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从世界工厂到消费社会/大马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07 Jan 2019, 10:05 AM

在全球化的历程中,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角色从“世界工厂”变为“中国市场”,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初以廉价生产制造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化,以2001加入世贸组织(WTO)为标志,中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

此后,随着中国的各种成本升高,人口红利逐步弱化,“中国制造”的成本开始不断抬升,导致一部分成本敏感型的制造业外迁。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结构和内涵在渐渐发生改变。

产品结构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市场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世界工厂”的升级,即通过改进技术、科技创新来提升制造业的层级,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中国制造”在价值链上不断攀升。

这个过程,就是安邦咨询(Anbound)在2012年11月指出的中国从“世界工厂1.0”向2.0、3.0、4.0的发展路径。

二是随着中国国民财富的积累,消费能力逐步增强,中国作为消费市场开始扩张,显示出“中国市场”的潜力。

在2011年8月,安邦研究团队注意到,“中国市场”因素正在持续推动跨国公司调整战略,为此,中国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做稳做好“中国市场”。

在长期的追踪研究中,作为独立智库的安邦咨询也不断强调,中国在政策上要重视并用好“中国市场”这个战略筹码。

要指出的是,重视“中国市场”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有关——“买方世界”的出现。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曾分析这一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和资源配置已成为常态,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参与进来,成为后起之秀,都在寻求引进资本,发展加工制造,出口产品。

中国通过改进技术、科技创新来提升制造业的层级。

市场空间最大筹码

中国成为全球化中的创富样本,世界各地都在力争成为“世界工厂”。

于是,中国的世界变成了真正的“买方世界”。

在买方世界里,谁拥有市场空间,谁就有了新的竞争力和发展筹码。

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新的不公平激起了反对,演化为逆全球化现象。

但即使是在逆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浪潮涌动之时,对于市场空间的竞争规律同样在起作用。

陈功分析指出,反全球化浪潮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市场空间”的竞争,谁拥有对市场空间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就拥有了世界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意义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市场”,实际上就是在强化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

在安邦咨询的研究人员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将会进入“消费社会”,这是中国现在和今后都不能忽视的一个新的时代特征。

长期以来,中国习惯于做“世界工厂”,习惯于快速城市化,中国社会也因此成为“投资型社会”、“生产型社会”、“城市化社会”。

各级政府搞招商引资、上投资项目、搞拆迁建园区,都是一把好手;银行和资本市场熟悉的也是投资、生产和建设项目;企业也是擅长于投资建设的经济主体。

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市场”,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这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经历的发展过程,也昭示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的方向。

我们相信,这个演变过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106/从世界工厂到消费社会大马安邦智库/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