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從事金融投資業‧青年夫婦擔心風險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04 Oct 2015, 08:54 PM

2015-10-04 19:31

  •  

讀者彼得今年32歲,太太30歲,有一名兩歲的小孩,想多生一個孩子,目前兩人身在英國,夫妻都在金融界工作。以下是彼得提供的財務數據:

 

 

 

彼得說,我們想在明年回馬來西亞,繼續專注我們的投資生意,所以每個月還會持續5萬令吉的投資,但這始終是高風險投資,不知應該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完全財務自由?另外,我們打算回國後,每個月生活費不超過2萬令吉,另外,想買多一間200萬令吉的房屋,剩餘的5萬令吉,繼續投放在自己的基金。

請問:“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規劃,才能實現美好的人生夢想?”

答:靠投資回酬難達財務自由

周志強在回答彼得的問題前,提出了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財務自由=甚麼?

*是否不用工作、僅靠投資回酬就能繼續生活?如果彼得是從這個角度談財務自由,那麼,筆者只能說,彼得2年內不可能達到目標!

原因非常簡單,現在的收入減掉開支[(RM65,000)-RM38,000(USD4,000+USD5,000)=R M27,000]、R M27,000乘於24個月等於R M648,000、RM648,000加上RM1,300,000等於RM1,948,000、加上2年利息後大約RM2,100,000。

在回來馬來西亞後,每月開支預算2萬令吉,以此計算,不包括購買200萬令吉的新屋,單單從210萬令吉的資金,每年必須獲得11.45%的回報率,才足以支付其生活開支,這預算也還沒有包括通貨膨脹因素哦!

 

2年達財務自由困難

所以,從彼得的資料及其對財務自由的要求,要在2年時間就達到財務自由,那是非常非常的困難。(雖然他表示有70%的把握、每月投資賺5萬令吉,但由於沒有具體證明可行性,對此,筆者不願做假設性的推算)

一般的中產階級,如果有彼得以上的資產,可能就財務自由了。彼得可能也可作為參考,當然前提是願意犧牲現有的生活水準與期望。

假設彼得在回到馬來西亞,入住自己現有的房子1,每月生活開支在1萬令吉或更少(通貨膨脹4%計),而210萬令吉的資產,每年能提供平均8%回報率及以上。

另外,孩子的教育基金就以房子2做為最後的準備金。(預算房子的增值與教育基金同步,而教育基金就以當下房價做為基準)

以此計算法,彼得的確已財務自由!其現有財富將足以長遠支撐其“財務自由”的人生!

探討真正追求生活方式這裡,筆者想從彼得的期望與讀者談談財務自由這詮釋。

彼得的期望如下:

1:回到馬來西亞生活

2:在馬來西亞以2萬令吉開支生活

3:增購一間200萬令吉的房屋

4:多生一個孩子

彼得期望財務自由前的財務開支:

1:每月的生活費2萬令吉

2:新購房子開銷、200萬令吉的房屋供款,每月大約1萬令吉至1萬5千令吉

3:現有孩子的生活費與教育費

4:未來新增孩子的生活費與教育費

5:未來所有孩子的升學、高等教育費用

6:現有房子1及房子2供款(假設兩間房子的租金收入,能長期支付貸款分期)

7:回到馬來西亞後的交通工具與費用

財務自由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詮釋。一個人的財務自由,是建立在何種的生活方式?一個月2萬令吉、3萬令吉、4萬令吉或5萬令吉,或是更高的每月開支?還是更少?收入是完全停止,還是繼續有一定的收入來源?收入的方式,又以何種方式才最為安全與固定?

另外一點,在做到精準的財務自由規劃前,財務自由的生活內容又更為重要!瞭解自己“財務自由”後平時將做些甚麼?衣食住行的方式又如何?消遣方式?財務自由絕不可能等於吃飽睡、睡醒吃吧!

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計算自己財務自由前、需準備的資金/資產

最後,對於彼得的狀況,要深入探討財務自由,就必須與財務規劃師深入、全面的探討自己與太太內在“真正追求的生活方式”,從中再編出重要、優先前後次序、逐步執行。從簡單到理想、再到富裕的“財務自由”生活方式!這種腳踏實地的規劃,將更踏實進行,也更從容迎接財務自由!

 

本期主答:邁悅理財教育中心理財顧問兼講師周志強(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問診‧文:鄭碧娥)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3708?tid=8#ixzz3nbSl2pGl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