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弟说投资

為何下一次衰退比2008年恐怖?

Adi_Investor
Publish date: Thu, 12 Jul 2018, 03:21 PM
我业余时,替《阿弟说投资》telegram GROUP的会员,做经济周期分析,以及投资趋势的建议、谘询、教育、理財等等。
投资以长期趋势为主,根据趋势的判断哪类资产该买,哪类该卖?再配合适当的交易策略。
这些资产如:股票、债券、房产、黄金等。

目前出版教人如何step by step投資股票的書--《股票真智慧》

Wechat ID: pigboy1
Email: kongfaw.choo358@gmail.com

為何下一次衰退比2008年恐怖?

 

 

請先閱讀以下的新聞:

 

《247万亿美元!全球债务再创新高》

 

  国际金融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每个季度都会对外公布新的全球债务总额,每次公布的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创历史新高。

 

  这次也不例外:根据IIF最新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从2017年12月31日的238万亿美元,增长8万亿美元,至历史新高247万亿美元;单季度增幅为两年最大;比2016年高出整整30万亿美元。

 

  目前,全球债务已经占全球GDP的318%,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是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全球债务占GDP比率首次增长,这表明债务边际效用再次低于1。

 

  和2013年相比,2018年一季度各项债务都出现显著增长:

 

  非金融企业债务:2103年58万亿美元;2018年74万亿美元,

 

  政府债务:2013年67万亿美元,2018年56万亿美元;

 

  金融债务:2013年61万亿美元,2018年56万亿美元;

 

  家庭债务:2013年47万亿美元;2018年40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政府债务与GDP比飙升至101%;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的非金融企业债务创历史新高;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中国、智利和哥伦比亚家庭负债率增长分别达到了49%,46%,30%。

 

  对于全球债务的这个发展趋势,IIF最近表达了强烈的负面看法。IIF董事总经理Huan Tran警告称,政府、企业和个人可能无法偿还债务,或者只是付利息。IIF认为,

 

  虽然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放缓,债务数额不一定是个问题,因为可以延期和再融资;

 

  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正失去动力,同步复苏告终;

 

  而且,但是美国方面的举措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一层阴影:债务增速加快,而美联储加息增加借贷成本,可能导致债务违约激增;

 

  信贷风险开始成为担忧的优先事项,美国和西欧等发达经济体也不例外。

 

 

  IIF高级主管Sonja Gibbs表示,由于债务和融资成本增加,少数几个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加大,凸显了日益恶化的全球债务威胁。Sonja Gibbs对雅虎财经表示:

 

  美国的债务增长特别令人担忧,现在已经超过GDP的100%;特朗普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导致赤字激增,美国政府现在的资金需求占其GDP的25%;

 

  美国的债务问题现在非常突出,赤字不断扩大,债务到期越来越多,庞大的融资需求将影响着市场;

 

  然而,目前市场基本忽略了这种需求。根据Harley Bassman的说法,长端利率不抬升,意味着美联储实际上失去了对利率的控制。

 

  IIF对新兴市场的债务也表达了担忧担心。一季度,新兴市场债务增加了2.5万亿美元,创下58.5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IIF表示,巴西、沙特、尼日利亚和阿根廷的政府债务增幅最大,阿根廷和尼日利亚美元再融资风险特别高,超过四分之三的债务是美元偿还的。大约9000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债务2020年到期,美元升值,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将可能被迫违约。

 

 

 

 

再來,請再讀這個新聞:

 

 

《美联储暴露操纵金价全过程?闪崩35美元是这样来的》

 

 

  长期流传于市场的金价操纵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暴涨15美元后狂跌35美元,短线跳水51美元...这些金价闪崩惨案背后其实隐藏了大量信息。

 

  长期流传于市场的金价操纵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关于这个话题的分析不在少数,普遍认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被央行和其他大型银行控制,他们倾向于利用高频交易和衍生品等打压价格。至今关于这个话题的学术研究并不多,但根据已有数据,可以推测金价操纵短期内是可能的,但长期而言则不可能。

 

  政治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tical Economy)的两位研究员、Golden Returns Capital的高收益债券交易员和创始人Paul Craig Roberts和Dave Kranzle在其报告中,有力证明了美联储和数家大型银行“共谋”操纵金价,主要做法是“裸卖空”。他们声称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是美联储实施操纵的主要场所,最大的Comex玩家包括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和加拿大丰业银行,他们占了纽交所交易量的绝大部分。纽交所的期货交易通过一个名为Globex的系统进行,交易员只要电脑上具有期货交易平台即可访问该系统。除此之外,美联储还被指在日交易量超过240亿美元的伦敦黄金市场操纵金价。

 

  裸卖空的意思是美联储卖空黄金之前无需先借入或至少先确认可以借入,这一点与一般的卖空行为不同。美联储这样做被认为是为了保护美元,并确保银行能以更低的价格回购黄金。上述两位研究员给出至少三个例子来证明美联储能在纽交所操纵金价。

 

  例如在2014年1月6日周一,金价在亚盘和欧盘时段内上涨15美元后,突然暴跌35美元,不足60秒内涌现超过1.2万手卖单,占了当日交易量逾10%。分析称,这一波卖单很明显是裸卖空,1.2万手合约就相当于120万盎司黄金,大约是当时纽交所金库黄金库存总量的三倍。

 

  两位研究员还指出,这种卖空方式十分可疑。如果是正常的交易员要卖出如此大规模的头寸,一般会花更长时间来小心掩饰他们的抛售行为,并且尽量避免干扰市场价格。而上述情况中,如此短的时间内卖出如此大规模的仓位很明显就是有意打压金价。

 

 

  他们还举了发生在Globex系统中的另一个例子。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FOMC宣布每月削减购债100亿美元的决定后,Globex系统随即出现了数笔卖出纽交所黄金期货的大规模交易。有趣的是,这发生在Globex计算机交易系统最不活跃的时段,这些卖空行为被认为是为了防止美联储的缩减购债决定造成美元、美股和债市恐慌。

 

  此外,两位研究员还指出,央行多次无法履行他们归还黄金的义务,表明了他们的金库储备不足。例如在2014年,美联储与德国商定了归还后者1500吨黄金的协议,但时间跨度要七年,这暗示美联储手中的黄金有限。

 

  从Roberts和Kranzle提供的报告来看,短时间内操纵金价的说法很有说服力,美联储或者其他大型机构很可能就是通过突然制造的大量卖空行为来推动金价走低。但有一点依然十分令人困惑,是否任何交易员(包括美联储)都能在任何时间跨度内进行裸卖空?因为这种行为会造成大型逼空,交易员要买入大量期货合约或现货黄金来填补空仓,这将不可避免地推高金价。

 

 

【結語】

 

金融危機的發生,簡單說就是債務太高,超出可以正常承擔的範圍。

 

為何世界各國的債務都是一年比一年高?

 

這是信用法幣體系使然,這制度如同老鼠會,要經濟不斷增加債務,印更多鈔票,才能維持這老鼠會的運作。

 

這也是為何利息長期走勢會越來越低。

 

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超低利率長期累積的結果。

 

而解決方法竟然是製造危機的方法--更大的貨幣寬鬆和印更多鈔票。

 

2008年基本是長期趨勢的一個轉折點。

 

使得過去配合美國打壓黃金的歐洲各國央行,不再拋售黃金,還要取回存在美國的黃金,其他國家這10年來也增持黃金。

 

這其實也是因為他們知道美元有很大的潛在危機。

 

這些央行都是印鈔票的,他們比我們一般人民更懂鈔票本質只是一張紙。

 

如FDIC前主席說,美元其實和比特幣一樣,本質沒有價值。

 

美國霸權很大程度靠美元本位。

 

所以壓制金價,維持表面美元地位,攸關生死。

 

只是,這世界沒有不崩潰的老鼠會。

 

現在我們看到美國各個經濟數據和股市表現亮麗,很多人忽視了經濟衰退都出現在最繁榮時期的歷史慣例。

 

美國現在國債利率差一路下跌到0.28%水平,跌破負數只是時間問題,快的話可能兩三個月。

 

 

 

一旦跌破負利率,那未來幾個月就是出現經濟衰退。

 

因為美國債務比衰退前還高,經濟體質比2008年更不健康,這點歐洲也如此。

 

所以下一次經濟衰退也是金融危機的概率非常高,這是因為10年來他沒有把債務降下來。

 

更可怕的是,FED應對危機方法,肯定不離更大QE,聯邦利率降至負數。

 

國際也會看清楚原來美國經濟病根本沒有治愈,只是靠大QE來掩蓋問題。

 

到時候對美元信心動搖更不可逆。

 

屆時,美國乃直世界,不得不面對龐大債務問題。

 

恐慌心態會推高黃金和白銀價格,使得FED再難壓制。

 

更可怕的是:美國也會面臨COMEX交割黃金的危機。

 

因為COMEX可交割的黃金,只有未平倉合約的1/200。

 

 

 

詳細內容介紹,請瀏覽: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