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减少一带一路投资阻力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2 Dec 2016, 08:27 PM

 


中广核集团进军非洲太阳能发电市场。

纳吉首相访华招商引资成果丰盛,竟被在野党批评“典当”国家。在安邦智库(ANBOUND)看来并不意外。

近年来,在中国不断强化海外政经合作,中企加大了各类资产的并购和投资力度,在相关国家面对的阻力也显着增加。

批评者说我国接受中国大礼的背后,是要在南海争端中妥协。

我们先看看大马以外受中国资金青睐的国家名单。仅仅在首相访华的同一月,中信银行牵头的中资财团,11月3日与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签署股权买卖备忘录,计划购买其全资持有的Altyn银行60%的股权。

在制造业,中车集团正在洽商收购捷克电力机车制造商Skoda Transportation 100%股权,这也被认为是布局中东欧乃至欧洲整个地区高速铁路基建市场的一招。

在能源领域,中广核集团日前宣布,正式进军非洲太阳能发电市场,旗下的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收购塞内加尔Malicounda 44MW太阳能电站项目90%的股权。

11月5日,中国-中东欧基金又正式落地,撬动项目信贷资金500亿欧元(约2335亿令吉),重点关注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制造、大众消费等行业的投资合作机会。

由于以上的国家都没有涉及南海争端,批评者的论点实在站不住脚。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欧洲的捷克、非洲的塞内加尔,和我国的共同点不在南海,而在“一带一路”。

随着中国政府稳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官民都在加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经合作。

比如以上提及的中国-中东欧基金,被认为是中国首个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不同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由政府主导的资金平台,该基金走的是“政府支持、商业运作、市场导向”路线。

海外投资阻力加大

我们应该更理性的分析,中资涌入的背后并非政治,而是经济。

当前,中国国内严重资本过剩,实业经济不振,投资回酬率日渐下滑,投资者增加向海外分散资产配置。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有价值的投资目标。

但近期中企的海外投资,面临越来越多的阻力和干扰。

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与中欧、中美间竞争向更高层面(基因工程、现代农业、人工智能、太空开发)转移、全球化停滞甚至倒退、及美欧内部政治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都有很大关系。

因此,出现德美等西方国家对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设限、使绊子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一些西方国家的对华经济政策,中方自然很是不满,这种情绪从近期德国副总理访华时受到冷遇表现得再明显不过。

北京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如果中国针对政客去表达抗议和不满,这是战略方针上的错误。

助推动大马新型城镇化

冲着政客去,就正中其下怀,他们正愁中国政府不做反应呢,你一来抗议,他们便可以在你来我往的争吵中,扮演社会公义维护者的角色。

中国应该说服的不是政客,是相关国家的社会,包括团体、民众和企业家。

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博士在纳吉访华回国后不久,通过媒体联访指出,中企来马投资是提供互补性合作和技术转让,可以实在为大马带来工作机会和高收入岗位。

《南洋商报》隔日封面打了鲜明标题‘中企非来马抢生意’,对象是社会民众和企业家,黄惠康大使的手法是正路子。

北京安邦智库在不久前,就建议中国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认真思考、研究该如何对外国民众进行有效的讯息传播与宣传,增加当地民众对中方投资的了解与好感。

以往的一些做法,需要反思和调整,不要眼睛只盯着对方的政府和官员。

要用媒体,互联网,要组织和举办活动,说服整个社会。此外,中资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时,还要把对东道国应尽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中国或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的投资者以往已经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在大马,民众最关注的,其实离不开城市问题:公共措施不敷、交通拥挤、物价房价高昂、贫富差距和所引伸出的治安败坏和贪污。

这些是一般发展中国家都面对的城市发展通病,但在大马这已成为华裔对政府的埋怨源头。

中国政府纾解城市问题的方案是“新型城镇化计划”,如果可以由中马两国牵头、中企支持下,推动大马版本的新型城镇化,让整个社会民众参与其盛,或可成为未来一带一路的成功蓝本。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61212/%E5%87%8F%E5%B0%91%E4%B8%80%E5%B8%A6%E4%B8%80%E8%B7%AF%E6%8A%95%E8%B5%84%E9%98%BB%E5%8A%9B/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