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6月10日,納吉在國會提呈的第十大馬計劃(10MP),放眼在未來5年內投入2千300億令吉來推動國家經濟轉型,並為我們許下了許多美好願望。
-
嶄新的第11大馬計劃(11MP)新鮮熱辣出爐,政府又許了我們更多的希望是否會成真呢?
光陰似箭,轉眼間今年已是10MP落實的最後一年,當年的諸多願望實現了嗎?嶄新的第11大馬計劃(11MP)新鮮熱辣出爐,政府又許了我們更多的希望是否會成真呢?本期《投資廣場》將帶你走一趟溫故知新之旅,探討10MP的功過,並一覽11MP的虛實。
10MP未全達標
11MP力挽狂瀾?
5年過去了,10MP確實交出不錯成績,經濟轉型計劃(ETP)搞得風風火火,巴生河流域捷運(MRT)等基礎設施工程也如火如荼進行,這些民眾都有所感受。
再來,私人領域在經濟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政府希望在10MP期間,私人領域投資每年增長12.8%,並在2015年達到私人投資佔GDP比重的13.5%,而國家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杪,私人領域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的16.6%,顯然表現超前。
從以上數據來看,10MP表現算得上不錯,但若從宏觀數據來看,政府在經濟增長、財政赤字,甚至是國民總收入(GNI)等環節通通不及格,讓人對2020年先進國目標是否真能達成感到疑慮。
1.經濟平均增長6%
在10MP中,政府放眼未來5年經濟年均增長將達到6%,但數據顯示,過去4年大馬經濟只平均增長5.4%,而政府僅預計今年GDP將增長4.5%至5.5%,顯然6%經濟增長無法達標。
雖然在私人領域需求帶動下,大馬2015年第一季GDP增長5.6%,但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潔蒂相信消費稅(GST)上路將衝擊消費情緒,第二和第三季經濟增長將有所減弱。
馬銀行研究表示,消費稅在今年4月1日上路後,可能對經濟帶來的“憂鬱”影響到底有多傷,將是判斷未來經濟走勢的關鍵。
“我們以日本、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4個落實消費稅的國家為基準,並從他們的經驗來看新稅上路對GDP和私人消費增長的衝擊。”
該證券行發現,新稅上路對GDP的影響將至少維持2至4個季度,但對個別國家私人消費增長的影響則參差不齊,主要取決於個別國家自身因素。
“以澳洲為例,該國在2000年落實消費稅,但衝擊卻獲得悉尼奧運會抵銷,而新加坡在落實消費稅後,私人消費增長從巔峰到走出谷底,至少用了1年的時間。”
馬銀行研究認為,大馬經濟需要多久才能走出消費稅影響仍不得而知,但大馬消費稅架構(擁有零稅和免稅項目,與新加坡全面徵稅不同),以及缺乏推動消費的大型活動(如悉尼奧運會),相信整體影響可能延續2至4個季度。
2.財政赤字2.8%
政府放眼在10MP期間,將政府財政赤字佔GDP比重從2010年的5.3%減至2015年的2.8%,而政府在過去幾年通過削減津貼、削減開銷,甚至是落實新稅等方式大力削減財赤,可是國際油價大跌,立刻讓政府減赤目標破滅。
納吉在年初稱,若油價今年保持在55美元水平,稅收上的萎縮將導致多出額外83億令吉的財政缺口,若不加理會赤字將提高到3.9%,遠高原定的3%目標,因此在修正預算案時,將財赤目標提高至3.2%,但赤字仍繼續處於降軌,去年赤字預期為3.5%。
儘管減赤正在運行軌道上,但政府也需持續進行財政改革,提昇人們對政府管理公眾財務與經濟的信心,才能有助改善國家主權評級。
同時,政府也希望將聯邦政府債務從2010年的52.9%減至49.9%,但截至今年3月杪,聯邦政府債務達5千968億令吉,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1%,其中5千792億令吉或97%為國內債務,其餘176億令吉或3%則是海外貸款,似乎偏離目標甚遠。
3.國民總收入(GNI)
1萬2千139美元
自10MP落實以來,人均GNI持續呈現漲勢。以世界銀行圖表集法(Atlas method)來看,大馬人均GNI已從2010年的8千150美元攀升至2013年的1萬零430美元,顯示出大馬GNI與“高收入國”的GNI目標正不斷縮小。
若以國家銀行數據為指標,2014年人均GNI將走揚至1萬零426美元,遠高於2009年的7千零59美元,但似乎距離1萬2千139美元(約3萬8千845令吉)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
更糟糕的是,興業研究表示,大馬在過去4年的高收入國夢想取得顯著的效果,ETP在執行的首兩年(2010和2011年),人均收入取得雙位數增長,可是近年來增速卻開始停滯不前,而國家關鍵經濟領域(NKEA)對GNI貢獻更是出現下跌。
“因此,政府若想在2020年達到1萬5千美元的高收入國目標,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才行。”
除此之外,政府還有其他目標未達預期,其中包括提高服務業佔GDP貢獻比重至65%,而這需要服務業以年均7.2%的速度擴張。
6大重點策略
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
從數字上來看,政府在10MP中有許多的承諾未能兌現,在邁入2020年的最後5年,11MP該如何力挽狂瀾,後起直追呢?
納吉指出,11MP為2010年3月推出的新經濟模式下半部,涵蓋6大策略包括包容性、福利、人力資本、綠色環境、基礎設施、創新及生產力。
為了達成6大重點策略,政府會祭出6大“改變遊戲規則”,包括:
第一:提高生產力
第二:透過創新生成財富
第三:增加中產階級人數
第四:致力教育及技術訓練
第五:執行綠色發展
第六:投資具競爭力城市
在未來5年,11MP的發展將由新的國家發展策略(MyNDS)引導,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並達到以下6大目標,包括:
(i)實際GDP年均增長5%至6%(10MP=年均5.3%)
(i i)勞工生產率年均增長3.7%(10MP=年均2.3%)
(iii)2020年人均收入1萬5千690美元(5萬4千100令吉)
(iv)2020年家庭平均收入增長19.7%至1萬零540令吉
(v)2020年工人對於G D P貢獻比重攀升至40%(2015年預期=34.9%)
(v i)大馬幸福指數(Wellbeing index)指數年均上升1.7%
在11MP中,政府放眼私人領域需求將成為經濟增長引擎,私人領域開銷料年增7.2%,有望在2020年貢獻GDP的74.3%,而公共開銷貢獻則為19.6%,主要是政府持續落實財政改革措施,同時公共投資以聯邦政府高達2千600億令吉發展開銷為主,比市場普遍預期的2千500億令吉為高。
領域方面,服務和製造業將扮演經濟火車頭角色,兩大領域在2020年佔GDP比重將達78.6%,其中服務業在消費者相關領域拉動下,未來5年年均增幅達6.9%,製造業則隨著工業往更多元和複雜的化學、電子與電器和機械設備轉型,年均增幅料達到5.1%。
建築領域有望延續雙位數漲勢,但10.3%年均增幅比10MP期間的11.1%為慢,礦業發展則有望獲新油田發展和民都魯國油液化天然氣終站投入運作支撐。
同時,政府也將繼續落實財政改革措施,通過強化營收和更審慎運用資金來達到2020年財政赤字佔GDP的0.6%目標。
在收入方面,政府將進一步減少對石油相關收入的依賴,石油相關收入佔政府總收入將從2015年的21.5%減至2020年的15.5%,但實際石油相關收入將從476億令吉上漲至506億令吉,再加上消費稅每年帶來的314億令吉,政府總收入料年擴張7.9%至2020年的3千264億令吉。
11MP期間的總營運開銷料年均增長6.4%,當中公共服務開銷將持續減少,而發展開銷則從10MP的2千236億令吉擴大16.3%至2千600億令吉,重點將放在經濟和社會環節,鑑定落實的工程包括第三輕快鐵線(LRT3)、馬新高鐵、捷運二號線、泛婆羅洲大道和第二階段的高速寬頻工程。
與政府削減財赤一致,政府債務佔GDP比重也料在2020年跌至43.5%水平,遠低於2015年預期的53.3%和政府55%自律門檻。
須控制測及債務
經濟增長目標可期
11MP神秘面紗揭開,經濟學家們也不吝讚美之詞,普遍持正面態度,但從各大證券報告中還是不難嗅出疑慮的氣息。
安聯星展研究認為,大馬達到高收入國的關鍵在於經濟增長表現,相信年均經濟增長5%至6%目標可期。
“相關目標與現有增長軌跡一致,而大馬經濟基礎依舊完好,中期通膨前景也料持續穩健。”
不過,MIDF研究認為,實際經濟增長5%至6%與現有增速相去不遠,但若考量前期的增長來源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一旦我國持續以推高家庭債務的私人消費、仰賴廉價勞工的低增值製造業和政府大舉開銷的相同模式繼續運作,要達到增長目標可能不易。
豐隆研究補充,全球經濟不明朗、生產效率增長遲緩,以及財政空間壓縮,都可能是11MP目標的潛在下行風險。
達證券表示,若政府成功達到先進國目標,大馬將是繼新加坡之後,東南亞第二個高收入國,但更難達成的是如何確保每個大馬人能從平均分配經濟蛋糕。
“更重要的是,政府雖貫徹財政改革,並有信心在2020年達到預算平衡,但事實是,在11MP下,大馬在2020年仍有0.6%的財赤,與表現管理和履行單位(PEMANDU)常年報告的預算平衡有所出入。”
達證券補充,若政府不對長期開銷,以及消費稅進行顯著調整,欲抹去財政赤字和確保政府債務佔GDP比重保持在45%門檻恐怕很難。
因此,安聯星展研究認為,消費稅帶來的穩定收入,以及負責任的預算開銷是降低財政預算赤字最現實做法。
“我們並不預期政府將增加財政開銷,因此私人領域需繼續推動來年的投資和消費增長。”
該證券行說,雖然政府放眼撥出更多資金作為發展開銷,但實際領域和工程配置仍取決於年度財政預算規劃。
“更重要的是,政府承諾將延續小心謹慎的財政政策將對整體經濟帶來正面效益,因政府需要充裕的財政空間,以備在經濟下行時穩定國內宏觀環境。”
整體來說,安聯星展研究認為,11MP是帶領政府走向高收入國的正確方向,但整個計劃是否成功將取決於總體政策的執行效率。
建築股維持加碼
綜指年杪目標1880點
11MP將是大馬達成2020年高收入國目標最重要一環,但政府日前的宣佈卻未帶來太多驚喜,股市表現也未受到太大的激勵。
豐隆研究根據過去市場人士觀察,並無實際證據顯示,大馬計劃提呈國會前將帶動市場大漲潮。
該行分析過去3次大馬計劃(第8/9/10大馬計劃)提呈國會前1至3個月綜指走勢,發現大部份時間都處於跌勢,排除引發潛在漲潮的可能性。
反之,在第8/9/10大馬計劃提呈國會後,馬股表現大好,分別上揚17.7%、18.3%及20.9%。
豐隆研究分析馬股建築指數顯示,該領域對過去3次大馬計劃,提呈國會後至年秒期間反應正面但不一,2010年的第10大馬計劃令建築領域超越綜指3.1%,2006年的第9大馬計劃為17.4%、2001年的第8大馬計劃為6.4%,分別上揚20.7%、35.7%及27.8%。
故該行預計,在11MP推動下,建築指數走勢將與之前無差別,維持建築領域“加碼”評級。
“由於11MP將在五窮六絕的5月提呈國會,提議投資者趁低買進。”
歷史數據顯示,在過去22年,綜指共有16年的封關數據高於5月低點,幾率為72.7%。
有鑑於此,該行維持綜指年杪1880點封關目標及2016年15倍盈利。
結言:
10個大馬計劃,帶領大馬從農業國家,一躍成昔日的亞洲四小虎,雖然中途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等風浪襲擊,但大馬還是在跌跌撞撞下,朝著2020年高收入國目標前進。
其實,大馬從來不缺好計劃,缺的是良好的執行力,只要11MP執行得當,高收入國目標近在咫尺,若是陋習不改,高收入國美夢還是遙不可及。(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洪建文、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