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規劃壽險‧增財養老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8 Sep 2015, 09:35 AM

2015-09-27 19:02

  •  

檢討國內保險業5年成長史,驚見養老型保單正在萎縮,低壽險滲透率及人口老化狀況令人擔憂。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謂“苦老族”的最佳寫照,令退休成為一場噩夢。未來若不想步“苦老族”後塵,獲得財務自由,大馬人應儘早理財規劃退休,改寫悲慘的退休生活。(圖:法新社)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謂“苦老族”的最佳寫照,令退休成為一場噩夢。

 

 

未來若不想步“苦老族”後塵,獲得財務自由,大馬人應儘早理財規劃退休,改寫悲慘的退休生活。

 

聯昌研究報告顯示,從2010至2014年,大馬壽險公司僅取得7.7%的5年保費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雖然2014年保費收入從2013年的5.8%改善至8.9%,可是過去5年成長率並不穩定,介於4%至10%。

 

新保單成長率顯著收窄

該行原本預期,壽險滲透率比已發展市場低的大馬(3.3%),壽險保費成長率應該在快速成長階段,但5年新保單保費收入數據卻令人失望,成長率不如預期之餘還顯著收窄。

大馬壽險新保費僅在2010及2014年按年取得11.3%及9.6%高成長率,2011、2012及2013年則顯著放緩,各得5.8%、3.6%及0.4%增長率,5年複合年增長率只有3.5%。

“這反映了大馬人對壽險低認知度,主要是對比車險及火險的必要性,壽險依然被視為可支配消費項目,因此消費者僅從收入中撥出最低數額。”

該行預測,2015至2017年,新壽險保費將與2014年相去不遠,約成長7至8%。

 

新買家傾向投資型壽險

《投資致富》進一步分析近年壽險類別及比例,發現多數新增買家,傾向於投資型壽險,對終生及年金險興趣減退,而養老型新保單雖然在這兩年穩定增長,但有效保單比例卻連續多年收窄,顯示持有養老保單者比例正在萎縮,也反映買家從原本的保障目的轉移至投資回酬。

從5年新增壽險及年金數據來看,投資型壽險最受大馬人喜愛,新增保單逐年增加,2014年成長速度最快,超過50%,促使該類型保單比例超越終生壽險。

終生及養老壽險新增保單表現不穩定,其中終生壽險更於2014年進一步跌至10%以下,導致該類型有效保單比例收窄至28%;養老壽險新增保單雖然增加,但在整體比例方面卻稍微下滑,從2013年的18.3%跌至17.9%。

經歷3年停滯,年金新增保單於2012年開始回溫,但成長率依然在1%以下,規模最小,新增保單於2014年開始放緩,從2013年的0.71%收窄至0.55%,但在有效保單方面,除了2009年,2014年再度突破1萬張,增至12萬1千948張,漲幅近1%,為5年最高。

 

壽險滲透率排名
大馬第7

在亞太區,大馬壽險滲透率排名剛好卡在中間位置,以3.3%排名第7,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以數據來看,大馬壽險滲透率與已發展國家地區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要補足,表現遠低於高居榜首的台灣、香港、日本及韓國。

相比東南亞,北亞地區壽險滲透率都排在前頭,台灣滲透率最高,達13.9%,超過大馬4倍;香港取得10%,高於大馬三倍;人口老化問題最嚴重的日本,以8.8%滲透率排名第三,韓國則以7%排名第四。

鄰國新加坡排名第五,壽險滲透率為東南亞之首,處於4.3%水平,印度以3.4%排名第六,大馬以3.3%緊追其後,滲透率東南亞第二高。

後半段排名,除了紐澳及中國,多數由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包辦,澳洲以3%滲透率位居第八,接著是泰國、中國及印尼,滲透率分別為2.7%、1.8%及1.1%,紐西蘭、菲律賓及越南滲透率則低於1%。

 

未來20年
樂齡人口劇增

2014年國家人口數據顯示,大馬人口已突破3千萬,至3千零91萬人。

根據聯合國數據,2013年大馬勞動人口為1千76萬人,過去10年勞動人口年均複合增長率2.7%,為亞洲區最高,不過,在2023年,聯合國預測大馬勞動人口年均複合增長率將放緩至1.8%,2033年又恢復至2.7%水平。

2013年的樂齡依賴比為9.1%,2023年擴大至12.5%,2033年增至17.4%,這意味在2013年,10個勞動人口只需照顧1個樂齡人士,到了2023年,10個勞動人口必須照顧1個或以上的樂齡人士,2033年則可能走高至10對2比例,顯示大馬正緩慢面對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

 

生育率逐漸滑落

另一個支撐此論點的數據來自孩子依賴比,如同其他已發展國家/地區一樣,當社會越進步繁榮,大馬人的生育率也逐漸從高點滑落,步入少子化社會,長期下來將導致勞動人口匱乏,樂齡人口高度依賴社會福利。

2013年,大馬的孩子依賴比為60.2%,2023年料降至50.3%,2033年進一步下滑至47%;這顯示在2013年,每10個勞動人口要照顧6個孩子,2023年只需照顧5個,2033年可能縮減至4個或維持5個。

若計算增減幅度,未來10及20年的大馬樂齡依賴比在加速增長,2013年至2023年增長3.4%,2023至2033年增至4.9%;而孩子依賴比卻在下滑,2013年至2023年估計走跌9.9%,2023至2033年跌幅收窄至3.3%。

 

未雨綢繆
不當“苦老族”

綜合上述所得,顯示大馬社會正以緩慢的速度老化,由於未來將出現“老人增加,年輕人減少”的狀況,過往的“養兒防老”

的觀念已不適用與現今社會,年老退休生活還是得靠自己規劃才比較穩當。

但由於大馬人對壽險的低認知度及缺乏長期理財觀念,實際利用養老壽險產品規劃退休的人並未穩定成長,反而出現萎縮跡象,這種趨勢令人擔憂,因退休理財必須長期規劃,才能夠及早為退休生活作更充足準備。

早前台灣《遠見》雜誌進行一項退休理財生活調查發現,該區域的勞動人口退休準備不及格,有六成的人恐淪為“苦老族”,僅四分之一勞動人口為“安老族”,不足2成勞動人口有望成為安逸的“享老族”。

須知,台灣為亞太區壽險滲透率最高的區域,目前已面對六成就職人口退休準備不足的問題,何況是其他壽險滲透率低的國家,狀況肯定更糟糕。

大馬壽險滲透率比台灣低四倍,若以此比例推算,大馬將比台灣擁有更高比例退休準備不充份、財富不自由的“苦老族”,導致他們年老後的退休生活艱苦難過。

 

安老族
夠應對日常

若以等級區分,“苦老族”是所有退休族群裡狀況最淒慘的族群,不僅退休規劃不完善,大部份也不瞭解如何做規劃退休,以致年老時無法存到足夠的退休金,必須拮据度日,日子過得苦哈哈。

“安老族”為退休金足夠、但僅止於供應一般日常生活開銷的族群,自認目前準備的退休金,可以讓他們在老年時期安穩過日子,無需為退休金不夠用煩惱。

 

享老族
可安逸養老

“享老族”為所有退休人士最嚮往一群,不只人數最少,也是最難達到的退休目標,在完善理財規劃支撐下,他們不只擁有充足的退休金,還可很安逸地達到預期中的生活水平。

一般上,自認為“苦老族”的人多數是年輕人,因收入較低及社會經驗淺,退休準備的程度及理財經驗不足,並對退休後開銷預測過於樂觀,而陷入退休金應該夠用的迷思。

世界銀行建議,考慮通膨、物價上漲等變數,退休生活開銷應在目前所得的七成才有望擺脫“苦老族”包袱,朝“安老族”邁進。

至於成為“享老族”,則需要更完善及長期的退休規劃才有可能實現,如從踏入職場起,根據個人或家庭可承受的風險程度、財務狀況為將來退休做好財務規劃。

 

休理財先決條件

基本上,退休理財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後才可根據個人退休需求設定財務目標,歸納出理財規劃的步驟。

1)瞭解自己及財務狀況

2)擬定財務目標

3)評估財務收支

4)分析與調整目標

5)選擇退休理財工具

6)定期追蹤

7)檢討得失

 

總結:

保險業成長速度緩慢,低壽險滲透率一再顯示,未來大馬退休人口將面對嚴峻財務考驗。

社會人口結構改變,退休人士經濟來源已無法再依賴子女供給,當今之計唯有自行開發另一條“財”路,保障退休生活不陷入苦老窘境。(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郭曉芳)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3249?tid=8#ixzz3mzcmCxEV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