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航空業烽火連天‧亞航和馬航逆風飛行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5 Nov 2013, 11:11 AM

 

2013-11-24 19:00

大馬航空業點燃了戰火,一年半前坐鎮雅加達的兩名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要員丹斯里東尼與拿督卡瑪魯丁,鑑於大馬基地烽火延燒,不得不暫緩印尼的擴張計劃,回返大馬專注克服大馬營運的各項挑戰!
  • 大馬航空業點燃了戰火,一年半前坐鎮雅加達的兩名亞洲航空要員丹斯里東尼與拿督卡瑪魯丁,鑑於大馬基地烽火延燒,不得不暫緩印尼的擴張計劃,回返大馬專注克服大馬營運的各項挑戰!(圖:星洲日報)

在短短期限內,整個航空生態已有些微轉變,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從當初被“看死”情況,到今日逐步收復失去的客源,情勢已經有了大逆轉,其價值定位也已改寫。

“兩馬”夾攻
亞航堅不削價

在過去一年半的市場生態中,馬航逐步收復客流流失的窘境,3月開始營運的馬印航空(Malindo),後來也加入戰圍,兩“馬”劇烈搶客,亞航堅持不削價搶客,造就了馬航史上最高承載率。

“兩馬”夾攻亞航,亞航不為所動,安守不削價政策,機位也按年增長11%;其餘兩航空公司是削價奪取運載率。

實際上,在戰火點燃後,大馬的天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近月來,國內搭客增長超過20%,使大馬乘客成為全球最快速的增長區之一。

大馬機場(AIRPORT,5014,主板貿服組)公佈,今年首3季內,國內、國際搭客人數增長17%,2013年第三季則增長22%,而且單在8月內,就處理了700萬名搭客。

馬航與馬印航空營運的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以往都冷冷清清,惟今年首3季,搭客總共增長24%,亞航與亞航X(AAX,5238,主板貿服組)運的廉航機場(LCCT),則僅按年增長12%。

貨比三家
乘客得利

馬航去年剛剛整合內部與合理化一些航班,今年更緊扣市場脈搏,以低價位刺激需求;結果,在首3季,國內機位大增20%,國際機位也增長16%。國際與國內每公里乘客營收(RPK)各增27與28%。

儘管亞航認為馬航類似削減競爭,以其現有成本結構看來,類似營運模式並不能永續,然而迫於情勢,亞航也無奈調低機票價以因應競爭。

馬航捨盈利搶客,亞航保盈利措施,馬印航空提供介於亞航與馬航之間的產品,旅客因此至少可以“貨比三家”,在馬航與亞航交鋒中坐收其利!

亞航逆風飛

★業務一覽(第三季):

亞航受外匯貸款虧損、低票價等衝擊,截至2013年9月30日止第三季淨利自前期1億5千781萬令吉猛挫77.52%到3千548萬2千令吉。首3季淨利也由前期4億8千620萬令吉暴跌59.15%到1億9千862萬3千令吉。

在馬航一輪攻勢下,整體承載率挫至78.2%,相比第二季80%,去年第二季77.8%;其搭客機位按年增長11.1%與10.7%。

●獨資的大馬營運盈利按年跌21.7%,ASK挫6.5%至16.4仙,這是“兩馬”削價爭市場的結果。

●持股45%的泰國營運盈利升55.1%;第三季客流按年增30.3%,承載率按年增3.3%至84.4%,回酬按年跌1.2%至1.70泰銖。

●持股49%的印尼營運盈利,按年跌97.4%;承載率按年跌2.3%至75.7%,回酬跌2.3%至499印尼盾●持股49%的菲律賓營運盈利,按年跌16.8%至852萬令吉,淨虧2千130萬令吉。

★優勢

●透過附屬服務推高盈利,預期2014年3月推出機上免稅品銷售與寬頻服務,預期由過去4季的使每客41令吉,增至60令吉。

●泰國和印尼樞紐,今年第四季將獲4架新客機,印尼則獲3架原服務於日本的客機,預料可增機位30%至32%。

●明年4月新的廉航終站(KLIA2)啟用,這可節省成本、減少燃油。

●會在有利可圖航線增加班次,以擴大盈利成長,管理層預期第四季承載率較2012年強勁增長,去年第四季承載率為82.4%;惟要取得承載率增長,稍微調低機票基價看來免不了。

●第四季起,另12架空巴320客機投入服務,其中8架投入大馬營運,以面臨大馬市場的劇烈競爭,截至今年首半年,亞航在大馬總共有66架客機營運。

●集團首席執行員丹斯里東尼從雅加達回來,把重心放在調控成本以避免回酬繼續銳跌。

★劣勢

儘管如此,亞航也須面臨下列幾項逆風:

●劇烈競爭的航空業生態至少持續兩年,搭客將享機票大減價,這或防止亞航明年起直接把9%降陸費轉嫁搭客,而衝擊其回酬。

大馬機場明年1月起調漲降陸費9%,2月調升機場乘客服務費9%至11%。

●大馬機場也正力圖說服政府,讓廉航機場與新廉航機場(KLIA2)的乘客服務費一律化或縮小差距,這對亞航是一記重擊。

目前,國內、國際航班的乘客服務費各為32令吉與65令吉,國內航班為9令吉與6令吉。

馬航挑戰大

★劣勢

●馬航自上季度虧損減半後,在折舊、攤銷和外匯虧損等費用走高下,截至2013年9月30日止第三季由盈轉虧,蒙損高達3億7千544萬令吉。

虧損按季擴大,也促使馬航截至首3季的損失,由前期4億8千395萬7千令吉幾乎倍增至8億3千零24萬7千令吉。

馬航第三季獲利面臨重重挑戰,各種費用自前期激增,包括折舊和攤銷費達2億2千860萬令吉、未實現的外匯虧損達8千610萬令吉、融資成本達1億2千120萬,同時,衍生產品收益的合理價變動也走低至470萬令吉。

高承載率未化為盈利

承載率創歷史新高至85.8%(按年增長11.7%),不過高承載率並未化為盈利,主要是高承載率是透過削價換得,持續的高成本與低回酬,是目前航空業劇烈競爭的真實“寫照”。

●擴張承載率政策過於激進,若能循序漸進就不致使虧損幅度走高過大。

其激進產能(機位)擴張的主要導因,如在第三季按年產能激增41.1%,佔市場成長總額的36%,使新產能有必要以高折價填滿,從而使其機票價格跌至10年前的水平。馬航採取的激進載客策略推高其載客率,惟卻犧牲搭客回酬率,使其營收增長不足以抵消揚升的成本。

★未來策略:
控製成本合理化航線

馬航將持續專注成本重組,以控製成本及將航線合理化,特別是專注在有利可圖的航線。

區域的國際航線成長,將是馬航未來的重點。

在首3季內,這個曾一度被看淡的國家航空公司,搭客成長竟然高達28%,單在第三季竟飛躍37%;然而承載率未化為盈利而蒙虧。

其經濟艙與頭等、商務艙機票價都以促銷價行銷,因而衝擊回酬不在話下。實際上,在關鍵的第三季中,馬航很努力贏回政界、企業客戶青睞,這些年來這類優質艙客戶投向亞洲、中東其他航空公司懷抱。

不過贏取優質艙搭客之戰也愈演愈烈,特別是在澳洲——東南亞航線這區塊上,很多航班都爭取這一杯肥羹。馬航最近開闢了澳洲達爾文新航班,未來將增墨爾本、悉尼每日3個航班。

未來,馬航將改善各客艙搭客的回酬,並倚重其“寰宇世界”改善的產品與新會員突顯其優勢;然而亞太航空業協會(CAPA)的專家預言,東南亞國家各航空業的劇烈競爭,使其獲取高回酬更見困難,前景更是烏雲籠罩。

實質而言,董事經理拿督阿末佐哈里定下的3大策略,前兩項的增加客流、承載率都已做到,“臨門一腳”的“改善回酬”仍有待深耕。

從客流看,馬航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成為亞洲全面服務航空公司(FSC)與廉航中客流成長最快速的航線,其整體RPK(每客每公里營收)成長37%,ASK增長20%,並促使承載率改善10.3%至84.8%。

國內方面,RPK上揚45%,國際RPK也按年增長36%。

不過由於燃油成本增長,期間更受馬幣走疲衝擊,馬航第三季蒙虧3億7千300萬令吉(1億1千70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3千800萬令吉,使其振興計劃遭挫折。

阿末佐哈里預計,馬航2013年全年客流可增長35%,惟這項創紀錄不會在2014年重演,而20%產能或機位增長與超過30%客流增長也不可持續,僅預期2014年或以後的中期內,將以雙位數成長。

爭取客源增長為王道

馬航以爭取客源增長為王道的策略,殺開一條血路後,其價值定位已大大改善,馬航看好亞洲市場成長,預料將保持這股動力前進,2014年更會抓緊化客源為盈利之契機。

按照阿末佐哈里與其管理層的構想,全球經濟走疲及面臨廉航競爭,與其讓機位空置,不如吸引搭客上機,只要從每搭客獲利10元便行。

馬航商務主管董德威(Hugh Dunleavy)相信,以目前市場情況,把機位填滿雖然不會有高回酬,但肯定能從資產中擴大營收。

馬航目前的策略,是讓搭客體驗其新改善的產品與服務;馬航近年購入很多新機,以波音737-800取代陳舊的737-400,新的空巴A380汰舊747-400,同時以新的空巴A330換舊A330。

“馬航需要重新回到市場而獲認同,更要讓搭客體驗產品,有了良好體驗而時刻與馬航共翱翔。”

自2012年開始,馬航成功為其三分之一機隊汰舊換新,已交貨新機超過30架,不過其機隊客機數目基本保持99不變,主要是以1對1汰換。馬航今年購入18架客機,包括12架波音737-800,4架空巴A330-300和2架空巴A380(各1架737-800與A330-300未交貨)2014年的主要策略是撤換波音737-400客機,以改善產品與燃油效率,機隊更新被視為轉虧為盈的主要策略,因這不僅改善燃油受益,也藉更高使用率改善效益。2015年起更會撤換16架已達14年機齡的波音777-200ER客機。

馬航40%客流為轉機客組成,一年前約為30%至35%,馬航成功刺激國內飛行的需求,特別是透過“第六航權”驅動35%客流增長。(注:第六航權:容許一國航機分別以兩條航線,接載甲國和乙國乘客及貨物往返,但途中必須經過本國)。

“2014年重點是開闢亞洲商業城更多航次,商業城每日航次增至4至6班,旅遊城市每日增3至4個航次,並以另9架嶄新的波音737-800服務搭客。”

增免費托運行李搶客

亞航宣稱要從附屬服務改善回酬,馬航、澳洲昆達士、新航、等全面航空服務(FSC)航空公司,早前與近月先後採取增加各艙位免費托運行李額度,經濟艙由20公斤增至30公斤、商務艙由30公斤增至40公斤、頭等艙由40公增至50公斤,相比廉航為15公斤。

這種增加托運行李措施,無疑是為收復廉航攫取的失地,這在十多年前減少托運行李政策時節是無法可想的;然而競爭愈演愈烈後,托運行李額度,與是否有更舒適、貼心與到位服務,將是價位競爭之餘的吸引休閒搭客絕招!

ATA大砍亞太區航線盈利

全球航運協會(IATA)大砍亞太區航線盈利至31美元,較2012年挫23%,放緩的新興市場是拖累盈利主因,預計明年航空盈利也輕微成長。

總結:

烽煙延燒的結果,預計第四季與明年,這場空中之戰會更加劇烈!馬航的定價策略是否可持續?搭客是否付出更多享受更優渥服務,將決定馬航是否化承載率為優渥回酬!亞航是否能由其“如意算盤”中,一如既往般從附屬服務保住或增賺益?馬印航空又給亞航何種衝擊?將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總而言之,這將是一場持久的市場之戰,至少在短期的一年內將維持膠著之戰;究竟哪一家航空公司可以堅持至最後關頭,才是存亡之關鍵!

 

Related Stocks
Discussions
1 person likes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