如果再上演“狼來了”的故事,恐怕會引發股東們群起撻而伐之。
不過,隨著全馬最大獨立發電廠(IPP)預告將在5月上市,第二大IPP——一個大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旗下電力臂膀——Edra全球能源有限公司的上市路卻連影子都沒看到。
受到1MDB債務風暴影響,Edra全球能源的上市路堪稱坎坷,首次向證券監督委員會(SC)提呈上市申請,卻落得取回修正的命運,現在公司再釋出重新建議上市的意願,並將更新和重新上呈之前呈交給證監會的上市所需文件,卻遲遲未有下文。
更糟糕的是,Edra全球能源這邊高調說上市,那邊卻傳出單一股東財政部已要求聯昌集團(CIMB)負責出售公司股份給策略投資者,雖然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但就連大股東對上市案都沒信心了,這樁IPO最終命運恐怕不容樂觀。
從馬拉科夫到Edra全球能源,不難看出IPO這條路並不好走,上市公司光環雖美好,可是沒有準備就緒就急著跳入馬股資金池,小心搶資不成,反而將自身問題盡數曝光,最後被投資者的口水給淹死了,那又何必呢?還是多練幾年,再來挑戰吧。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