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仔細地看,有人說政府不應隨意發放援助金,只有真正貧窮的家庭才應獲援助;有人說,危害人體健康的煙酒稅應儘快上調;也有人說,國內的房價已達到一個無法承擔的水平,政府應儘速抑制房價繼續走高。
確實,在這次的預算案中,產業盈利稅(RPGT)應該會成為“主角”之一,相信上調幅度將比去年來得更大,甚至恢復2007年4月之前的高徵稅率,即首兩年內脫售產業將被徵收30%產業盈利稅,接著2至3年20%、3至4年15%,而5年後則無須繳付產業盈利稅。
這相比目前為首兩年15%產業盈利稅,3至5年達10%。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負擔隨著加重,但房價卻跑得更快,在現時的薪酬架構下,一般的打工族在應付日常生活都已顯得頗有難度,更何況是令人吃驚的房價水平,人民肯定吃不消。
活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或許有很多因素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受到外來因素的衝擊,政府必須擬定措施,適時進行干預,以維護全民的利益。
我們看到一份屬於全民預算案的“訴求”即將誕生,以期改善生活水平,但,我們卻看到政府為了強化土著經濟,特別是為了報答巫裔及土著在大選中的“支持”,而擬定的種種“單元性”扶持措施。
協助低收入群這個出發點沒錯;但國家獨立超過50年的今天,仍以族群分類的政策,這對增強全民經濟競爭力的影響卻不見得友善,特別是偏向政治議程,更如同開倒車。
在提倡績效制之際,若還無法摒棄種族的枷鎖,走向更狹隘的經濟思維,即使達到2020年先進國宏願,也可能無法持穩,因為一旦甩開了所謂的扶持,整體的架構可能會顯得更加不堪一擊。
誰玩弄政治,誰真正為全民服務,一目了然;不過,更需要注意的是,經濟是建立在“回報”的基礎上嗎?在巫統黨選即將舉行前,這份經過“精心調配”的“菜單”端上桌,無不令國民之間的關係趨向緊繃局面。
高喊民族口號的當兒,領導人往往忽略了若全民經濟無法強化,單一族群的經濟也無法跟著前進,最終只會倒退,而且國內經濟仍面對諸多不明朗因素及挑戰,整頓國家經濟反而更合時宜,並建立穩固的經濟體系,讓全民共享碩果。
大馬經濟面對的最大危機,不是美國量化寬鬆是否退場,也不是全球經濟是否放緩,而是能否豁達走出去,否則“一個大馬”意義將蕩然無存。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