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共苦,不可以同甘,這樣的人大有所在。這種特性,在獲利為本的商業機構中,自是更加突顯。
所以,我們會發現,一些虧得死去活來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始終無意讓它們下市,因為要虧就一起虧,所有股東都必須承擔這些風險。當然,這也是股東的義務。
相反的,如果發現徒剩空殼的公司,依然還可以耍一耍財技,包裝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偶像派公司,至少最後可以賣個好價錢,大股東就會釋放善意,遊說小股東低價賣股了。
這就是廣東俚語所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了。
隨著寒風吹向2015,原本好端端的大馬經濟突然遭到油價下跌、馬幣貶值等一連串挑戰,打亂了不少公司的計劃,全年表現恐怕不如2014年,局勢如斯惡劣,人性的醜惡勢必不斷浮現,各位小股東請務必小心為上。
其中,從閃閃發亮瞬間變成黯淡無光的黑金業——石油與天然氣業,在國際油價暴跌之際,可能會傳來更多讓小股東措手不及的噩耗,稍有不慎,小股東隨時墮入萬丈深淵,被逼賤價退場,落得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田地。
不過,狂風掃落葉,這意味著經過一陣汰弱留強,唯有強者留其名,小股東可能會發現,說不定自己手中毫不起眼的股票,就是魚目當中的珍珠,自己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然,小股東在買股前,如果明知那是垃圾股也執迷不悔,那麼他們很快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是同甘或是共苦了。(星洲日報/財經小品:王寶欽)