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全利引進全家‧便利店業洗牌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7 Apr 2016, 10:57 PM

2016-04-17 19:00

  •  

以謝松坤為首的全利資源(QL,7084,主板消費品組)平地一聲雷,宣佈引進日本連鎖零售集團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震動大馬便利店市場,或將改寫本地零售業版圖。

 

  • 以謝松坤為首的全利資源宣佈引進日本連鎖零售集團全家便利店,震動大馬便利店市場,或將改寫本地零售業版圖。(圖:星洲日報)

全利資源是和日本全家便利店簽署地區特許經營權協議,期限為20年,期滿後可再續約20年,正式進軍本地零售次領域――連鎖便利店業。

 

該公司計劃在今年杪開設首家便利店,並在未來5年開設300間連銷便利店。

今次全利資源加入零售便利店市場戰圍,對該公司及整體零售行業的影響、新業務發展大計、甚至新崛起網購威脅等,且看分析員及公司主管有何見解。

 

全利資源集團企業發展董事謝立凱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全利資源選擇進軍零售便利店行業,主要是連鎖便利店領域是可擴充的業務,以及擁有長期前景,為公司增長價值。

他指出,便利店與全利現有業務相輔相成,現有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獲得延伸,或是存有策略性的下游擴充效益,包括發展產品給全家便利店。

他指出,目前將專注為今年杪首間便利店設立基建設施。

該公司計劃在5年裡設立300間的零售便利店,預計首5至6年的投資額介於8千萬至1億令吉,或平均每年介於1千500萬至2千萬令吉,這占公司全年資本開銷低於10%水平。

他表示,全利資源花了一段不短時間,才獲得特許經營權,前後包括提呈建議書、進行可行性研究及合約洽商等。

他表示,至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日益尋求便利為主,配合舒適及享受體驗。在亞洲國家,便利店的滲透率與生活水平的提昇一起增長,特別是以人均收入衡量。大馬人均收入比泰國高,不過,大馬的連鎖便利店對人口的密度(每百萬人口對便利店數目)卻比泰國來得低。

同時,大馬是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截至2015年的平均年齡為27.9歲,至2020年時也僅為30.6歲。加上迅速城市化等將推動市場對便利店的需求。

他強調,全家便利店將與競爭者有所差別,特別是在食品素質及種類、服務及整體的消費者體驗等,以應付市場需求。

關於網購對零售業的影響,謝立凱表示,網購將繼續成長以替代傳統零售業。不過,新鮮食品及便利產品料不會受到網購的影響。例如台灣及日本的全家便利店反而與網購產生互輔效益,以作為“最後一里”的分銷管道。

全利資源獲得經營權的主因,他表示,全利資源長期業務表現記錄、強勁的財務、及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實為全家便利店選擇全利資源的因素。

 

5年300間
加劇市場競爭

聯昌研究分析員向本刊指出,該行看好全利資源進軍本地連鎖便利店領域,因為滲透率仍然偏低,換句話說,就是尚有發展空間。

 

本地比例
每百萬人對135間便利店

分析員表示,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本地便利店對人口比例,是每百萬人對135間便利店,反觀其他先進國市場,例如日本,便利店對人口比例,達到每百萬人對407間。

台灣比例則為419.5間,韓國高達485.5間、香港則為190.4間。

分析員指出,全利資源計劃在未來5年開設300間全家便利店,或是平均每年60間,首家預料在今年12月開設。

分析員認為,由於全利資源擁有強勁的執行記錄,預料該公司有能力按照計劃開設分店,這對其長期盈利表現帶來正面影響。

不過,肯納格研究則對全利資源進軍連鎖便利店之舉持謹慎態度;該行分析員認為,本地連鎖便利店的作業環境競爭激烈及具挑戰性。

全利資源加入戰圍後,零售便利店領域勢必大戰開打,若要脫穎而出需要一番功夫和實力。

 

原有業者積極擴充

他表示,本地首兩家最大的零售便利公司,目前在市場分別設有1千944間及247間便利店。同時,也都計劃未來積極擴充,以鞏固本身的市場占有率。

因此,相信全利資源作為連鎖零售便利店的後來者,它勢必需要做出更大努力以便滲透及攫取市場占有率。換句話說,這場零售便利店的大戰,不如想像般容易打。

基金經理張子敏則不太看好全利資源進軍本地零售便利店領域,主要是市場競爭激烈,生意不容易做,市場相當飽和,若是加入戰幔四處飄揚的戰場,就好比“火上加油”,零售業大戰將更為激烈。

張子敏指出,全利資源的優勢,是旗下生產的食品產品添加了更多的分銷點的互輔效益,以及公司管理層擁有很強的執行能力。

 

便利店規模8年成長13.5%

根據一項獨立調查顯示,大馬整體零售業成長疲弱,惟零售便利店市場則是大馬雜貨零售市場成長最快的次領域。

2007年,零售便利店市場的規模為12億令吉(以零售銷售額計),而至2015年時,市場規模擴大至33億令吉,意味著2007至2015年的年复合平均成長率為13.5%。

與此同時,零售便利店的分店,也從2007年的1千零54間,倍增至2015年的2千776間,或等於年度复合平均成長率為12.9%。

整體大馬零售業前景則顯得有點暗淡,主要是政府去年4月1日開始實施消費稅(GST),打擊了市場消費情緒,尤其今年2月農曆新年前後的零售消費情緒依然低迷,難以完全解除負面情緒,預料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恢復消費者元氣。因此,大馬零售集團預料2016年首季整體零售業將萎縮0.4%。

大馬零售集團最新報告顯示,雖然燃油價格走低,惟馬幣疲弱導至原料、半製成品及貨物價格揚升,從而影響最終消費者的消費情緒。

該報告指出,從今年開始,零售貨物及服務的價格逐漸揚升,已經進一步侵噬大馬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惟該集團預料2016年全年的零售業成長仍有望達到4%水平。

大馬零售業在2015年的成長率為1.4%,使總銷售額達到962億令吉。去年為自2010年以來最差勁的零售成長。2009年,即在全球經濟及金融風暴期間,零售業按年成長僅為0.8%。2015年第四季,大馬零售業成長(零售銷售額)僅達1.3%。

 

網購滲透率尚小

市場分析員認為,目前網購崛起,預料短期里尚不會對大馬整體零售業帶來重大負面衝擊,惟未來是否為重大威脅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張子敏指出,目前大馬網購市場僅是整體零售業銷售額約1%。若根據大馬2015年全年零售銷售額962億令吉為准,去年網購銷售額則達到9億6千200萬令吉水平。

張子敏指出,網購對一些較大件物品或銷售額較大的商品的威脅較顯著,例如電器產品、衣服飾品等,對一些大型購物商場的影響較明顯。

反觀對零售業次領域的便利店,它們主要售賣的食品、零食或是日常用品等的衝擊較不顯著。惟由於網購是未來的購物大趨勢,影響力不可忽視。

他指出,為了應付來自網購的潛在威脅,本地一些大型購物商場也加入提供網購服務的行列,凡購買超過某數目的產品(如200令吉以上),商店將把產品送到客戶住處。一些快餐店提供網購上門服務也不是新鮮事。

網購領域料持續成長,至於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家債偏高
衝擊零售業

本地零售業者未來數年的成長料放緩,主要是大馬家庭債務達到高峰水平,從而衝擊國內的消費情緒。

國家銀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大馬家庭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9%,為區域最高。今年1月為止,家庭貸款申請增長7.6%,創下自2015年3月以來連續10個月走低。

經濟學家姚金龍受詢時指出,緩慢的消費者情緒將開始成為大馬市場的“常態”。

基本而言,消費活動仍然增長,不過卻比過去幾年放緩。預料大馬私人消費增長7%至8%的情況將不复存在,因為當時的開銷超越了經濟成長,使它無以為繼。

姚金龍指出,隨著偏高的債務影響開銷伸縮性,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受到限制。

 

營業額1%
支付特許經營權費

全利資源進軍連鎖便利店領域,大華繼顯分析員坦言,這實是意料之外。市場認為,這可能使一些投資者對這項投資存有疑慮,因為它畢竟不是全利熟悉的領域。

不過,該行卻有不同的見解,特別是它擁有長期的盈利潛能,個中原因,包括大馬的連鎖便利店市場尚沒有足夠的滲透率,即每百萬人兌135間的便利店比例、大馬人口結構的優勢,特別是逾50%的人口年齡落在29歲或以下水平、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全家便利店在亞洲市場擁有響當當的品牌與口碑。

 

全利開拓新收入

分析員表示,由於引進全家便利店是長線投資,預料短期的額外資本開銷將略沖淡全利資源的盈利。該行將全利資源的評級維持在“守住”,特別是它的市價已高出目標價4令吉30仙。

全利資源股價的潛在催化因素,主要是旗下核心業務如雞蛋、雞只產品、魚漿及魚糧等產品價格比預期高,同時,產能擴張也是股價走高的主要推動力。

肯納格研究分析員則表示,該公司管理層也認為這項新業務的消化期頗長,預料對2017財政年的貢獻微小。同時,該公司計劃在5年開設300間分店(或是每年60間),若每間耗資25萬令吉,則每年的資本開銷為1千500萬令吉。

聯昌研究分析員指出,新零售便利店將每天24小時、每週經營7天。全利資源將需要付出占營業額1%的特許經營權費用給全家便利店(7-11為2%至3%)。

每間分店的消化期料介於12至24個月。因此,預料新業務不會在2016及2017年作出顯著的盈利及營收貢獻。

艾畢斯研究分析員看好全利資源的業務前景,主要是它旗下以主食為主、具抗跌性以及穩固的消費業務支撐。雖然目前國內消費情緒疲弱,但是對該公司的衝擊預料輕微。

另一方面,達證券分析員認為,全利資源將業務多元化至連鎖便利店,是正面發展,特別是為該公司營造一個新收入,預料便利店的概念將以日本東方食品為主(銷售日本產品),產品種類達2千種,包括即食產品,與大馬現有便利店的概念並不相同,有其獨特之處。

 

6年後才有利可圖

全利資源在每間便利店的資本開銷約為25萬令吉,而300間分店的總資本開銷或投資額為7千500萬令吉,而這項新業務擁有較長的消化期,根據該公司管理層,預料在投入6或7年後,才有利可圖。

大華繼顯研究分析員表示,其實全家便利店在亞洲區域已擁有很好的營運網,截至2016年3月杪,全家便利店在全球7個國家設有1萬7千540間分店,是繼7-11控股(SEM,5250,主板貿服組)連鎖便利店集團之後的全球第二大便利店集團。

目前7-11為大馬最大的連鎖便利店,總共設有1千944間分店,或佔據逾70%的市場占有率、柏昇(BISON,5275,主板貿服組)旗下的myNEWS.com則有246間分店、接下來則為KK超級市場(逾200間分店)。

肯納格研究分析員表示,對全利資源進軍便利店有點意外,持中和態度。該公司認為,市場逐漸現代化及城市化,是全利進軍便利店的主要考量因素。同時,它也為公司現有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提供策略性的下游擴充動力。

雖然7-11便利店在大馬市場擁有最高的市占率,不過,它的盈利或賺幅,卻比最近才上市、經營myNEWS.com品牌的對手――柏昇低得多,主要是7-11便利店需要付出占營業額2、3%的特許經營權費用,以及營運成本較高。

分析員指出,7-11便利店的營運成本較高,主要是24小時營運模式所致,特別是午夜12時至早上8時的銷售額,僅占總銷售額的25%,從而拉高整體營運成本。

7-11計劃每年增設200間新分店,而柏昇則計劃在未來2年裡增設115間新分店。

大眾研究則認為,若以全家便利店在台北的經營模式來分析,第六年才開始達致無盈虧,它在10年裡開設500間分店,之後的每3年增設500家新分店。而全利資源要在首5年開設300間分店,比台北剛開始營業時更為激進。(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李文龍)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5105#ixzz4660uXfw3 

Related Stocks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