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投行对中国来说的积极作用,在于促使中国金融体系向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机会改变地区乃至国际金融话语权。
由中国主导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似乎近期喜讯不断,不仅跟美国保持了多年“特殊关系”的英国决定加入,还带动了法德意等传统“西方国家”。
一时间中国国内舆论“喜大普奔”,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部分国际媒体则表达了对美国影响力下降的担忧,美国国内也有前国务院官员讨论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是否失当。
看上去似乎重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阵营暗中角力笼络各自追随着,而中国作为世界新贵则笑迎“旧世界”对美国的“背叛”。
这种观察很可能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美国的前瞻性与忧患意识,二是中国的“天朝思维”,特别体现在中国舆论对周边“小国”的展示中。
美国TPP抗衡
亚投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金融方面的“基础设施”,目前东盟十国均已加入并成为创始会员国。
东盟十国中除新加坡外,其他九国均停留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仅有空间,对资金也同样有巨大需求,这成为东盟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基本考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与日本、美国争取东南亚影响力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在加入亚投行同时,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多个东盟国家仍在向由美国主导的TPP示好。
当代的战略学者对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小心寻求平衡自保的能力已有诸多论述。
中国未提供安全保障
从历史角度看,这一地区曾经被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
中国官方历史中记载的朝贡体系,在中国人看来包含着“宗藩关系”,但今天看来或许更多是“面子外交”意义。
回顾朝贡体系中关于安全保障的历史,根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庄国土先生的研究,18世纪60年代当暹罗遭受缅甸威胁而向中国求救、以及安南内乱时,中国并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安全保障。
美国未必输
直到现代,1998年印尼发生排华,中国坐视态度让远在新加坡的李光耀得到一个教训:一旦新加坡有难,中国连艘船都派不过来。
部分东盟国家在安全保障方面依赖美国,也是合理行为。
历史记忆与大国博弈的现实影响了东盟国家在大国间多方押宝的选择,现阶段讨论亚投行是否是中国对美国的胜利未免言之过早。
亚投行对中国来说的积极作用在于促使中国金融体系向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机会改变地区乃至国际金融话语权,但到目前中国对亚投行的规则设计遭到来自外部的挑战。
总部选址引不安
质疑者认为从亚投行内部结构、投票权重等方面,中国仍有“大国本位”心态。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亚投行总部选址,印尼几度表态希望亚投行总部落户印尼,最终被北京拒绝。
这一决定使东盟国家感到不安。
而按照各国GDP比重决定股权的规则安排则更明显地暴露了中国的雄心:在这样的安排下,中国无疑将持有最大比重。
对中国来说,如何消除东盟国家的不安全感,至少有两点可以做到:一是学习亚洲开发银行,更多关注民生项目,而非只做政府间项目。
二是克服“恩主心态”,按照中国著名的东南亚问题专家庄国土先生的话说是“朝贡体系”的“阶段性复活”,用陈冠中先生的话则是“天朝主义”心态,无论“恩主心态”物件是东盟还是香港。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