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評估機構(RAM)認為,大馬的債務攤還成本偏高,估計佔2016年總收入的11.4%,高於多數新興市場同儕;同樣地,政府的連鎖債務截至第二季共佔7國內生產總值(GDP)15.6%,是國家財政的隱藏風險。”
大馬政府為應付外需疲弱而在2016年預算案中推出支持內需的政策,將拖慢財政鞏固步伐,但因明年經濟成長料持穩於4.4%,大馬的gA2和Sea AAA主權信評等級仍穩定。
大馬評估機構主權債券部門主管賴艾特(譯音)在文告中說,透過直接金援、擴大稅務減免和各種津貼來鼓勵置業,2016年預算案對本地經濟仍具扶持性,雖然這將導致明年的減赤速度放慢,卻顯得恰當,因全球經濟成長陷入低迷。
“2016年預算案把赤字目標設在3.1%,但根據敏感分析,這數據卻有上升空間,因政府是以相對保守的每桶48美元作為油價基礎,反觀我們對油價的預期則介於50至55美元之間;值得一提的是,石油相關收入在2010年佔政府收入的33%,但卻只佔2016年總收入12.6%。”
無論如何,大馬評估機構認為赤字的潛在上升空間將被企業稅減少、薪酬開銷高於預算等限制,但整體來說,3.1%赤字目標是可達到的目標。
大馬評估機構還重申,政府各種過往政策如移除燃油津貼、推介消費稅等,將對財政的可持續性帶來正面影響,這些措施已成功抵銷石油相關收入減少帶來的財政衝擊,為長期減赤建立更頑強的基礎。
另外,在財政整頓措施的影響下,政府負債壓力正逐漸減輕,從2013年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53%,下滑至2015年的51.9%,並在2016年預估進一步跌至51.6%。
該行還強調,雖然大馬政府沒有在2016年預算案中明確解釋會如何管理這些或有債務,卻已開始收緊提供債務擔保的條件。
另外,對於大馬政府新推出的中期財政框架(MTFF),大馬評估機構認為是項正面發展,因政府把2016至2018年的平均赤字設在2.7%,彰顯政府繼續減赤的承諾,美中不足的是MTFF所披露的資訊相對有限。(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