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rticles to Share

[转帖] 闲聊 —— 技术面·认购凭单(二)之FBMKLCI - Easy Wong

Tan KW
Publish date: Tue, 06 Jan 2015, 06:10 PM
Tan KW
0 449,857
Good.

 

Tuesday, 6 January 2015 

 
目前,由于国际油价的暴跌,引导小熊的侵入,市场上一片红海,
不过,红光之中依然绽放着一丝丝的绿光。
现在,当你打开Top Gainer那一页的时候,进入你眼帘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Put Warrant。

摘自CIMB iTrade平台

当然,关于认购凭单的简单资料,可以回顾我之前的文章
接下来,我想比较集中地研究FBMKLCI,也就是综合指数的认购凭单。
先稍微了解一下FBMKLCI是什么东西,
首先FBMKLCI全名是FTSE Bursa Malaysia KLCI。
FTSE是指Financial Times Stock Exchange,
KLCI是指Kuala Lumpur Composite Index。

而KLCI是由Bursa里30个市值最大的公司组成的。
每隔半年,也就是每年6月和12月的第3个星期五重新评估,

取自(http://www.ftse.com/products/downloads/FTSE_Bursa_Malaysia_Index_Series.pdf

那个时候,谁的市值跌了,谁就被踢出去;
当然,谁的市值成功挤入30强,谁就能成为贡献于KLCI指数的一分子。
除此之外,30强的公司分别有自己的比重,
比如市值最大的Maybank做出的贡献会比较大,
反之市值比较靠后的UMW做出的贡献会比较小。
一个简单的例子,两者价钱比较相近,同样是大约RM10.00,
如果Maybank下跌20sen,KLCI将会下跌10点。
不过如果UMW下跌20sen,KLCI可能只会下跌2点。(只是个比喻,并非正式算法)
真正比重的算法略为复杂,当中还牵涉了总股数、Capping和资本比率等等东西。
所以这里暂且不细说,有兴趣者可以阅读这里的资料自行研究。

大略知道了综合指数的算法之后,
我们就可以接着了解FBMKLCI的认购凭单怎么计算了。
首先,FBMKLCI的认购凭单分为3种:
  1. 以“C”开头的Call Warrant
  2. 以“H”开头的Put Warrant
  3. 以“J”或“K”开头的Callable Bull/Bear Certificate
取自Bursa(http://www.bursamalaysia.com/market/securities/equities/products/structured-warrants/
 
第三个比较少见,虽然没有正式去查找,不过现在应该不存在。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其实还有一个神秘的Call Warrant —— FBMKLCI-EA
这个东西,它可以说是Call Warrant,也可以说不是Call Warrant,
虽然它是衍生出来的,不过它并没有Call Warrant一般的性质,
它不止有没有截止日期,而且每一季还呈现季报给你看,时不时还会派发股息!
就拿去年2014年来说,它一共派发了两次股息,分别是RM0.0235和RM0.005,
合计RM0.0285,或现在RM1.75价钱的1.63%。
那么这个FBMKLCI-EA到底是个什么咚咚呢?

稍微去看了一下它的季报你就会了解了,
原来它是一个由AmInvestment掌管,运用旗下资金投资的专家来购买指数公司的股份。
扣除每年0.6%管理费后(0.5% Manager Fee, 0.06% Trustee Fee 和 0.04% Licence Fee)
剩下来的盈利,就充当股息派发给投资者。这公司在Bursa的公告可以点击这里观看。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股票化,并比较便宜的基金。(一般基金的费用大约每年1%)
根据今天(2015年1月6号),他们最新的投资组合为:

取自Bursa(http://www.bursamalaysia.com/market/listed-companies/company-announcements/1844033

当然,你要更加了解的话,可以参考AmInvestment的网页

最后,我们来看看目前大热的FBMKLCI Call Warrant和Put Warrant。
在熊市的现在,Call Warrant明显没有Put Warrant热情。
不过,我们还是稍微看一下数据吧。
现在Bursa里拥有11个Call Warrant,由CG,CH…一直到CQ。
目前FBMKLCI的Call Warrant市场由CIMB和Macquarie全面霸占。
以下就是我以综合指数1711.41的数值算出来的一些资料:

FBMKLCI Call Warrant的基本资料

Put Warrant那方面则一面倒,几乎都是Macquarie一手包办,CIMB只有区区的两个。
以下则是9个Put Warrant的基本资料:

FBMKLCI Put Warrant的基本资料

Call Warrant就没有什么好看了,最低那个也要等到综合指数升到1750才有钱赚,
所以,按合理价来说,所有的Call Warrant一律都是废纸。
除非综合指数突然来个大扭转,不然以这么高的溢价买入,赚钱的可能性微之又微。
看看Put Warrant吧,这个也应该是目前众人瞩目的。

目前比较热门的HB和HG都是属于CIMB的,Macquarie的凭单由于出价过高,
并且投资者不熟悉这个外国金融公司,所以对于它发出的认购凭单没什么兴趣。
先撇开认购凭单发出者不看,单凭数据显示,
Macquarie的认购凭单其实比CIMB的好。(只是数据上的好,实际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拿HB和HI比较:
两者同样是以1880做为转换价,转换比例:HB是667,而HI是200。
由于合理价的计算方法是:(转换价 - 现在综合指数)/  转换比例
所以算出来HB的合理价为:RM0.2528,而HI的合理价为RM0.8430。
如今RM0.385的HB溢价有52.319%,
就是说你用RM0.385去买了应该值得RM0.2528的东西,你多给了52.319%。
反观HI的情况,是你用RM1.07去买一个RM0.843的东西,
虽然价钱看似高,不过溢价只有26.935%,比HB少了一倍。

将数据标准化的话,以RM1000块为单位,
原本你可以买到3956股的HB,如今你只能买到2597股。
之后你必须每667股转换成1个,结果你只剩下2597 ÷ 667 = 大约3.89股。
反观HI原本你可以买到1186,如今你只能买到935股。
之后的转换是200股换1股,所以你剩下935 ÷ 200 = 大约4.67股
如此,溢价的效果就会呈现出来了,HI最后会有比较多的股份。
所以在溢价方面,HI会比HB划算。
不过有人可能觉得HB和HG比较便宜,可以升得比较快。
HI,HD等价钱大约RM1.00,上升幅度肯定没有HB和HG快。

这也是个错误的观念。
理论上来说(当然只是纯理论,市场有时候是没有理论、并且没有逻辑的),
HD和HI的转换比例是200,也就是你每200股可以换1股,
而那1股,每当综合指数跌1点,你就会得到RM1.00。
所以,回到没转换前的状况:每当综合指数跌1点,你就会得到RM1.00 ÷ 200 = RM0.005。
换句话说,所有转换比例为200的凭单,综合指数每跌1点,它就要升RM0.005。
当然,倒过来也成立,综合指数每升1点,它就要跌RM0.005。

我们以同样的算法计算转换比例为667的凭单,
结果是:综合指数每跌1点,它就升RM0.0015;综合指数每升1点,它就跌RM0.0015。
相比起来,两者上升幅度相差了667 ÷ 200 = 3.335倍。

假设一天内综合指数下跌了20点,
HB和HG这两个转换比例为667的凭单会上升RM0.0015 x 20 = RM0.03。
反而其他转换比例为200的凭单会上升RM0.005 x 20 = RM0.10。

HB和HG的转换比例为667,
以HB在2015年1月6号的收市价RM0.380来看,升个RM0.03等于7.895%。
而HG在2015年1月6号的收市价RM0.290来看,升个RM0.03则是10.345%。

让我们看看那些转换比例为200的凭单吧。
以HC收市价为RM0.755来看,升个RM0.10等于13.245%。
以HD收市价为RM0.905来看,升个RM0.10等于11.050%。
以HE收市价为RM0.600来看,升个RM0.10等于16.667%。
以HF收市价为RM0.905来看,升个RM0.10等于11.050%。
以HH收市价为RM0.720来看,升个RM0.10等于13.889%。
以HI收市价为RM1.040来看,升个RM0.10等于9.615%。
以HJ收市价为RM0.510来看,升个RM0.10等于19.608%。
 
照这个情况来看,不管哪个比例为200的凭单,升幅都是高于、并快于HB。
比例为200的凭单唯一一个输家,只有HI,
HI升幅是9.615%而HG升幅是10.345%,HI以0.73%的微差输给HG。
所以认购凭单不是价钱便宜就可以赚得多,主要还是要看转换比例。
 
在上图的尾端我算出了一项资料,凭单杠杆。
凭单杠杆的方程式为:100 ÷ (转换比例 x 凭单现价)
那个资料带出的信息,就是综合指数每跌一点,你的凭单会赚多少巴仙。
就拿HB来说,HB虽然便宜,不过杠杆只有0.389,
也就是说,综合指数每跌一点,你的HB组合就会增值个0.389%。
 
由此可见HB的杠杆数值是最低的,和我们上面的算法一致。
最高杠杆的是最新推出的HJ,杠杆数据有足足的1%。
也就是说,综合指数每跌一点,你的HB组合就会增值个1%。
今天如果综合指数跌了20点,你的HB组合就会增值20%了,真是可观的赚副啊。
 
不过当然,HJ的转换价比较低,只有1750点,溢价已经是高达恐怖的438%了。
虽然赚得快,不过风险也相对比较高。
这就要看看各位的风险管理能力,来评估和决定要买哪一个认购凭单了。
 
 
 
最后,就做个小小的总结吧。
既然市场上出现了综合指数的认购凭单,
如果你满手股票,又不想卖票的话,Put Warrant不失为一个对冲最好的衍生品。
如果综合指数持续下跌,你就能在Put Warrant里赚钱,
如果综合指数回升,你股票组合也会跟着升值。
Put Warrant能亏的钱也是有限制的,最多只会亏损100%。
不过升值可是可以无限高,使用得当的话,可以降低股票投资的风险。
当然,能这样操作的话,提前是你必须要对认购凭单的结构和算法都了如指掌。
所以奉劝各位,在没有一定的了解下,不要盲目跟随群众,胡乱购买。
在没有信心的支撑下,亏损是免不了的事情。
 
 

http://easywong.blogspot.com/2015/01/fbmklci.html

Discussions
5 people like this. Showing 2 of 2 comments

SS661M

就是说你用RM0.385去买了应该值得RM0.2528的东西,你多给了52.319%。
反观HI的情况,是你用RM1.07去买一个RM0.843的东西,
虽然价钱看似高,不过溢价只有26.935%,比HB少了一倍。

Maturity date of HI is two month further than that of HB. Therefore one can argue that HI is more risky due to time factor. So ppl are less willing to pay too much premium for HI. Is there any calculation model that include time factor?

2015-01-06 18:44

RicheHo

good article! keep it on! :)

2015-01-07 09:19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