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上心头091之公立大学的后门
希盟执政一周年,大家都忙不迭的給我们是新政府评分。和一年前改朝换代的那种兴奋,我们的新政府入学了一年,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介于40-60分之间。如果这是教育,那么,我们尊贵的议员们似乎欠缺了考高分的决心和觉醒,难道他们不怕送他们就读政治大学的老板--人民心生不满,在下个选举"开除"他们?或许他们觉得前朝国阵的得分比他们更差,所以无所畏惧?我们希望人民精英治国,比的是谁做得更好,而非因为对手更差而上位。而人民精英,讲的是为人民服务,治国拿A的精英,不是在学历上全部考A的精英。所以,没有真学历的议员们,不必忙着印假文凭;有真材实料的大学专科生议员,还须证明学以致用,在施政上发挥利民的功用,才叫实至名归。
话说回来,大家评分之余,我们还注意到敦马周内对大学预科班做了一些解释,大有一言惊醒梦中人之意。原来,以前预科班的设立,是开启了土著进入本地政府大学的后门。他说,考虑到当时马来人很少考取高等教育文凭,因而进不了大学,所以政府准备了一扇"后门",完完全全为马来人准备的后门。
他慨叹的说,这纯粹只是"他们"没有考得很好....。可是,当预科班开放給非马来人以后,却出现了开放席位不够的不满和批评,这让帮助马来人进入大学就读的管道失去了功效,因为华人和印度人也学会走后门了。我们听了觉得有些疑问:为什么要开后门,是另一根拐杖吗?到底拐杖要提供多久?没有说明,也没人敢问。如有前门可以走的话,需不需要走后门?
说起这个"后门"的文化,确实博大精深,我们原本以为那是始于行动党的刘镇东讥笑前朝副教育部长张盛闻走后门就任,结果因果报应,刘氏在509大选失利,搞到自己也要走后门来被委任上议员和副国防部长,将后门发扬光大;却不知早在70年代,敦马已经知道前门不易,唯有走后门的无可奈何,不得不尔。
可惜,敦马去了一趟中国,没来得及給内阁上个课,讲解前门和后门的历史,以及所需经济成本,所以内阁在不知就里之下,不理前门,一致议决,下重本把后门加大加宽,不理前门的名正言顺,金碧辉煌。
那么,回问中六会考班诸君,既然前门经敦马一解释,原来是有如鱼跃龙门的那种艰难度,为什么大家还觊觎低了一截的后门呢?也许,刘镇东可以給予更精湛的解释;不过,许多知情人士说,大学的后门不只是低门槛那么简单,其中还包括了免费教育和津贴呢。反观前门挤破头进入公立大学的中六生,必须自己支付所有大学费用。不管是华巫印,都有穷人,可以省,一定要省。最重要的,还是毕业后,就业社会不会追问他是从大学的前门还是后门进来。
所以,预科班这根变了形的拐杖,不管是面子、平等、还是钱包,在功利社会的驱动下,大家还是要争取更多位置,却不是逐步废除这个拉低大专水平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