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供需赤字其實已經幾十年了,但是價格卻異常低迷,如果按照商品供需法則這是不合常理的現象。
Ed Steer近期發表的題為《摩根大通持有白銀空頭頭寸1.95億盎司》的文章,CFTC數據顯示,前四大交易商持有的空頭頭寸相當於全球148天的白銀產量;前八大交易商持有的空頭頭寸總量達到相當於全球210天的白銀產量,Ed Steer表示,其中約53%的持倉為摩根大通和豐業銀行所控制。這與其他商品或金屬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這文章表達的意思就是銀價低迷是受到人為操縱,這是多數人忽略的重要因素。那這種不合理的蓄意打壓,會否永遠持續下去呢?答案是不能!
因為打壓白銀(或黃金)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法幣(主要是美元)的信用價值。因為任由金銀價格上漲,其實就等於告訴所有人政府信用支持的鈔票有問題了!
所以為了維持政府貨幣權力基石,雖然政府和銀行無法阻止貨幣濫發,造成鈔票購買力下滑的趨勢,但是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的裸賣空打壓金銀價格,讓鈔票看上去好看一點,這樣法幣就能繼續玩下去。只是有一點,就是法幣天生結構性的問題,就是購買力會不斷下跌同時,也會創造更高債務,直接威脅政府和銀行的信用。
法幣強盛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可以把創造出來的信貸(印鈔票)的資金流向股票、債券與房地產,推高這些資產價值。
只要股票、債券與房地產維持榮景,這場金錢遊戲就能玩的下去。根據Savills World Research的研究,2015年全球資產價值相當於372萬億美元。鑒於全球大多數財富被投資於股票、債券和房地產,中央銀行的操控主要集中在防止這些資產價值下跌。
但是矛盾在要維持股票、債券與房地產的榮景就需要不斷有新信貸被創造出來,也就是需要印更多鈔票來維持。更多信貸造成經濟結構更脆弱,更多鈔票使得鈔票越來越不值錢。矛盾失衡的結構是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只是基本規律不可能改變。所以當股票、債券與房地產榮景結束時,就會觸發金銀的上漲,擊潰期貨空頭。
也許到了那時候,全球不得不接受自1971年以來法幣時代的終結。因為你可以拖延經濟規律的時間,但是無法改變,如同吃了骯髒的東西就會拉肚子一樣的道理。到時候主要大國不得不重新聚在一起,討論建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以解決美元體系的紊亂。人類幾千年歷史上,紙幣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錢來取代金銀,原因就是紙幣太容易印出來了!只要生產貨幣容易且成本低,最後一定是濫發的,這是人性的必然。鈔票不是錢,它永遠只是票,因為鈔字沒有金。
有興趣了解《阿弟投資系列》的:
股票財務的《股票真智慧》、圖表面的《圖表趨勢秘密》
和經濟面的《經濟週期投資》的分析法,
可瀏覽詳細內容介紹:
購買一套附送《股票賣出信號之案例分析ebook》
這群組只是提供我投資策略和新聞分享,以及投資意見,唯不提供TIPs和短期炒作。
本人是由上到下來投資,故不會時常特別分析個別股票,通常是指出投資大趨勢方向居多,而大趨勢不會短期改變,故我不會出現頻繁轉變立場的論調(除短期技術分析除外)
如果有謾罵文化,對異見冷嘲熱諷的人,請勿加入!
(偶爾會貼一些佛法和政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