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当龙遇上象/谢祥锦

Tan KW
Publish date: Tue, 13 Jun 2017, 04:57 PM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乃至于世界两个份量相当重的经济体,而这两个比邻相近的国家,曾经有过战争,也有过友好的关系,不过目前两国在经济、地缘政治的竞争,全球所瞩目。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赫曼(Gideon Rachman)即把中国和印度的竞争,定位为“两大文明的冲突”。

他认为,对于印度就要赶上和超过中国的观点,存在一些强有力的限定条件。

首先,中国实际经济规模已经是印度的5倍。这意味着即便印度目前的增速比中国略高一些,中印两个经济体规模上的差距仍在增大,而不是在缩小。

其次,尽管人口因素有利于印度,在其他重要方面,中国则更有利一些。

印度30%的人口是文盲,而中国的文盲比例则低于5%。中国的基础设施也远远优于印度,这表现在公路、铁路和基本卫生系统上。半数印度人仍然缺乏基本的厕所设施。

拉赫曼认为,中国和印度是21世纪两个新兴超级大国,两国家目前低调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不但代表两个相互竞争的国家,还代表两个相互竞争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甚至文明。

没参与一带一路

以“一带一路”而言,印度刻意与这项中国的倡议保持距离,也警惕着中国在其邻国如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的影响力。

有的印度学者认为,印度需要在这些邻国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受到中国在这些地区的活动的影响,并与这些国家,以及其他的亚太国家如日本与澳洲,还有美国加强合作,也主张印度有“迫切需要制定和维持机制来平衡中国的扩张主义的野心”。

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S. Jaishankar)就认为,中国在印度临近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尤其是道路和桥梁,即是北京影响这些国家的工具。

印度有这样的反应,主要还是在于把专注力放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缘政治,担忧中国围堵印度,而较为不注重“一带一路“倡议里涉及的地缘经济学,因此另有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有可能因此在一个日益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世界经济里,失去大量商机,毕竟印度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而其超过13亿的人口对中国而言是个庞大的市场,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印度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印度实力不容小觑

印度在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也拟定了“香料之路”(Spice Route)、“季候风计划”(Project Mausam)等链接项目作为回应,将印度与东非、西亚、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在贸易、技术、旅游和传统方面联系起来,以加强印度的地缘战略地位;不过这些项目的影响力、规模在目前的程度上还是不能和“一带一路”相比。

中国不掉以轻心

但是,这并不表示中国对印度掉以轻心。

中国最大的独立智库安邦智库(Anbound)认为,21世纪的中印竞争,可能比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竞争更为关键。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过去曾指出,印度确实有能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基础建设、用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等,为世界资本创造一种比较的条件。

凭着其广阔的地理和市场、较低的成本、人口红利等,印度确实具备复制中国经济成功模式的条件,而事实上印度也成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资。

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之下,印度和中国还是需要通过兼容模式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不兼容的地缘经济项目既不符合印度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70611/%E5%BD%93%E9%BE%99%E9%81%87%E4%B8%8A%E8%B1%A1%E8%B0%A2%E7%A5%A5%E9%94%A6nbsp/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