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波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人群。以近年日元的下跌为例,美元兑日元汇率从2020年底的1:103左右,跌至2023年底的1:151,创下了几十年来的新低。
日元疲软迫使我的一些日本经济学界友人不得不取消赴美研究行程,因为经费已经远远不足以支付旅费;而另一方面日本的旅游业则蓬勃发展,去东京旅行成为了实惠之选。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货币应该升值还是贬值才更有利于提升本地宏观经济表现?对于日本这个严重依赖贸易的群岛国家而言,日元走强可能是有益的,因为货币升值通常会改善贸易条件。同样的出口量将转化为更多的进口。
但当一个国家从海外投资中获得大量收入时,较弱的本币就会增加消费机会。据日本政府办公室估计,2023年7月日本的国民总收入(GNI)比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出6%,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廉价的日元,也表明那些有更多收入来自外国投资的日本人当前拥有更强的购买力。
高压经济
更重要的是,疲软的本币会创造了一个适度通胀环境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已故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和最近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将此称之为“高压经济”。
这样的经济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促进技术进步,部分原因在于它能确保资源得到快速高效的分配。相比之下在经济衰退期间人们更换工作或进行创新的意愿也更弱。
日本的二战后经济就是这一动态的例证。美元兑日元汇率最初固定在1:360,即使在1973年转为浮动汇率后也将这一较低水平保持到了1980年代中期。
扼杀生产力
戴尔·乔根森和野村浩二发现,由于日元相对疲软,这一时期日本的平均生产成本普遍低于美国,这使得日本企业更容易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制成品。
弱势日元因此成为了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重要催化剂。但日本的各大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却对此感到不满。
1985年日本、美国、西德、法国和英国五国代表齐聚纽约广场酒店达成了一项操控美元大幅贬值的协议,并随后导致日元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继续适度紧缩货币供应以维持日元强势,但这种货币紧缩状况扼杀了生产力。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崩盘后,美联储与英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一同实施了超扩张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对日本等贸易伙伴产生紧缩效应。
遗憾的是日本央行并未在危机发生后立即给货币政策松绑以抵消这种影响。
快速贬值或激发通胀
然而在行长黑田东彦的领导下,和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大力支持下,日本央行于2013年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货币宽松阶段。这一政策成功地振兴了日本经济:日本从2012年底到2019年年中新增了近400万个就业岗位。
本世纪的第二次全球冲击发生在2020年。为了帮助挽救受冠病疫情冲击的经济,美国的赤字支出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膨胀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5%和12%以上的水平。
虽然大规模财政支出对于民众的福祉必不可少,但如此巨量的支出助长了美国的通胀--2021年的通胀率达到7%。
随后美联储将利率区间从0-0.25%调高到了5-5.25%。
结果美元飙升、日元贬值,不过在日元长期过于强势、收缩性货币政策和通缩预期之后这或许是种解脱。但在我看来日元贬值的速度似乎过快,可能会激发国内通胀。
既然日本的总产出缺口已然弥合,日本央行就应该准备好利用正利率,而不是试验性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来实施一项反通胀政策。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弱势日元未必利经济project-synd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