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天氣晴朗。曾經是全球最高樓的國油雙峰塔,在日光的照耀下,依舊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仍是吉隆坡天際線最迷人的一道風景,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再過一些時間,城內即將下起一場滂沱大雨,來襯托出數以千計路人憂愁的心境。
為何憂愁?還不是給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給逼的。
在那個晴朗的午後,國油公佈了2015年第四季財報,結果不出所料。國際原油價格低迷不振,重創國油2015年盈利表現,全年收入下跌四分之一至2千480萬令吉,淨利也減半至210億令吉。
盈利不理想還不打緊,國油還得想方設法維持每年向政府派息160億令吉的承諾,管理層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自然得從裁減冗員下手。
但諷刺的是,國油管理層在去年11月宣佈第三季業績時,才拍胸口說“國油不需裁員”,結果才3個月就反口了,足見這場石油風暴對這家石油巨頭挑戰有多嚴峻。
國油宣佈,將會於未來半年內裁員,但人數不會超過1千人,同時也將對領導層進行重組,希望通過新架構和新領導團隊,以及策略評估商業營運模式,以取得更好的商業效率、穩定性和持續性。
目前,國油在全球共有約5萬1千名員工,國油裁員數量佔總雇員人數約2%,實際成本節省有多少仍不得而知,但至少對當前業務模式進行重新評估,就是正確的一步。
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國際油價持續處於高位,讓國油賺進大把大把鈔票,也為集團提供肆無忌憚,大肆擴張的本錢,彷彿一切風險都在掌控中的模樣,誰會預想到一場與頁岩油有關的石油戰爭,會將整個石油業帶到當前的窘境。
沒錯,國油靠著我國豐富的油氣資源,崛起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現有商業模式自然功不可沒,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這套商業模式是時候進行微調,才能跟上瞬息萬變的新時代腳步了。
國油向來是政府會生金蛋的金鵝,為滿足政府日趨龐大的開銷,國油只得不斷地擴張,但是左邊賺錢,右邊派錢的商業模式,根本沒有為自己儲備更多過冬的資本,結果碰上了難得一遇的嚴寒,立刻就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
國油會陷入現有窘境,商業模式的缺陷固然有錯,但是作為母親的政府過度需索也難辭其咎,希望經此一役,這對落難母子會好好地思考下更合時宜的相處模式。(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