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25日)是公佈2014年財政預算案的大日子,主角除了首相兼財政部長拿督斯里納吉,還有一位戲份頗重,異常搶戲的配角--惠譽(Fitch)。
7月,惠譽搶先在其他兩家對手標準普爾(S&P's)和穆迪(Moody's)前,宣佈將大馬的信評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成為了政府降低開銷、落實新稅的最大理由。
配合惠譽的開聲,政府先在9月初調低燃油補貼後,再祭出調高煙草稅的“必勝武器”,兩次出手先節省了11億令吉,並可能納進超過4億令吉煙草稅,一來一回總共高達15億令吉,為週五的預算案大戲開了頭。
惠譽知道投資者是善忘的,於是上週好心提醒大家,大馬是上一季唯一信評展望調低的亞洲經濟體,與背負全球最重債務的日本雙雙成為展望“負面”的“亞太雙星”。
接下來,好戲繼續上演。相信政府會繼續以“惠譽”作為擋箭牌,宣佈更多不易承受的措施。這是兩者互惠互利的對策:惠譽趁機刷亮自己獨立信評機構的形象,超越其他兩家對手;政府則可以趁機將所有注意力轉到惠譽身上,減輕開源節流的批評壓力。
一般來說,和所有的“預算”一樣,國家的財政預算案是依據種種數據預測未來的收入,再以此分配所有的開銷,最後看看到底是赤字呢,還是有盈餘。
根據過去幾年的預算案推測,我們下一年想要保持盈餘不是不行,重點是政府必須大刀闊斧減少開銷,然而用藥太強不利調養虛弱體質,所以政府僅放眼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先在今年達到4%,進而在2014及2015年分別降至3.5%及3%。
如果私人企業計劃削減支出,首當其衝的會是僱員,而政府僱用了百萬公務員,開銷自也非常可觀,高達600億令吉,佔總開銷的三分一。可是,政府想要裁減人手,卻比私人企業難上百倍,所以目前推行的政策,還是往合約僱員著手,約滿了就請他們走人。可惜,這項政策收效甚慢,至今依然無法大幅降低公共開支。
《路透社》引述數據稱,自納吉擔任首相以來,公務員增加了20萬,以140萬就業人口推算,公務員佔去10%,號稱東南亞最多。糟糕的是,今年還會增聘8萬公務員,比去年多出一倍。
同樣一筆錢,如果花在電費,就不可能用在水費上。這個道理放大來看,如果政府決定在2014年財政預算案提高公務員的薪資,那麼,就必須減少其他開銷,如果不幸選中燃油、白糖或麵粉補貼開刀,就意味這些必需品會漲價。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2年民生物資的補貼政策共支出424億令吉”,9月減少RON95和柴油補貼,這類支出可望降至376億令吉。接下來,由於政府打算繼續減少補貼,強化公共財政,這樣一來,我們必須購買更貴的汽油、白糖、麵粉。如果通過將成本轉至人民身上來減少赤字,加重我們的生活壓力,影響了日常生活,誰願意接受這種惡果呢?
一場預算案大戲,雖然會在短短數小時內結束,前後期運作卻是如此龐雜。好不容易穩住政權的國陣政府,應該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加強推動財政改革引擎的前進,不會浪費了主角和配角的一番苦心。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