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掀起的“手套風潮”,從興盛到平淡再到衰退,僅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
當時追風進軍手套領域的企業,如今風停了,現實情況是怎麼樣了?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但是風停了,摔死的都是豬。
冠病疫情如今已過去,當年興起的“手套風潮”早已消散得無影無蹤,那些年曾豪言進軍手套領域的公司,如今其手套業務的發展狀況是不少人好奇的。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些“新興手套業者”新業務近況與進展,記者嘗試約訪數家多元化業務至手套業務的非手套公司,惟大多數公司皆以手套業務比重不高為由,不願進一步闡述進一步詳情。
因而,記者只能從這些公司財報和文告中,窺視其手套業務的概況與發展。
【宜鼎機械】
冠病疫情爆發後,精密工具製造公司宜鼎機械(AT,0072,創業板工業產品服務組)是其中一家最早宣佈多元化業務至手套業務的公司。該公司於2020年6月宣佈收購Pearl Glove(馬)私人有限公司,計劃進軍手套製造領域,消息一出立即帶動股價連日走高。儘管公司在經過法定精密審查後,於11月宣佈對精密審核的結果表示不滿意,決定終止收購。
隨著收購計劃的終止,該公司全心專注於自行在霹靂設立手套廠,並放眼2020年底交付首批丁腈手套。新手套業務投入營運後,為公司2021年首季盈利做出了積極貢獻,並帶動業績轉虧為盈,次季盈利貢獻更進一步擴大。
然而,受手套平均售價與客戶低需求的影響,手套業務淨利貢獻開始萎縮,並在2022年首季由盈轉虧,最新業績仍報虧損。
【喬治肯特】
喬治肯特(GKENT,3204,主板建築組)在2021年3月底宣佈,向關係公司佐漢控股(JOHAN,3441,金融服務組)收購Dynacare公司的40%股權聯手進軍手套製造業務。雙方放眼兩年完成廠房建造,生產線共42條,年產量可達120億隻手套,預測2022財政年開始為公司貢獻盈利。
根據佐漢控股2022年報顯示,手套業務在2021年11月開始進入商業營運,但手套均價較低與需求疲軟,導致業務持續面臨虧損。截至2023財政年第三季業績顯示,醫療業務首9個月累積虧損4116萬2000令吉,較同期擴大了6倍以上。
【實康】
實康(SALCON,8567,主板公用事業組)2020年11月宣佈,收購從事乳膠、丁腈和醫用手套的製造和貿易業務的JR工程和醫療科技公司51%股權,以進軍手套行業。
手套業務在2021年首季完成收購後,從首季開始積極貢獻淨利,直至隔年首季轉為虧損。根據截至2023年首季財報,公司醫療業務因手套高生產成本導致虧損156萬令吉,比同期144萬令吉虧損更高。
【萬德手套】
原名為GETS全球的萬德手套(ONEGLOVE,5079,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原本從事巴士業務,因疫情影響導致公司業務連續數季錄得虧損,便於2020年9月宣佈進軍手套業後,利好帶動下股價飆升而接獲3次不尋常交投詢問。
公司獨資子公司Onetexx私人有限公司位於霹靂新廠房在2021年完成建造後,5月開始投產,開始為公司貢獻盈利,但在截至12月底首季就由盈轉虧。
根據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財報顯示,過去18個月營業額為4274萬9000令吉,當中約99.2%來自其手套製造業務。但由於手套市場疲軟導致廠房使用率低,低手套平均售價,以及高營運成本等影響下,公司過去18個月稅前累積虧損7947萬9000令吉。
【標緻全球】
從事旅遊業和房地產發展的標緻全球(ICONIC,9113,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於2020年9月發文表示,建議多元化現有核心業務,至包含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在內的個人防護設備(PPE)製造和貿易。
該公司位於檳城峇都交灣手套新廠於2022年1月開始營運,放眼每年向全球供應33億隻醫用手套和2億2000萬個一次性口罩。
根據截至2023年3月31日第四季業績,公司製造業務因手套低銷量,導致末季營業額大跌,淨虧損2832萬5000令吉。
【格林歐深】
格林歐深(GOCEAN,0074,創業板消費產品服務組)2020年9月宣佈,計劃多元化業務至手套製造領域,透過私下配售新股與發售附加股等方式為手套製造業務融資。
手套業務於2021財政年第三季開始為公司貢獻盈利,並在2022財政年次季轉為虧損。截至2023年3月31日第三季財報,低手套均價與低需求,客戶訂單較低,手套業務營業額下跌,稅前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3萬2000令吉。
【豐成】
前稱MSCM控股的豐成(HONGSENG,0041,主板科技組)於2020年10月獻議多元化業務至手套等三大業務,基於當時處於疫情高峰期,公司將集中生產丁腈手套。
隨著手套業務開始營運,該業務開始為2022年首季業績貢獻盈利,但隨著後疫情時代的正常化,該業務在末季開始錄得虧損。截至2023年3月31日次季財報顯示,在面臨手套供過於求與激烈競爭,手套業務首半年稅前虧損1489萬3000令吉。
【ZEN科技】
原名為INIX科技的ZEN科技(ZENTECH,0094,創業板科技組)在2020年12月先後宣佈,收購L&S手套有限公司和WGI集團(WGI GROUP)各51%股權以進軍手套領域。
最終,公司在2021年1月僅完成收購L&S手套公司股權,並開始為公司創造盈利。截至2023年3月31日第三季財報顯示,手套製造業務報虧損121萬2000令吉。
【魯斯特工業】
魯斯特工業(LUSTER,5068,主板工業產品服務組)2020年10月建議與Fortune TAC有限公司進行聯營製造、銷售、分銷手套業務,並建議私下配售新股以籌措進軍手套領域的資金。
手套與醫療業務在2021財政年首季開始為業務貢獻盈利,但在2022財政年首季開始轉為虧損,稅前虧損達300萬令吉。鑑於手套平均售價較低,在馬手套製造活動維持在最低營運費用。
【升利吉科技】
升利吉科技(SANICHI,0133,創業板工業產品服務組)2021年2月初建議配售附加股方式集資以進軍手套業務。
然而,董事部在2022年報指出,鑑於手套平均售價過早下降,公司尚未開始投入生產、銷售和營銷,手套製造業仍受需求疲軟和售價下滑影響,公司在做出手套業務的具體決定前,公司將持續監控手套的需求和供應狀況。
【PNE公司】
PNE公司(PNEPCB,6637,主板工業產品服務組)2021年1月宣佈令斥資6000萬吉進軍橡膠手套製造和分銷業務。
根據2023年報,公司於2021年次季多元化業務至外科口罩與橡膠手套的製造、銷售和分銷。鑑於手套平均售價下跌,公司尚未開始製造與銷售橡膠手套,董事部在就該業務作出任何決定前,將繼續監督手套的需求及供應狀況。
【JOE控股】
前稱GPA控股的JOE控股(JOE,7096,主板工業產品服務組)於2020年12月宣佈私下配售股籌資,以拓展業務至手套製造與銷售業務。並在2022年8月發文指出,旗下子公司JOE Glove有限公司將以1447萬令吉收購金科全球(FINTEC,0150,創業板金融服務組)子公司兩條手套生產線,計劃透過資源共享來節省成本和建廠時間。
根據2023年報顯示,歸類在“其他業務”的手套製造,由於尚未開始營運,故對財務無重大影響。
JOE控股在今年5月更發出文告指出,公司在3月31日前還未充分將私下配售新股所得資金用於手套業務投資,董事部決定將計劃延長一年,讓公司有更多時間將所得資金投資在手套業務。
【Harps控股】
原本計劃發售26億股新股,放眼2021年底上市馬股的手套生產商Harps控股,儘管上市計劃在2021年4月已獲證監會批准,但因投資者對手套行業前景不明朗,公司緊急剎車,9月宣佈決定腰斬上市計劃。
【永美達】
永美達(EMETALL,7217,主板工業產品服務組)在2021年2月建議收購聯德科技私人有限公司(Lienteh Technology)51%控股權,多元化業務至手套製造行業,該收購於2022年5月完成。
根據2022年報,永美達在2022年8月脫售聯德科技公司股權,而此項手套股業務的投資造成公司610萬令吉的虧損,並拖累公司盈利收低;該股權已在今年2月完成脫售。
【康爾國際】
康爾國際(KANGER,0170,創業板消費產品服務組)於2020年8月宣佈,與迪拜公司Constellation控股簽署協議,探討在雪蘭莪購地,打造有8條生產線的手套廠房,以進軍手套領域,其中不排除收購現有手套廠的股權。
然而,公司自8月宣佈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新消息了。
【柏卡索】
柏卡索(PHB,4464,主板產業組)於2021年3月與WRP亞太簽署意向協議書,洽商設立聯營公司,以經營手套和相關產品的製造、銷售和經銷等業務,初步計劃是雙方分別斥資1億令吉和1億零500萬令吉,持股各為49%和51%。
然而,隔年1月,公司發文告指出,由於洽談期限結束,有關協議書已經終止,探討聯營手套業務的計劃宣佈告吹。
從國內手套業務最新近況可見,“手套風潮”的消停讓手套業從高峰跌至谷底,即便是老牌手套公司也虧損連連,新業者的慘況就更不言而喻了,新手套業者的“慘狀”究竟是始料未及的,還是早已有端倪?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Areca資本首席執行員黃德明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指出,許多企業都想要多元化業務至其他領域,在疫情期間選擇拓展業務至手套領域,則較容易被投資者接受。然而,任何業務都需要時間來開發,若沒有充裕的資金和市場支撐,則難以支撐到最後。
他認為,多元化業務需要有長期的計劃,並且還要有充足的資金與銷售市場,在沒有經驗和現有客戶的情況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累積經驗與客戶,投入的時間與成本也會更高,因此充裕的資金是相當重要的。
隨著手套需求的正常化,若業者沒有長期的客戶就會更難以維持,尤其手套這類消耗品,客戶會對價格更為敏感,一般會傾向提供低價格、品牌知名度高和有信用的手套商購買。此外,冠病疫情爆發後,中國和泰國也在積極發展手套領域,也使得競爭也越來越大。
他認為,當初計劃進軍手套領域的公司中,僅小部分有周詳的計劃,但大部分都是短線跟風,甚至不排除也有一小部分是為了推高股價,到最後其實沒有實施任何計劃。
目前,就連頂級手套(TOPGLOV,7113,主板醫療保健組)、賀特佳(HARTA,5168,主板醫療保健組)這些在經營良久、有品牌的大型手套公司都在虧錢,新進場的就更不太可能賺到錢了,並且還需要一直燒錢,更別說回本了。
他指出,雖然手套需求仍有機會回到疫情前水平,但這可能會是明年的事,新業者在未來半年還需要持續投入資金支撐手套業務的營運,否則很可能會低價賣出。
然而,主要手套公司雖然手上握有龐大的現金流,但自家廠房的使用率都只有50%,因此,在手套需求恢復正常前亦不太可能會收購。
樂天交易股票銷售主管劉松增指出,冠病疫情爆發導致全球手套需求出現很大的缺口,需要龐大的手套供應來填補需求空缺,這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越早進場就有可能趁勢賺到錢,遲進場則很難賺到錢。
他指出,不管是過往的互聯網風潮,或現在的電動車風潮主要都是因為科技技術的演變所驅動,科技技術會不斷地更新、進步,風潮也因此能夠延續。
相反的,手套風潮主要因疫情爆發掀起,爆發力十分強勁,但隨著手套需求的正常化,中國現在也開始可以生產手套了,即便未來再有新一波疫情爆發,當時的手套巔峰期也不會再重現。
手套熱潮退卻,新業者幾乎一面倒,若還未開始設廠的業者尚可全身而退,如果已開始投入資金開展業務的,則面對進退兩難的窘境,即便想要脫售手套業務,也很難找到有人願意接盤。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0918/finance/498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