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大马人热门旅游地点之一,去过中国的大马人都会对当地电子支付的发达程度惊叹不已。不说你不知道,原来大马国家银行早在7年前就开始推动电子支付,不过目前我国电子支付发展与原定目标仍有一大段距离,究竟大马要迈向无现金社会的路有多长呢?
愿景与现实
首先,让我们重温国行《2011年金融领域大蓝图》的金融支付愿景,当时国行放眼在2020年,大马支票使用从当时2亿零50万张减少至1亿张,从每年人均电子支付的49次,翻4倍至200次,扣账卡支付从1次,增加至30次。
但7年过去了,大马人均电子支付交易从49宗走扬至111宗,扣账卡人均支付次数也不理想,仅从1次增加至5次,只有降低支票使用率成果最为显著,从2亿零500万张下降至1亿1900万张,将近达标。
使用支票的人大幅减少,但在日常生活上,为甚么大马人仍改变不了使用现金的习惯呢?
国人仍偏爱现金交易
以下几点是或许就是大马人仍偏爱现金交易的原因。
1.安全疑虑
首先一般大马民众出于安全考量,对于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存有疑虑,特别是在通讯公司及金融机关用户资料泄露事件发生后,进一步动摇了民众对于新科技服务的信任。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让消费者心理较为踏实,这是看不见,摸不著的电子支付所比不上的。
2.怕麻烦
无论你使用信用卡/记账卡方式或是直接电子转账,免不了都要输入密码,一些记性较差的用户,觉得要多记几个密码十分麻烦,用现金就免了这层烦恼。另外,一般活跃的电子支付用户都是年轻人,他们对电子产品较为熟悉,不觉得电子转账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不过,要让乐龄人士透过使用电子产品付费,这一点都不容易。
3.理财考量
一些理财观念较传统的人,认为使用现金可以更准确控制本身支出,电子支付只是网络账户上数字变化,不知不觉就会过度消费。许多热衷于网购的“剁手党”,就是因为享受了非现金支付方便,买了许多不需要的产品,过后才觉得懊恼不已。如果他们买东西是以现金支付,在日常支出或许就会比较小心。
4.隐私问题
由于现金交易不会留下交易纪录,因此成为注重隐私的人支付首选。在大数据蒐集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你使用过电子转账,都会成为网络公司眼中的生财工具。虽然照道理来说,支付公司有义务为客户保密资料,但我们都知道连保安严密的通讯公司或政府机关,泄漏客户资料事件也发生不少,这也难怪有些不愿意自己私人资料被当作牟利工具的人,选择用现金购买东西。
相信上述都是一些人不愿意使用电子支付的原因。
电子转账好处多
不过,使用电子转账确实是大趋势,让我们来看若使用电子转账又有甚么好处吧!
1.享有各种优惠
一般来说,各大银行为了鼓励客户申请和使用他们的信用卡,都会给予积分累计或现金回馈等优惠,如果你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的费用要支付,不妨考虑使用信用卡,长期累积下来,可是一笔可观额外收入。
另外,一些特定产品如果使用指定的扣账卡或信用卡,也会享有折扣,如:连锁咖啡店就不时和银行合作,推出买一送一等优惠,这些好处都是现金所没有的。
2.更快速,更卫生
钞票人人都爱,但钞票上的细菌可能比厕所里的马桶还要多,因为一张钞票在一天可能就被转手数十次,恐怖的是你根本不知道钞票的上一个主人究竟做过了甚么,是否有洗手。奉劝你,在数完钞票后,还是乖乖去洗手吧!相反的电子付款就没这个担忧了。
此外,一般支票的过账需要3天,但若使用即时转账服务,当天就可以过账,而且还无需跑银行,其便捷程度远远超过支票支付。
3.建立信用记录
国行在好几年前建立国家银行信贷资讯系统(CCRIS),民间也有信贷情报私人有限公司(CTOS),用来评估和追溯个人的信贷评级。如果一个从来没有使用过银行服务,一切都以现金做交易的人,他们的记录就是一张白纸,这也意味着万一他们有一天需要申请银行贷款,被拒绝的几率很高。
相反的,如果有关人士有使用信用卡,而且记录表现良好,取得银行贷款的几率就会大为提高。
4.降低金融业者的交易成本
前国行总裁丹斯里慕哈末在多个场合表示,支票是众多支付工具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因为为了清算支票交易额,需要拨出大量人力物力执行,据了解每张支票平均需要花上5令吉,才能完成交易清算。目前各大银行只是对每张支票征收50仙的收费,换言之银行承担了剩余4令吉50仙。
当然你会说,银行平常赚那么多钱,偶尔为客户提供一点优惠不为过,但是眼前有方便省钱的方法不用,反而继续使用旧的技术,这不是很奇怪吗?
国行5大方案推广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无疑是一大趋势,国行又在推广电子支付上做出了甚么努力呢?
1.提升安全系统
在2014年国行推出“付费改革框架”,在该框架下国行要求国内各大金融机构配合,取消过去的签名刷卡方式,全面采用个人验证密码卡。金融界为了确保国人可以享有更安全的电子付费方式,耗资了3亿令吉全面提升原有的系统。
2.禁止零售商收取信用/扣账卡附加费
此外,为了鼓励更多消费者使用转账卡/信用卡,国行也禁止零售商向消费者收取卡类附加费用。不过这项决定也引起特定团体的反对,如:大马旅游业协会就反对,因为禁止收取附加收费,使到他们蒙受损失,但是国行为了推广电子支付,继续站稳立场。
3.5000令吉以下的即时转账费用即将被取消
为了鼓励更多人使用电子转账,国行也推出了5000令吉以下的个人和中小企业转账50仙费用政策,在今年7月开始取消。这项措施预测将带动更多人减少支票的使用,使用电子转账。
4.提升清算基础建设
在去年国行合并了马来西亚电子付账系统公司(MEPS)和大马清算机构私人有限公司(Myclear),成为大马付款网有限公司(Paynet)共同的基础建设营运商。
Paynet成立后,放眼在12个月内拓展和落实即时终端支付系统(RPP)。RPP的特殊之处是根据国家地址数据库,使用手机和身份证付款,而不像过去一样,付款者必须登录相关银行账户,才能进行付款。
5.鼓励更多商家申请终端销售支付系统(POS)
国行在2015年推出支付卡改革框架(PCRF),数次降低了跨行转账的交易费用,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商人接受转账卡(Debit Card)的付费。另外,国行也推动了金融界筹措4亿5500万令吉,作为增加POS的发展基金。
2017年,POS数量按年成长24.7%至40万7011部,主要是市场基金(MDF)推动以及平均商家折扣率(MDF)持续走低的缘故,估计商家在2017年共节省了2亿7710令吉,至PCRF推出以来更是节省了5亿零760万令吉之多。
手机支付是未来趋势
根据国行资料,大马总人口共有3210万人,但却拥有高达4240万台手机,当中70%是属于智能手机。在2017年透过手机进行的金融交易按年成长90.1%至1亿零600万次,成交总值达483亿令吉。
此外,非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者,也从2016年26家增加至37家。无论是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他们都有提供包括:二维码(QRCode)或个人对个人的转账服务,这将降低未来电子付费成本以及扩大行动支付管道。
只不过,大马的电子支付发展和中国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电子支付发展主要是由新兴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或腾讯所主导,他们由第三方支付起家,更懂得从消费者身上收集回来的资讯,进行更多产品开发。
大马电子支付主要由金融机构推动
大马电子支付发展更像北欧国家,如:瑞典和丹麦,主要是由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所推动,以信用卡或付账卡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大马拥有银行账户的人较多,目前信用卡使用者占了卡类支付大部份,近年来扣账卡的使用次数,连续好几年都出现双位数成长。
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刷脸支付的当儿,大马电子支付还在起步阶段。这是因为对比非洲和中国等国家,拥有银行户头或信用卡的人不多,更容易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两大科技巨头进军大马
不过,在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据说已经申请了大马支付牌照,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同时,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则和联昌银行旗下的一触即通(Touch n Go)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相信在近期将为大马人捎来好消息。
中国两大科技巨头不约而同都把手伸进大马市场,如何在消费者隐私和商业利益之间做出平衡,相信这也是国家银行关注的重点。
非银行的支付公司,看重的并不只是在提供支付过程中赚取的服务费,而是收集被马云誉为未来石油“大数据”。当一家公司成功掌握一个国家大部份人的消费习惯,他们将会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政府或国行须时刻监督
看到这里,你是否都有点不寒而栗呢?因此,政府或国家银行必须扮演监督的角色,确保相关业者在利用消费者数据时不会越界,否则原意是为人们带来方便的科技,反过来成为祸害,相信这不是大家所乐见的。
结语
电子支付确实是大势所趋,在网络速度变快以及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毋庸置疑,电子支付降低了商家处理现金的成本和时间,政府也可更容易掌握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收入。
电子支付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个人数据将掌握在企业手上,如何向使用者保证他们的资料不会被滥用,是支付服务提供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73012/无现金之旅(一)‧无现金社会似近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