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人眼里,新加坡曾一度是进入东亚新兴经济体市场的“门户”,多年前与香港就“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争得难解难分。
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2018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美国第一、香港第二、新加坡第三。
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美国第一、新加坡第二、香港第七(中国第28位)。
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的2018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香港蝉联全球榜首,新加坡排名第2。
从投资环境来看,作为城邦经济体的新加坡仍然维持了高效率、精致、吸引人的投资环境和国际竞争力。
不过,资本市场却显示了另外的迹象——过去5年来,包括新加坡本国的公司纷纷从该国股市退市,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也望而却步。
新加坡为什么会出现“衰退”?彭博市场杂志分析认为,这与中国崛起有关——在中国内地市场崛起及新加坡自身结构性问题等背景下,新加坡股市无可避免地萎缩,其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在被逐渐边缘化。
新加坡投资界人士称,“新加坡依然有一些高质量的公司。但是,如果你思考亚洲的重心在哪里,未来会向何处去,一切都指向中国内地。”
按照市场人士的逻辑,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形成新的亚洲中心,而新加坡由于远离这个中心而出现边缘化。那么,什么叫以中国为中心?衡量中心的是经济体量和规模,还是综合的国家影响力?
市场空间可观
这些问题引起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的思考。陈功的看法是,现在的世界存在一个“大中国经济互动体”,指的是以中国为中心,包括中国香港及台湾的部分经济部门所形成的彼此有联系的“经济互动体”。
要指出的是,这个“大中国经济互动体”的影响不容小觑。首先看经济规模。
以2017年经济规模(GDP)计,中国大陆为12.25兆美元(约50兆令吉)、台湾为5730亿美元(约2.3兆令吉)、香港为3341.04亿美元(约1.36兆令吉)、澳门为483.11亿美元(约1966亿令吉)。
两岸四地合计,2017年的经济规模约为13.2兆美元(约53.7兆令吉),大约占当年全球生产总值的16.61%。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实际上在全球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市场空间。
其次,看经济互动和产业关系。陈功指出,“大中国经济互动体”是一个经济互动体,强调的并不只是经济规模的累加,还要看在经济和影响力上的相互加持,以及产业链条及资源互补。
制度差异是优势也是挑战
要指出的是,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就能构成中国中心,这个概念是与世界市场相对而言的,从经济自由度以及法律完善度来看,香港肯定是“大中国经济互动体”的一个重要的加持,离开了香港,很多事情可能还干不成。
至于台湾,则是某些经济部门与大陆经济体形成紧密互动,互为市场,上下游产业关系非常紧密,在企业微观层面也是互为加持的关系。这样的中港台澳,就是泛中国主义的大本营,也构成“大中国经济互动体”主体。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港台形成的“大中国经济互动体”虽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其影响,否则容易形成误判。客观来看,“大中国经济互动体”在世界市场尚不具备绝对支配性的影响力,这种支配性的影响力还是属于美国。
我们还必须看到,中港台构成的“大中国经济互动体”目前主要体现在经济上,部分体现在产业关系和资源互补上,由于两岸四地在政治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个“大中国经济互动体”主要是在微观层面存在,有可能支持某些关键政策,但并不具备很强的宏观意义。
中国政府刚刚宣布要大力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可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种制度差异带来的影响,但恐怕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粤港澳大湾区会面临制度差异的挑战。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90224/大中国发挥经济影响力大马安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