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中企重视对外基建投资社会风险/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8 Aug 2017, 12:31 PM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政府即加速推进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网络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带着精湛的道路、桥梁、铁路建设技术和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积极地参与到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招标,以及投入实际建设。

作为目前东盟成员国中在铁路方面投资最多、建设最积极的国家,马来西亚与中方在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合作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随着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价值550亿令吉的大马国内最大的铁路建设项目——东海岸铁路(ECRL,东铁)于本月9日的正式开工,中资企业对外基建投资受到了各国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

目前,各方对以东铁计划主要持褒奖态度,着重肯定了此类项目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便捷度等方面将作出的贡献。

但是,社会各界对以东铁计划为代表的多个在马基建项目投资方的中国企业不乏质疑。如对其将为投资地的大马人民特别是非华裔国民,创造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的可能性,以及对大马当地文化、宗教尊重、了解、融入的基础上进而合理推动投资项目的可能性上,仍持怀疑态度。

缺乏与民众交流

此种质疑或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项目投资及后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更多地关注了与投资地政府官方间的沟通,而缺乏与投资地民众的交流。

中国古语有云:“国之交在于民亲”,若中企与投资地国民间的沟通持续不畅,不但可能引发社会风险,从而冲击中企在建或即将开建的海外项目,更有可能给国家间的友好合作进程带来阻碍。

若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阶段中不容忽视的重点,那么社会风险则是中国企业在“融进去”阶段亟待重视的关键之所在。

为有效防止或缓解潜在的社会风险,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首先可考虑与熟悉国际化运作的投资地当地专业的研究咨询机构,如知名智库等进行合作,以求做好投资前的社会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评估,同时做好投资中的社会风险及其他风险的应对与化解。

培训当地居民

另外,中企在努力尝试与投资地国家政府保持官方地良好沟通,并迅速建立互利互惠同盟的前提下,也应与投资地社会及民众积极交流与并开展广泛合作,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民众参与,为其提供培训机会,以便让其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资企业海外项目的承包商,从而与民众形成另一个更加坚固的利益同盟,有效规避社会风险。

在中国,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就发起了“藤蔓计划”,让沿线国家的国际留学人才前往中关村企业实习和接受培训,而后帮助并培养这些学员成为众多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未来拓展国外市场时必不可少的重要人才,而这可以成为在海外投资基建项目,同时面临较大潜在社会风险的众多中国企业的借鉴。

更重要的是,中资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海外投资国当地不应仍持在中国国内开展工作时的“主人翁”态度,而应学会“换位思考”,在尊重并了解投资地文化及传统的前提下,传播中国文化,凸显中国特色,而不是一味秉持百分之百的“中国味”。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70828/%E4%B8%AD%E4%BC%81%E9%87%8D%E8%A7%86%E5%AF%B9%E5%A4%96%E5%9F%BA%E5%BB%BA%E6%8A%95%E8%B5%84%E7%A4%BE%E4%BC%9A%E9%A3%8E%E9%99%A9%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5%AE%89%E9%82%A6%E6%99%BA%E5%BA%93/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