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巴生的讀者方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她來信提出消費稅來臨之際,如何掌握有限的收入,做到不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問題。
她說,消費稅來臨後,一般的小康之家,要如何應對消費稅的衝擊。在現階段,家裡靠先生每月固定的淨薪收入3千900令吉,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她與先生育有3個年齡分別是4歲、6歲與7歲的孩子。
“每月儘量節省,只能勉強應付家庭開支,我要照顧3個孩子的起居和飲食,如果出外打工,工資卻又不足夠支付孩子的保姆費或托管費用。目前,銀行的儲蓄只足以應付1個月的家庭開支。
答:邁悅理財教育中心財務規劃師周志強說,謝謝方女士來信的提問,從方女士不安及憂心忡忡的詢問中,筆者可以深切感受到,作為家庭主婦的無奈與擔憂。
在回答方女士的問題之前,讓我先從理財大方向來談,理財有兩個核心重點決定理財的成效。一:就是收入。二:支出。
消費稅來臨後,直接影響的肯定是第二部份,就是支出。
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就把目光集中在支出,可是,控制支出這塊,往往忽略了收入的部份,因此,是否也應該要認真探討如何提昇收入?
我先談收入這部份,主要是我相信以家庭收入3千900令吉,住在巴生地區,而且擁有3個孩子的家庭,想要控制開支也不容易;雖然方女士來信提出詢問時,沒有明確的提供開支項目,但筆者相信,在支出方面的控制是有一定的局限。
兼職或換工以增加收入
周志強說,增加收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方式,直接、簡單的方式就是增加工作時間,可以是增多現有工作時間或者兼職工作。
較長遠計劃則是,如何轉換更好的工作,提昇自己的工作能力,甚至為自己計劃經營小生意等等,因為,收入增加是減輕財務負擔的最有效方式;當然,天下沒有輕易獲取更好回酬這回事,在非常時期、又還相對年輕的歲月,付出更多的努力、犧牲一些時間、更勤勞及承擔些風險是必要的。
不過,在進行任何改變之前,也應該進行適當的評估,夫妻倆人若能產生共識,那麼改變就比較容易進行。
雖然開支能控制的部份有限,無論如何,筆者也提供一些簡單且有效的建議供參考。
1:把支出列表做出來。當我們把開支都敞開來省思時,自然而然我們就容易發現到,哪些方面是沒有必要的支出項目。
2:記賬的習慣。如果支出表做不出來,那麼記賬是瞭解自己支出動向的基本方式。
3:學習做預算。無論收入多少,開支大或小,學習做每月預算,將能增加自己的管理能力,也可以更有效控制支出。
4:先規劃再消費。瞭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消費稅來臨後,更要預先規劃購買的場所、購買的模式,瞭解零消費稅與標準消費稅的產品,從中再決定購買的方式。
“減增刪及創造”排表
以下是筆者以排表格式,呈現如何通過“減、增、刪除及創造”幾個建議,來給方女士及讀者一個更有效規劃的方式:
*刪除:
能刪除的開支就完全剔除掉,特別是標準消費稅的開支項目,例如每夜的宵夜、每日在外的早餐,以及沒有觀賞的付費電視節目配套。
*增:
增加工作時間換取收入、增強原有良好生活的習慣/開支,在開支上增加零或免消費稅的開支項目,例如,自理早餐、午餐和晚餐,自己動手維修家裡簡單的水、電器材及家具等。
*減:
在原有開支上無法刪除的就儘量減少,特別是減少標準消費稅的開支項目,例如,減少娛樂開支、減少購買額外皮包、衣服,減少過量無用的個人或家庭用品。
另外,減少喝酒、抽煙,投注馬票等開支,控制電量的使用在300個單元以內。
*創造:
開創新的收入來源、採用資源共享方式、培養原本沒有的生活習慣,把消費習慣從標準稅項目轉為零、或免消費稅的開支項目;例如,開始學習自理三餐、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是共乘車上班。
最後,筆者瞭解消費稅來臨後,預料將帶給民眾很大的困擾,作為執業財務規劃師,筆者建議大家還是要回到理財的基本方式做處理,就是在收入範圍內,花需要花的、省需要省的;千萬別為了省6%卻花錢買了更多不必要的貨品,同時,也要提昇自己的理財能力與知識,這是長期的必修功課。
本期主答:邁悅理財教育中心財務規劃師周志強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問診‧文:鄭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