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在去年5月已將銀行間轉賬費大幅降至10仙,為便捷及無紙作業邁開了一大步,雖然原訂於今年4月落實的支票須額外繳付50仙處理費措施展延,但卻不該成為我們一再拒絕走入電子化的理由,因為電子轉賬已不再只是趨勢,而將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本期《財富焦點》邀你齊來洞悉交易系統的最新進展,而且安聯銀行交易及非傳統銀行業務主管許永瑞也將現身說法,告訴我們對電子服務的最大疑惑及堅持使用支票的原因。
轉賬費降至10仙
交易增3倍
國行基於設備技術問題,將支票收取額外50仙處理費的措施延後至2015年1月1日才落實,以讓商家、政府機構、關口和公積金局有更多時間提昇和購置可以進行電子付款的設備。
國行原本給予市場的過渡期是至今年4月,但鑒於部份城市以外地區的政府機構和商家尚未做好準備,特別是缺乏資金購置設備,因此無法進行電子付款。
65仙支票處理費延至明年
為了避免造成不公,國行經過考慮後決定將上述措施展延至明年1月。
無論如何,50仙處理費加上現有的15仙印花稅,每張支票的收費將是65仙,但仍低於每張支票約3令吉成本。
在2011至2020年金融領域大藍圖之下,銀行業者將電子支付平台鑑定為提高經濟效率的重要元素,將大馬的付款環境轉型至更具成本效益、安全、快捷及容易使用。
國行於2013年3月推出訂價改革架構,調整支付工具的價格,以收取真實的成本,並從紙張作業方式,調整至電子支付系統。
配合此策略,早從去年5月2日起,銀行之間的轉賬費降至區區10仙。市場反應相當不俗,從去年5至12月間,每月銀行轉賬交易增長3倍,相比之前的8個月只走高2%。
節省資源等於生產總值1%
國行之前提到,若市場成功轉向電子交易平台,每年省下的資源將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這將進一步推動效益及節省成本,並改善國家的競爭力。”
國行說,通過網絡銀行及流動銀行的電子轉賬便利,將能為企業提供顯著利惠,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達到最低的經商成本,善用資源放在更具生產力的活動上。
網絡銀行最受歡迎
根據國家銀行最新的年度報告,去年大馬電子支付交易為19億,或值16兆2千億令吉,相等於18.8%按年成長,主要受惠於支付卡及網絡銀行服務的使用率提高。
以人均計,電子支付交易的數量從2012年的55宗,提高至2013年的65宗,並朝2020年的人均200宗電子支付交易邁進。
國行指出,通過電子渠道的金融交易從2012年的2億9千萬宗,值3兆1千億令吉,擴大至2013年的超過3億5千萬宗,值3兆6千億令吉。
網絡銀行持續寫下雙位數增長,並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子渠道,佔總交易量及交易值的76.1%及95.4%。
活躍用戶僅44%
雖然網絡銀行用戶從2012年杪的1千370萬人,增長至2013年杪的1千560萬人,但活躍用戶僅佔44%,反映仍有進一步成長空間。
去年支票交易活動卻快速下跌3.3%,相比2012年僅微跌0.5%。作為非現金支付,支票的使用率也走跌,以交易量及交易值計分別下滑9%及11%。
不過,支票簽發仍高企於近2億張,相等於人均6.6張。為了達到2020年僅1億張支票的目標,在未來7年內,每年的支票使用率須下滑9.2%。
根據2013年全球支付報告,亞太區先進市場如日本、新加坡、澳洲及韓國的支票使用率已滑落,2010至2012年之間的年下滑率為10%。
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如瑞典、挪威及芬蘭的人均支票使用率更低於0.1張,反映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已幾乎沒有使用支票,皆由網絡交易替代。
過去數年,網絡賬單支付穩健成長,交易量從2009年的3千400萬宗,提高至2013年的6千230萬宗,反映消費者對便捷賬單支付服務,及企業對有效率的收賬服務需求強穩。
不過,目前消費者僅通過銀行的網絡平台來付款,因此為了達致全面潛能,MyClear將打造國家賬單支付計劃,以為銀行客戶提供公開平台,從任何銀行轉賬給任何企業。
此平台將會在今年內推行,預見銀行從10月起分階段加入,直到2015年中旬。
電子詐騙案低企
國行提到,過去10年,電子支付交易蒙受的詐騙虧損依然低企,因為銀行須遵守監管需求,闡明最低的保安措施及保護消費者的準則。
“我們未來將持續增強電子支付交易,並為客戶提供電子支付安全操守的教育知識。”
根據國家銀行的數據,雖然大馬的網絡銀行使用率處於上升趨勢,但按年成長卻略嫌緩慢,滲透率從2012年杪的46.6%,增至2013年杪的52.6%,惟相比2008年杪的22.5%,算是不俗的漲幅。
至於流動銀行服務則在起步中,滲透率從2012年杪的5.9%,走高至去年杪的8.8%。
目前在大馬的成年人口中,有92%或1千840萬人擁有銀行戶頭,網絡銀行戶頭佔了74%或1千370萬人,雖處於不錯的水平,不過只有不及一半,即43%或590萬人真正"活躍",經常通過網絡處理銀行事項。
展望未來,政府將持續加強主要支付系統,確保提高營運可信度、保安及效率。
為了鼓勵民眾擴大使用電子支付平台,今明兩年的策略性首要任務是為支付服務進行訂價改革、推動國家賬單支付計劃及擬定合適的收費,以確保支付系統持續支撐金融業及經濟發展,並提高國家的效率。
網絡交易沒“安全感”
許永瑞指出,民眾對電子轉賬感到憂慮,主要是因為對網絡的保安缺乏“安全感”。
不過,他說,與支票交易相比,其實電子交易面對的風險更大,特別是舞弊案的發生幾率更高。
設電子簽名避免爭議
“電子交易設有電子簽名,不會引起爭議或不必要的麻煩,安全性相當高,而且電子轉賬不設有上限,不會對業務營運造成影響。”
他認為國內民眾已準備更廣泛地使用電子轉賬便利,無論是個人客戶或企業,都將“轉型”以電子交易為主。
“現在已有越來越多人接受電子轉賬服務,像我們每週舉行的`電子日’,都獲得客戶的熱烈反應。”
許永瑞說,很多人都在使用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但當談到網絡銀行服務,人們卻感到膽怯,認為網絡交易是非常複雜的。
“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繁雜,只要將密碼保護好,即可安心使用電子轉賬服務。”
無紙作業大勢所趨
談到有一些企業指電子轉賬可能會導致賬目變得混亂,他強調,電子轉賬非但不會導致賬目問題,反而能讓應收賬項變得更清晰。
“現在很多企業都已踏入電子化平台,像國內的跨國公司已摒棄傳統支票交易,轉向更便捷的電子服務。”
他說,即使是全球性大企業,也已邁入無紙作業系統,電子支付系統已是大勢所趨。
許永瑞指出,隨著營運成本日漸走高,公司都在想儘辦法減低聘請員工的成本,而當中的關鍵就是簡化營運程序,包括將賬目及款項支付轉向電子化。
“我們看到很多公司的員工人數已越來越少,像財務部或只有幾個人,這都是未來的趨勢。”
他說,若企業能善用電子支付便利,減少使用支票,將能夠省下不少的營運開銷;不過,對於民眾而言,最大的利惠主要在於帶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無須浪費時間到銀行付款。
“這是智慧生活型態,電子支付系統可為個人節省更多時間。”
未來1年支票數量料降15%
隨著更多企業及民眾將減少使用支票,他預見在未來12個月,支票數量將下滑15%。
為了達到國行設下的多項目標,許永瑞說,最重要是民眾改變本身的思維,雖然需要一段時間,不過相信最終仍可大幅減少支票的使用率。
“值得慶幸的是,很多新的中小企業已多使用電子轉賬平台,特別是年輕的第二代領導人。”
無論如何,他指出,為了加強競爭優勢,很多小型企業也不得不改變營運方式,包括以電子系統轉賬,從而降低成本。
“以安聯而言,我們的商業網絡銀行服務滲透率已大幅上升,達到25%,大幅超越領域平均取得的10%。”
他說,自2012年10月推介以來,安聯銀行旗下“BizSmart網絡銀行”每月新客戶寫下6至7倍增長。
保管好資料
不怕被盜用
除了安聯銀行積極推廣電子交易平台,早前聯昌銀行也展示“Plug n Pay”晶片行動銷售點(mPOS)電子付費服務方案,讓銷售人員可在外使用猶如小型刷卡機的讀卡機,讓顧客使用預付扣款卡和信用卡付費。
大馬銀行公會執行董事蔡枚玲則說,各家銀行都投資在電子銀行服務的保安工作,但顧客也須好好保管本身的資料,特別是密碼。
“我們勸請公眾不要到網絡咖啡座進行網上交易,且避免登入偽造成銀行網頁的釣魚網頁。”
她說,其他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包括避免將寫了密碼的字條放在錢包內,或貼在保安編碼器的背面,而在設定密碼時,也應選用其他人比較難猜到的密碼。
一旦發生密碼被盜用進行網上交易,銀行將展開調查;若輸入的資料錯誤必須及早通知銀行,以停止匯款,但若已過賬,則必須與接收方的銀行洽談和處理。
她說,為了推廣電子銀行服務,國家銀行規定從4月起(已展延),開出的每張支票須額外徵收50仙處理費,加上現有的15仙印花稅,每張支票的收費將是65仙,其實每張支票的成本約3令吉。
結語:
電子支付服務的滲透率雖仍有待加強,不過已一直處於揚升趨勢,打下了強穩的基礎。
除了監管當局通過實施有效措施,銀行業者也得相互配合,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轉賬便利,並加以說明使用電子轉賬服務的好處,才能達致更高效益。(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李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