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公积金局本周一公布新的公积金会员退休全额提款方案,供会员探讨,即(一)保持目前55岁一次过全额提取公积金存款,若之后有工作者,每月的公积金将纳入另一个户头;以及(二)15年内每3年提高全额提款的年龄一岁,到了2031年才全面落实60岁为全额提款年龄的措施。
换句话说,在第二方案下,目前43岁以下的会员,将在年满60岁时才能提完所有的公积金存款。
当然,这不是最终定案,而是先咨询公众,尤其是公积金会员的意见,待大家集思广益后,才拍板敲定最后的方案。
这也是公积金局早前先试探民情,表示有意将全额提款的年龄从现有的55岁延后至60岁,却引起舆论反弹后,正式推出的选择方案,而且是搜集大家意见,取得大部分会员的支持后,才决定实行哪一种方案。
这一点,总比政府过往实行很多政策或措施前,未事先征询国人或相关业界的同意就贸然行事好得多,也显示公积金局较具透明度的作风,值得赞许。
此外,公积金局为了鼓励会员持久储蓄,也建议每年派息予会员的年限,从75岁拉高到100岁。
延长派息年限不实际
在此措施下,若公积金会员退休后没有全额提款,其储蓄在公积金的款额将每年享有派息,直到会员100岁为止。
问题是,这是一项不切实际的措施,毕竟,有几个人可以活到100岁?再者,若会员在100岁前逝世,其家属虽然可申请死亡提款(Death Withdrawal),但在世的公积金会员,有几个愿意在75岁或80岁后,没有全额提款,继续把钱放在公积金局“吃利息”?
而且,若会员家属一个不小心,这笔数额可观的钱就将转移到财政部审计署旗下的无申领款项注册局(Registrar of Unclaimed Money),届时,会员家属发现后才来申领,将经过繁杂的程序。
55岁后存另一户头更灵活
回到全额提款的上述2大选项,假设一名会员在55岁时的月入为3000令吉,直到60岁时皆无调薪,并假设公积金局每年的派息率都是6%,那么两者之间的公积金存款总额将是3万3823令吉。
表面看来,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但如果会员选择的是60岁才提款,到了会员60岁退休时才提款,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届时多出的3万余令吉,真正可使用的钱并不那么多。
所以,你会选择几岁全额领出公积金?相信绝大部分的公积金会员,都会选择保持现状,即55岁全额提款。
分散风险
若55岁仍有工作,每月的公积金将存入另一个户头,这样会比60岁时一次过领完公积金来的更灵活、更有伸缩性。
虽说公积金局给予会员延后全额提款选项的用意,在于能增加会员的退休储蓄,避免目前50%会员在退休3至5年内即耗尽公积金储蓄的窘境。
但毕竟,公积金会员可以自行进行准备退休金的其他储蓄或投资,也可在退休前提取部分公积金购买信托基金,这样做更具灵活性,又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不必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