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加密币监管终局何在?/Project Syndicate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2 Jun 2022, 05:29 AM

随着加密货币价格因央行开始加息而暴跌,许多人都在思考,这是否就是泡沫结束的开端。

情况或许并非如此,但对于那些在未来才能发挥效用的资产来说,较高的货币机会成本会过度拉低其价格。超低的利率曾让加密货币如鱼得水,如今年轻投资者们也开始尝到利率上升的滋味。

而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则是当政府最终认真监管比特币及其同类时会出现何种状况。

目前为止各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着手这样做。大多数政策制定者反而试图通过谈论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来转移话题。

但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说法。虽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顾及小笔交易的私密性,但较大金额的交易几乎肯定需要个人表明自身身分。相比之下,私人加密货币的最大吸引力之一就是它们提供了绕过政府的机会。

虽说加密货币交易完全可以通过区块链账本来追溯,但用户通常以会假名设立账户,因此,在缺乏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难以识别,更何况其他信息的获取成本还很高。

已成避税工具

一些经济学家天真地认为,对比特币及其同类的监管不存在特别的紧迫性,因为加密货币在交易中的使用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但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们或许对此不敢苟同--在那些地方加密货币已成为规避税收、监管和资本管制的重要工具。

加密货币对那些国家能力有限的穷国来说,是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那些试图规避当局的公民,不需要成为电脑高手,只需登录某些简单的“链下”交易所就能办到。

虽然由第三方中介的加密货币交易,在原则上是可以追踪的,但这些交易所都位于发达经济体,因此,在具体实践中,穷国当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几乎无法获得这些信息。

那这不就是加密货币履行其协助公民绕过腐败、低效和失信政府的承诺吗?

也许吧,但就像100美元钞票一样,发展中世界的加密货币既可能为普通公民所用,也可能成为恶意行为者的工具。

比如委内瑞拉就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部分原因是外籍人士用它们汇款,以免资金被该国腐败政权扣押。

但加密货币肯定也被委内瑞拉军方用于毒品走私行动,更不用说那些受到金融制裁且拥有政界关系的富人。

 

制裁避难所

鉴于美国目前对十几个国家、数百个实体和数以千计的个人实施了金融制裁,加密货币已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避难所。

发达经济体监管机构行动迟缓的一个原因,是觉得只要加密货币相关问题主要影响世界其他地区,那就不必关心。

显然,监管机构相信加密货币本质上是种投资(且其交易价值并不重要),他们更关注的是国内投资者保护和金融稳定。

但经济学理论早已证明,任何货币的价值最终都取决于其潜在基本用途。

加密货币的最大投资者可能身处发达经济体,但到目前为止其用途和危害,主要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有人甚至说投资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加密货币工具,在某种意义上与投资血钻没什么区别。

先进经济体的政府,很可能会发现加密货币的问题最终会蔓延到本国。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们将被迫对那些不允许用户身分被轻易追踪的数字货币施以广泛的禁令(除非技术进步最终剥夺了所有残余的匿名性,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货币的价格将自行崩溃),该禁令肯定会延伸到金融机构和企业,可能还会包含对个人的一些限制。

这么一个做法,将减少流动性从而大幅削弱当前的加密货币价格。当然,实施限制的国家越多,限制自然也越有效,但普遍的实施并不一定会对当地产生重大影响。

危机或提早降临

那能否实施某种版本的禁令?

正如中国所证明的那样,关闭绝大多数人用来交易数字货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是相对容易的。阻止“链上”交易则更为困难,因为相关个人更难识别。

讽刺的是,要有效禁止21世纪的加密货币可能还需逐步淘汰(或至少减少)更古老的纸币,因为到目前为止,现金依然是人们将资金“上链”到自己数字钱包且不被轻易发现的最便捷方式。

要明确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说所有区块链应用都应该受到限制。比如受监管的稳定币,仍可以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但需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法律机制在必要时追踪用户身分。

那更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会在什么时候真正出台?

如果不爆发危机的话,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在加密货币大玩家们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政治游说的情况下--金融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也是这样干的。

但我认为大概不会花那么长时间,因为加密货币危机很可能会不幸地提早降临。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加密币监管终局何在project-syndicate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